第五四二章 朱批(第2/2页)大明新命记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分地的事情迅速弄成了既成的事实。

    宣府军各部的部将杨国柱签发的布告,指挥麾下人马圈了荒地以后,再按杨国柱定下的规矩,分给自己营中将士。

    就这样,短短半个多月内,宣府军的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们,就成了宣府辖内大小不等的地主,一般的军中士卒也混成了小地主。

    再然后,根本就不需要宣府巡抚刘永祚再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了,宣镇兵马自杨国柱以下,全都开始自觉地主动地担起了招垦安民的任务。

    当然了,这并不是杨振的主意。

    如果是杨振的话,他不会这么干,你把土地大批量地分给了军中将士,短时内是能笼络军心,可是长期看却得不偿失。

    土地给了军中将士,变成了军田以后,这些人却是不交税不纳粮的。

    佃户们承佃了土地以后,固然交了租子,可是租子给了宣府军的将校士卒们,却并不等于是给了杨国柱。

    杨国柱该给其麾下将校士卒们发放的钱粮,并不会因此就能减少。

    所以杨国柱分田于将士的做法,其实并不能解决宣府军的长期发展问题。

    如果是杨振的话,他宁肯分田给流民,然后按分给的田亩多寡,让他们从自己的产出中按时纳粮养兵。

    然而这只是杨振的想法,别人要怎么做,现在的他可管不了那么多,也顾不那么多。

    但是,杨振的宣府之行,虽然短暂,可他天马行空的想法却给了杨国柱巨大的启发。

    尤其是杨振根除掉张家口内的奸商八大家以后,也给杨国柱创造了另外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那就是他麾下宣府军内那几千老弱不堪之兵的裁汰安置问题。

    原来想要安置这些人,需要钱粮,需要土地,现在钱粮和土地都有了。

    最主要的是,那些土地还是熟地,不是那种需要募民开垦然后招佃的荒地。

    张家口山右商会八大家拥有宣府北路张家口附近的大量田亩,这些田亩多是八大家招垦的商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