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天堂地狱两扇窗(第3/3页)大隋第三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投降的可能性极小。”

    “为何?”杨侗有些不解。

    “圣上,他自投降李渊以后,便将父母妻儿送到伪唐帝都,只有长子张瑱跟在身边,这是其一其二、他实际上是窦氏培养出来的人,要是没有窦氏的同意,恐怕也不敢降我大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身边的长史是元仁师,名义上是李世民派去协助张士贵,但实际是监视他,防止他生出异心,所以微臣说他不会投降大隋。”

    凌敬苦笑道:“这就是问题所在,一方面,我们需要劝降张士贵,以保住那支士兵,为以后的治理奠定民心基础,而另一方面,他投降的可能性极低,确实有点难办。”

    “我们在隋唐之战中屡屡获胜,李渊出了不少的力气,我们完成可以故技重施,御敌之力为己用”杨侗笑了笑:“我记得成都细作发来的情报上说:有个伪唐宗亲,深得李世民的重用,然则他却降了我大隋,说不定此人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在攻打蜀中的计划里,李世民是很重要的一环。

    对于现在这个李世民,杨侗自认了解得比较透彻,能力有、也敢放手用人,可是心性却比较浮躁,做事不计后果,他之前的自立行为,出发点固然是想跳出党争这潭浑水、利用不多有生力量来拯救唐朝,但结果却是把李渊已经不多的声望、威严消耗殆尽,毕竟皇帝的儿子都反了,其他人又怎么想?之后的宫廷政变,更是动摇了唐朝的稳定,使各个派系人心浮动、人心各异,在他为自己、为唐朝制造麻烦之时,却给了隋朝出兵的机会,从此而唐朝乱上加乱。不利的国势让李世民不得不沉下心来谋求发展、积蓄力量、拉拢各派,虽然表现得并不出彩,却也中规中矩,若是隋朝强攻蜀中大地,这对民生损耗颇大,也因此,杨侗准备攻心为上。

    不管李世民之前的表现如何令人失望,但终究是李唐王朝一面旗帜,也是心知隋朝不会饶恕自己的权贵、世家现在的主心骨,只有李世民失去了冷静,那接下来,引导李世民的行为就变得可能了。

    所以,杨侗决定把现在受到李世民重视的李瑗利用起来,一旦宗亲、亲信加诸一身的李瑗背叛了、张士贵也反了,李世民做何感想?还会相信前方大将吗?

    杨侗认为不会。

    记忆中那个李世民之所以敢大胆启用李建成的人,是因为大局已定,饱经战乱的将士、百姓也不想打了,哪怕这些人想为李建成报仇,也没有跟着他们反,所以大势在手的李世民有恃无恐如今的大环境,却不允许他大胆用人。

    “圣上的意思说逼反张士贵?”凌敬笑道。

    杨侗笑着点了点头,对凌敬说道:“你让零零一告诉这颗棋子,只要他她这件事情做好了,朕以后可以给他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凌敬连忙起身道:“微臣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