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劣根性(第1/2页)大隋第三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关中战役随着李渊黯然离开关中,渐渐地平息了下来,杨侗在接手长安后,便停止了征伐的步伐。一面安排官员安抚百姓、整顿民生,一面对李唐遗留下来的官员进行‘秋后算账’。

    剩下的汉中由苏定方和薛万均攻打。

    汉中,战略地位太重,杨侗是一定要拿下的。

    但想不到的是,在李唐大势已去的况下,哪怕没有李渊的统一指挥,苏定方和薛万均还是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几乎每城每县都要通过强攻手段,打垮了当地世家组成的私军才能占领。

    一开始,二将的手段比较柔和,占领城池后只要世家大族不再反抗,也没有为难他们。毕竟,他们是将,不是官,收拾世家大族的事不需要他们来插手。只可惜两人的柔和手段,换来的却是世家大族的联手对抗,不但组织民众抵触杨侗的统治,更暗中联络关中的世家大族,积极建立私军,这也使得许多城池今刚刚攻陷,隋军明一走便会复叛,一度让隋军陷入腹背受敌和粮道断绝的窘境。

    “这些世家大族,真是活腻了……”

    杜如晦看着苏定方和薛万均传来的紧急文书,无奈摇头,大势所趋之下还反抗?这哪是反抗?用杨侗的话来说这是不作死不会死。

    杜如晦心知杨侗暂时还没有处理这些世家大族的打算,毕竟刚刚入手了十七个郡,关于民生的事多如牛毛。而且,对付世家大族也需要罪证不是吧?

    可谁想到,这些人连形势都看不清楚,自己制造了罪证,活该他们要倒霉。就算不被灭门,这些留着不走的世家大族恐怕也会伤筋动骨,一蹶不振那都是轻的。现在把杨侗惹火了,那就要担起君王之火的后果。

    唉,让他们安心的去吧。

    杜如晦摇了摇头,杨侗在关中的政策不太顺,导致杨侗近的脾气也不太好,对手下还如同往常,但是这些世家大族,恐怕会成为出气的对象了。

    自作孽不可活啊。

    “杜参军,下让你将这份文书复录,下发各县。”一名侍卫急匆匆的走进来,将一份文书递给杜如晦。

    “好!”杜如晦接过一看,却是一份‘均田令’。

    这是把世家大族奴仆家丁迁出关中后又一大手笔,也是最致命的暴发点。只要这份触动了关陇世家根本利益的命令下发下去,那世家大族恐怕就会起而反隋,而这,正是杨侗之所!

    ……

    均田制很快就执行了下来,先于长安所在的京兆郡展开,用的办法无非就是挑拨百姓与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

    很简单很老大,但很管用。

    这办法在并州玩过,在雍北玩过,效果好得不得了。

    新上任的大隋官员不是亲经历,就是经过专业的培训过,前来长安之前,他们在邺城已经被强化练习了一个月。现在行动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而仇富这种东西无论什么时候都存在,特别是在乱世之中,有一餐没一餐的老百姓对富人更仇视!现在一经官员挑拨离间,立马就暴发了出来。

    杜陵!

    “你们这是想干嘛?杨侗竟敢因为一群jiàn)民而冒犯我关中士族?等等,我是韦氏韦阳。”

    一名青年男子愤怒挣扎着,只是他后两名如狼似虎的士兵的力道是何等强大?任他如何挣扎,却还是被押进了囚车。

    “放我出去,你们隋朝的韦太后是我堂姐……哈哈,怕了吧”

    然则,回应他的是士兵们的冷眼!一个二人仿佛哑巴似的,都不说话!执行任务前,上官已经郑重交待过:世家大族的人能言会道,最喜欢胡说八道,最喜欢跟高官搭关系,你要是答他的话就会上当。谁答话扣谁半年俸禄。这么严重的后果,隋军将士谁敢说话?

    大家现在对自己的校尉抱以了仰慕,这些世家人真能扯,姓韦就说自己是太后的堂弟;老子姓杨,是不是该说自己是亲王呢?

    “喂,你们都是哑巴吗?我告诉你们,你们秦王都得叫我声舅父……”

    隋军将士心想:‘下生母明明姓刘,这家伙果然是骗子!真是该死。’

    将士们厌恶的拖着一群自称是皇亲的韦家人游街示众,而后便是推出城门斩首,一群‘假货’的怒骂和哀嚎声,很快湮没在一片叫好声中。

    窦家!

    “我祖父是隋朝陈国公窦荣定,祖母是文帝的亲妹妹万安公主,我是半个杨家人。”

    “假的!砍”隋军将士心声。

    “……”

    独孤家庄园

    “大胆,这是独孤家的庄园!尔等……”

    “假的!”

    宇文家!

    “故安德县公宇文静礼是我叔父,广平公主武帝的妹妹,我是……”

    “假的!”

    ……

    XX家

    “我是忠良……”

    “假的!”

    ……

    “假的”

    “假的”

    “假的”

    “……”

    京兆!

    均田令的颁布,遭到关陇世家的强烈反抗,引发了一片腥风血雨。

    这一天,又在长安明德门外,在围观的数万百姓欢呼声中,千多名关陇贵族人头落地。

    开始杀人的时候,百姓还在惶恐、还害怕,担心隋朝的屠刀杀向自己。

    可杀了三天过后,百姓不但不怕了,对隋朝的拥护反而高到了极点。

    因为隋朝不但均分田地给百姓,而且杀的都是该死之徒,杀的都是盘剥百姓的大恶人!

    这样的祸害,杀一个、少一个。

    大义?

    百姓不懂。

    但他们知道世家大族以前掌控了土地,自己为了活下去,不得不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当世家大族的奴隶,忍气吞声的被世家大族盘剥不说,主家还像对待牲口一样,想杀就杀他们,百姓心中自然有恨。

    只可惜他们太弱小、太卑微了,所以世世代代有再多仇恨,都无力发、不敢发

    他们盼了好几代人,终于有人替他们做主了。

    杨侗收拾这些世家,收回所有世家的所有土地,然后又分发给百姓,百姓再也不用依附世家生存,有了自己的土地以后,可以昂首当人。可他们同时又害怕,害怕曾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卷土重来。

    现在好了,作威作福的人都死了,不怕了。

    ……

    人群中,十几名手拄拐杖的老者在一群家丁紧张的护卫下,看着血红的永安渠水,面色惨白难看之极。

    “独孤贤侄,杨侗他怎敢……怎敢如此?他不怕关陇世家、天下世家联手吗?”一名老者看着被斩落的几千颗人头,一口气差点喘不过去。

    三天,短短的三天时间!

    仅仅是长安就至少杀了万多人,四十多个关陇世家,因为各种缘由被集体拉出城门斩首。

    辩驳、讲理!

    隋朝官员都跟你讲!跟你辩!人家手里不仅有罪证,还有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