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区别对待(二更)(第1/2页)侯府小哑女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凌长治不想建国。

    至少目前,他没这打算。

    其实,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冒险。

    他不想触怒大周朝廷,更不想逼得燕云歌发兵攻打他。

    他想保持现状,积蓄力量。

    只是,那帮读书人总是不消停,老给他制造麻烦。

    既然那么闲,那就都去考试吧。

    考试不过,统统取消各种读书补贴,自个挣钱去。

    他倒是要看看,这般高压强度下,还有几个人有闲工夫天天吵着闹着建国。

    他甚至亲自出题,力求题目一定要难,很难,非常难。

    题目困难到每个人都要抓耳饶腮,逼得天天头悬梁锥刺股。

    如此……

    多余的精力统统发泄到功课上面,应付考试上面,也就没有力气去闹腾建国一事。

    与此同时……

    刘氏一族的人,也在闹腾建国。

    刘宝平出任大都督,那只是过渡。

    称王不够,必须建国。

    唯有建国称帝,才能恢复刘氏一族昔日荣光,才能让刘氏一族再次辉煌腾达。

    他们怂恿刘宝平。

    怂恿刘宝平的妻儿,心腹爱将,心腹谋臣……

    现在手握大把资源,充足的物资,没必要替大周卖命,咱们自个建国吧!

    这是一群疯狂的人,只追求一时的高光时刻,根本不考虑这么做的后果。

    他们只要建国,只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根本就没想过,这一举动,会不会成为天大的笑话,成为后世人嗤笑的愚蠢。

    刘宝平很厌恶。

    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有人拖后腿。

    他私下里和大哥刘宝顺唠叨,“这么一点人口,就开始惦记着建国。一个二个脑子里面装的都是草包吗?你当初做皇帝的时候,怎么就没好生管教他们?没给他们请几个有见识的夫子教一教?”

    刘宝顺不服气,“一出事,你就让我背锅。敢情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责任。分明是你管教不利。

    对于这种人,别管是不是族人,狠狠收拾一顿,杀一儆百,至少能让你耳朵安静六七年。

    别舍不得杀人。族人少一点,总好过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而且,这般情况下,你都不杀人,只会造成你威信丧失。

    从今以后,没人听你,人人都来试探你的底线,挑战你的权威。

    你看看我,当初放弃江山,退回凉州,谁敢公开反我?没人敢反对我。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

    他们都清楚,我会杀人,而且杀起人来毫不手软。若是凉州没丢,刘昀那个臭小子,还有那些武将,我活着一天,他们就不敢造反。

    凉州丢失,才给了他们造反的机会和借口。

    你的权威,必须靠杀人,而且是杀族人建立起来。

    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这是你替燕云歌打的第一仗,只许胜不许败。那些吵着建国的人,分明就是公开拖你后腿。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因为对方是族人,就心慈手软!”

    刘宝顺一顿蛊惑,刘宝平果然提起了屠刀,杀了带头呐喊建国的人。

    人头一落,再无人敢公开叫嚷建国。

    都老老实实听号令打仗。

    谁敢懈怠,落地的人头,就是前车之鉴。

    究竟是称王,还是建国,他自有打算。

    刘宝顺很高兴。

    “不愧是我的亲弟弟,你终于做了正确的决定。等我们拿下天幕城,按部就班,你先称王。天幕城离着大周上万里,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好生经营一番,迟早刘氏一族能重现辉煌。”

    刘宝平遥望西方,他的野心很大。

    族人提议建国,他难道就没这个想法吗?

    他当然有类似的想法。

    只是,族人的提议很不是时候。

    在错误的时间提出正确的事情,那也是错误,而且是大错特错。

    或许,刘家的机会和未来,真的就在遥远的西方。

    人心思动!

    即便离着京城很遥远,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被如实地送回京城,送到燕云歌的案头。

    “刘家人不老实,这才是正常情况。刘家人要是全体老实,那才是真正的异常。”

    她拿着情报,同萧逸调侃道。

    萧逸问她,“你不担心吗?这才刚开始,刘家就有人建议刘宝平建国,难保将来不会出现更严重的事情。”

    燕云歌很坦然,“怕什么!刘宝平如果没有建国的野心,我都不乐意用他。无论他是否建国称帝,我们都要记住一点,我们是同文同种。

    那些地盘与其落入异族手中,不如落在自己人手中。

    文化,才是永恒的。文化的种子,需要这种方式进行传播,繁殖。

    若是有一天,帝国不存在,但文化尚在,种子还在,迟早有一天这个民族会再次崛起。”

    萧逸恍然,又有些迷糊。

    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人会有这样清晰的文化意识。

    大家坚信武力征服。

    文化征服,也有类似的概念,却从未如此清晰,如此真实,却如此包容地去执行。

    没有一个帝王,会容忍手底下的人造反建国称帝。

    但……

    燕云歌似乎可以。

    甚至有些乐见其成。

    萧逸提醒她:“你这想法,我知道就行了。千万别拿到朝堂上去说。那帮文武大臣非得喷死你不可。”

    燕云歌哈哈一笑,“你放心,我有分寸。”

    她的一些想法,着实惊世骇俗。

    她的很多计划打算,只能做不能说。

    说出来就得完蛋。

    别看文武大臣都很积极进取,前提是,绝不允许有人“造反”。

    造反就要被诛灭。

    什么文化传承,都不如权柄重要。

    打压异己,彰显自我,就是权力的体现。

    刘宝平必须在朝堂的控制下,这是文武大臣一致想法。

    故而,燕云歌打算将刘宝平放出去偷偷折腾,必然会遭到坚定地反对。

    所以啊,这事只能做,偷偷摸摸做,却不能说。

    一个字都不能说。

    一旦说出去,一切的计划只能搁浅。

    未来十年,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再也不会有这般好的,开拓西域的机会。

    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是永远地失去。

    她给刘宝平送去了一封密旨。

    旨意很隐晦,但刘宝平一眼就懂了其中的含义。

    燕云歌答应他,待拿下天幕城,可以建国称帝。

    但,只能往西折腾。

    天幕城以东,是大周的土地。

    他胆敢跨越雷池一步,胆敢往东边前进一步,即便远隔千万里,大周兵马照样可以杀他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