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武将们请战汹汹。
都嗷嗷叫唤着,要杀入草原,灭了刘氏一族,杀光草原部落。
一个个兴奋激动,眼睛都红了。
有战争才有战功,有战功才有爵位。
凡是武将,都渴望开战。
文官集团大部分都反对开战,一旦开战,钱粮就如同流水一般地花出去。
而且又是攻打茫茫草原,连个具体的方向都没有。
这仗,鬼才知道要打多少年。
一年年打下去,一年年消耗粮草,谁都承受不起。
即便,大周王朝国库充盈,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谁也说不定,老天爷何时闹脾气,来个洪涝旱灾,亦或是蝗灾。
朝廷有钱才能赈灾。
钱粮都拿去打仗,如何赈灾?
不赈灾,百姓就要造反。
这是一连串的恶劣后果,虽然都没发生,但必须考虑进去,决不能忽视。
朝议没商量出结果。
刘宝平称王一事,暂时搁置。
燕云歌也是头痛。
“武将都叫嚣着要开战,要灭了刘宝平。你找那些武将喝顿酒,好生和他们说说。草原打仗不同于关内。关内目标明确,敌人就在前方,杀过去就行。
茫茫草原,恐怕寻找敌人的踪迹都要花费一两年时间。最怕,兵马深入草原,结果死伤惨重,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见。”
历朝历代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太多太多。
一支部队深入草原,结果莫名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若干年后才发现,全都迷失在草原深处,不辩方向,最后困厄而死。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基本不会主动找草原部落开战的原因,基本都是草原部落杀过来,边关迎战。
并非无力开战,而是草原太过广袤,全都是游牧民族,一无城池,二无堡垒。
打仗不难。
难的是,如何在广袤草原寻找敌人的踪迹。
若是有熟悉部落的人做向导,那还行。
没有向导,或是向导也不管用,就得做好大量牺牲地准备。
且,都是无谓的牺牲,死于疾病,死于饥饿,死于绝望……
唯独不是死于作战。
刘宝平在草原混迹一二十年,他和凉州兵马,早就习惯了游牧生活。
骑马匹,带帐篷,赶着牛羊,就可以一直往前走,一走就是千里。
大周的军队,不适应这样的生活,也没有足够的牛羊供他们奔袭几千里,甚至奔袭几年时间。
所以,在没有明确敌人踪迹的情况下,燕云歌不想拿将士的性命去博不到三成的可能性。
而且……
刘宝平不是异族,大家同文同种。
灭了刘宝平,迟早会有异族统合草原,成为新的威胁。
既然如此,为何不扶持同文同种的刘宝平去统合草原,试图在草原建立城池,真正全面掌控草原。
而不是永远被动挨打。
她希望萧逸去劝服那群桀骜不驯的武将。
大将战意昂扬,这是好事。
但……
目前恐怕没必要。
萧逸问她:“你真打算同意刘宝平称王?你该明白,这么做,会伤害到很多人。
文臣武将,大家拼杀一辈子,跟随我们南征北战,打了灭国战争,也只是封侯爵。
刘宝平对朝廷毫无贡献,却得以封王,大家不服气。这也是,武将都反对此事的原因。”
燕云歌郑重说道:“我知道大家有情绪,封王一事可以斟酌。但是草原的布置不能改变。
靠着我们一座堡垒一座堡垒的建下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统合草原。
总之,你我肯定是看不见那一天。但,用刘宝平的手统合草原,我们很大机会能看见那一天。
趁着我们都还在,为子孙后代扫平一切障碍,我愿意这么做。”
“扫平障碍的同时,又制造了新的障碍。谁能预料未来?刘宝平的子孙后代,万一出息到了,成了名副其实草原王,反过头来攻打我们,那么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养虎为患。”
“那就想办法逼着刘氏一族往西,一直往西。让他们永远都没有机会回到中原。让他们去西边生根发芽,传播种子。”
“如何逼迫他们往西?”
“告诉刘宝平,想要称王,必须得有一座城池。这座城池,只能是在西边。据闻,有一座城名为天幕城,远在万里之外。我给他粮草军械,甚至可以派兵配合,待他拿下城池那天,就是称王的大喜日子。”
萧逸沉默下来。
燕云歌紧握住他的手,“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利弊两面。比起灭刘宝平,我更倾向于用他。
我们有钱有粮,有人马有兵器,有大量的棉服,这些都是刘宝平所需要,却无法自主生产的物资。我们用物资换取广袤草原,这笔生意我认为可以做。”
萧逸叹了一声,“比起你的野心勃勃,志向宏伟,我是远远不如啊!我只看到了天下,也就是关内的地盘。关外的地盘,说实在话,我不如你那般在乎,志在必得。我是不是太过安于现状?”
“非也!你是因为知道战争的残,如今,天下难得太平,你下意识不想轻启战事。”
“而你,才是名副其实的好战分子,总想着地盘,想着打仗,想着万里之外。”
燕云歌哈哈一笑,“女子也有大志向!我喜欢手握大量地盘的感觉。”
“所以,文臣武将都服气你。论格局,他们都不如你。”
“前提是,不破坏国内民生经济,文臣武将们才愿意支持我。一旦朝廷财政入不敷出,这会说支持朕的人,届时都会高举正义大旗,反对朕。”
萧逸笑了起来,“但我坚信,钱粮从来都不是你的困难。你的困难,永远都是人才。合适的人才,用在合适的地方。”
燕云歌轻声说道:“这一回,我可能会重用燕家。”
“应该的。燕家毕竟世代镇守幽州边关,同草原部落常年打交道。而且,燕家同刘家,有刘宝珠这个纽带在,方便沟通联络。但,同时也要做第二手准备。”
燕云歌点点头,“所以,我打算启用崔家。崔望不肯出仕,我不勉强。崔望的儿子,总不能继续拒绝朕的召见。
除了南崔外,我还打算启用窦家,贺家。南北两地世家,需要平衡。朝堂逐渐有北地世家统一声音的趋势,这样不好。
我很担心,几年时候,朝廷会成为北地世家一言堂,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崔家的底蕴,足以压下朝堂的反对声音。由南崔开始,朝廷逐渐引入南边世家,平衡南北矛盾。”
“你想用南崔,制衡北地世家,朝廷武将?”
燕云歌不否认这个打算,“是!凌家不合适,一个凌长治足以让人头大。不能再给凌家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