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会见汝在荆棘中耳!(第1/2页)混在大明搞社团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可怜的王公子就这样被救下来然后在夹道围观中被抬走。

    好在他已经昏迷了。

    这样他就不用面对那些足以令他崩溃的目光了,至于他的重要器官以后还能不能正常使用……

    “丧心病狂!”

    杨信义愤填膺地说。

    那都肿得跟个紫茄子一样了啊!

    当然,这不能怪他,主要是他科学知识不够造成的,他哪知道这时候做太监还有一个绳系法呀!这主要是咱大清公公们的回忆录误导,总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他绝对没想过让王公子和九千岁等人并列。实际上这时候公公并不一定全割,那样的死亡率太高,一般都是明军抓了战俘才这样蛮干。但民间自己解决的,就比如九千岁这样的,都是割蛋蛋,还有从小连蛋蛋都不割,就像他对王公子做的那样找个绳系上,或者找个老手从小时候给捏坏了……

    这样就很有隐患了。

    比如太监祸害民女,还有大太监卡在小太监里面出不来,这样的记录在大明朝非常完整,据说还有监军太监祸害军官老婆的,西院还有专门接他们客的,而且生意兴旺,甚至还吃霸王鸡被追到宫里要债的。

    至于像九千岁这样的那就更不稀罕了。

    到咱大清才一刀切。

    从这一点看咱大清在科技上还是有进步之处。

    而明朝像顺天府一带,尤其是杨信声称的老家河间府一带,有很多像九千岁一样胸怀大志的,都是自己先解决了,再走门路进宫伺候皇上,甚至很多人自己已经解决了,但因为没有门路都进不了宫。

    比如九千岁就在宫外蹉跎了很多岁月。

    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接受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更别说还是主动了,他们就是去贩私盐,当土匪也比割那一刀的死亡率低。而且公公有的是,出人头地的有几个?这么高的死亡率,这么低的回报率,根本不可能吸引人,都有给自己一刀的勇气,为什么不去干那些死亡率更低的?说到底九千岁能出几个?只有这种死亡率可以忽略的方式,才会真正吸引那些怀揣梦想的人们加入公公的大军……

    呃,公公怎么了?

    公公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大明朝的公公是内官,是官的一种,与朝臣并无本质区别,太监胸前一样是有补子的,而且还是斗牛补子。

    “的确丧心病狂!”

    身旁一个声音突然说道。

    杨信愕然转头,看着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男子,后者正一脸唏嘘的目送王公子离去,然后他摇了摇胸前的折扇……

    “孙传庭,字伯雅!”

    他转头微笑说道。

    “杨信,字……”

    杨信蓦然发现自己居然没字。

    虽然他天天穿得用汪汪的话说人模狗样,但却忘了这时候士子必不可少的。

    “字守诚!”

    另一边陈于阶突然冒出来同样摇着折扇说道。

    “松江生员陈于阶,字瞻一!”

    他对着孙传庭微笑说道。

    杨信很悲哀地发现他没有折扇。

    “王公子遭逢此难,众人不但毫无怜悯之情,反而围观如猴戏,这岂是圣贤教化?唯守诚兄能以悲悯之心待之,此诚可敬也,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直白而发人深省,此一句胜万言!”

    孙传庭说道。

    “我一向如此!”

    杨信恬不知耻地说道。

    另一边的陈于阶一脸无语。

    “伯雅兄,若在下没记错,伯雅兄乃新科进士吧?”

    他说道。

    “惭愧,只是附尾三甲!”

    孙传庭谦虚地说。

    陈于阶目光深刻地扫了杨信一眼。

    他提醒杨信大家不是一路人,别大嘴巴什么都说。

    尽管他也算书生,但他那个生员纯粹是为了行走方便,至于他自己早就不读四书五经了,本质上他就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思想的新青年,而且至今还在看那本雅威,哪怕这本书遭到杨信的无情扒皮。正因为不同于八股文的书生,所以他才和杨信,甚至曹文诏这些人打成一片,但本质上他是书生中的异类,而腐儒们肯定不屑于和这种贩夫走卒粗坯军汉们为伍。

    但孙传庭不同,这是真正大明意义上的儒学士子。

    所以大家不是一路人。

    尤其人家现在已经考中进士,这就是官了,再胡言乱语小心人家给你安上一个妖言惑众,先送到衙门打一顿板子。

    “那倒是值得一醉了!”

    杨信笑咪咪地说。

    陈于阶立刻有了不安的眼神。

    以他对杨信的了解,很显然猜到这家伙有阴谋。

    三人就这样凑在了一起,然后随着尽兴的人群向前走去,很快到一处酒楼找了个二楼临窗的桌子坐下,一边喝酒一边聊起来。孙传庭是今年刚中的进士,不过直到昨天才接到任命,接下来就要到河南永城任知县。他其实祖籍就是河南光山,只不过是卫籍,所以迁到了山西代州。当然,孙家到他已经在代州振武卫两百多年了,所以几乎可以算山西土著了,就像方家祖籍浙江,但现在完全可以说大兴土著一样。

    洪武永乐两代用无数南方移民,就这样洗净北方胡尘。

    “永城,丁家啊!”

    陈于阶说道。

    “圣如兄高中二甲。”

    孙传庭说道。

    杨信一脸纯洁地看着他们。

    “永城丁家,丁魁楚是上一科的进士,他侄子丁启睿是这一科二甲进士,一门两进士。”

    陈于阶给他解释。

    “成功人士!”

    杨信微笑说道。

    “你这话意有所指啊!”

    陈于阶说道。

    “不要误会,你也是成功人士!

    虽然你就是个秀才,连举人都没考上,但你家里有钱啊!有银子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咱们大明朝权第一,银子第二,总归都是有用的,更何况你舅舅还是官,虽然只是六品左赞善,但想来飞黄腾达还是可期。而孙兄也是成功人士,虽然你如今只是知县,但接下来你会做知府,做尚书,甚至一直做到首辅,故此你们都是成功人士。

    那么请二位成功人士每人回答我一个小小的问题。

    有权的先来!”

    杨信说道。

    “杨兄请!”

    孙传庭饶有兴趣地说道。

    “请问,你代表谁的利益?”

    杨信问。

    “孙某有些不明白。”

    孙传庭略显尴尬地说道。

    很显然他并不是真不明白。

    “那我就说的直接一些,如果你去永城做知县,你那位同科进士家隐匿了田产,我们都知道做官有多少亩地不需要交税,如果丁家有一万亩良田但实际在官府却只有他不需要交税的那些,那你会怎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