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饥荒(第1/1页)带着无敌分身闯聊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书中所记载的内容里,当时是天边忽然出现了一座如同山一般高大的佛祖的虚影,无数百姓纷纷跪拜礼佛。

    那尊大佛合掌闭目,似乎正在诵念经文,半晌之后缓缓伸出右手掌对向额祖佛的家的位置。旋即便见其魂魄飞到了的手心之中,似是隐约绽放着淡淡的金光,有了成佛的征兆。

    随后,那虚影便带着魂魄慢慢消散,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开始有信佛的民众开始自发地建立起额祖佛的寺庙与佛像,这也进一步帮助了对方成就真佛。

    只是不知为何这段本应该有无数人亲眼见证的一幕却是无故从各种流言传说版本之中消失了,满满演变成了如今这个版本,只有鬼怪们的记录之中依稀可以看见曾经神话诞生的一幕。

    当然,具体对方成佛的这段过程是无人可知的。而书中又是记载了对方成佛之后的有迹可循的三次显露真身的时机。

    一次是其生父生母去世之时,他曾幻化作生前那凡人的模样亲自上坟前礼拜。尽管父母生前对他并不好,甚至态度很是恶劣,但他始终没有忌恨。直到被人识破身份惹得全城轰动无数人欲要围观的时候,额祖佛才不得不脚踏祥云迅速离去。

    这也是他成佛的有力证明。

    一次是某地洪灾之时,有蛟龙作乱,无数人死于非命,怨气冲天。但此蛟龙道行高深,许多大师和尚也奈何不得,便请动真佛,由额祖佛亲自出手一掌降服。

    最后一次也是灾祸之时,当时妖魔作祟,生灵涂炭,有许多仙佛亲自下凡出手降妖伏魔,而额祖佛也正是其中之一,此次倒是没有太过详细的记录。估摸着可能当时记录这些事情的妖魔只顾着从这些仙佛手下逃命躲避了,也没有那个闲心去记载。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杜白便觉得这最后一次很可能便是之前自己入梦佛骨时所听见看见的那一次,而自己所看见的那一尊大佛也正是额祖佛的师父,南天弘运佛!

    不过即便是这最后一次出现的时机,也已经是两千多年以前了,别说自己,就是魇龙王大约也不过是这个岁数。

    那么遥远的事情现在也已经很难说清楚,只能从这些古籍之中依稀看到曾经仙佛显世时的盛况。

    “这额祖佛倒还真有些特别……”

    杜白合上书籍,眼里流露几分思索之色。

    从这些生平看下来,对方的性格属于极度善良的那种,看不得别人受苦受难,情愿牺牲自己,就算是成佛之后也是如此,这点从他为了救人而顶撞师父就可以看出一二。

    杜白自己虽然做不到这点,但还是有些佩服这般人物的,也难怪可以成就真佛。

    这么一来,他倒是不用担心这样的人物会不会在自己的佛骨之中留下什么陷阱来害人,以后也可以大胆放心使用了。

    稍稍有些可惜的是,这次依旧没有获得太多有效的线索去推断仙佛消失的真正原因,这说明头顶上的阴霾依旧没有散去。

    随后将书籍还给榉树精的时候,他却是又想起了另一件事,一件刚才在书中只是一笔带过的事情。

    “现今的饥荒很多吗?”

    这是他一直以来都忽视的一个问题。

    大约是在现代过久了不愁粮食不愁吃喝的好日子,在穿越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又是住在富商苏府之中,平日里的用度都是不缺的,想吃什么都有钱随便买。而在魇龙王的鬼城这边更是夸张,根本不需要吃东西,手底下皆是妖魔鬼怪也不存在吃食这种麻烦。

    习惯性的经历以至于让他完全忽视了这些这个时代可能存在的一些灾祸。

    这其中就包括饥荒……

    就比如说那额祖佛成佛之前经历的那一场大饥荒,虽然传说之中仅仅是一笔带过,但从那只言片语之中便已经可以看出当年的惨状,令人下意识地胆寒许多。

    饿殍遍野……

    易子而食……

    甚至于当时饥饿的人们在额祖佛提出要献出自己的骨肉给众人吃食的时候都没有反对,反而庆贺感激……

    这种细思极恐的场景仅仅是想象就令人毛骨悚然!

    杜白立刻便联想到了这一层,皱起了眉头,让榉树精将近年来的饥荒记录找给自己。

    像这种资料比起那些神秘的仙佛显然要容易找了许多,关于时间地点的记录也是详细了许多。

    很快榉树精就将相关的资料罗列在杜白的面前,而这其中的内容更是让杜白暗自心惊不已。

    “时有某国昏君宠信贪官污吏,民不聊生,于是天降天火以示惩戒,百里土地干涸,运河断流,举国上下一年无粮食收成……”

    “死伤成千上万,无数人流离失所,具体已不可统计……”

    “曾有某某府域连续干旱三年,饿死万余人等……”

    “时有某某地域收成欠佳,许多人家依靠吃树皮草根为生,不得已出卖子女换得一口粮食,其间饿死者数万有余……”

    这样的记录在这些卷宗之中几乎是比比皆是,随手一翻就能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记载,也让杜白的心不由得慢慢沉了下去。

    如果说战争之类的**或许可以尝试避免,但这天灾却是躲不了的。无论是大旱还是洪灾,都会直接或是间接地导致饥荒的爆发。

    如圣朝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近来三百余年更是强盛无比,明面上万邦臣服,国泰民安,一片风调雨顺的景象。然而实际上呢,每隔几年依旧会出现大量的西北方向的灾民向着江南粮食收成较好的等地方迁移。

    而这些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眼中竟然属于正常现象。

    原因无他,又闹饥荒了。

    像这种古代的时代,没有经过现代那般特殊的培育,也限制于耕种技术的落后,稻米的产量实际上都是十分低下的,每亩能有两三百斤便已经可以算是上天眷顾,收成不错了。

    在这种前提下,甚至也不需要大的灾祸,稍稍风雨大一些,或是太阳炽烈一些,亩产就有可能大跌,由此引发的粮食短缺是非常严重的。

    那些灾民们之所以会选择孤注一掷背井离乡,或许不是如同现代那样的北漂一族为了奋斗一个更好的生活,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能为自己的家人与孩子争取一个可怜的活下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