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国家队入场(第2/2页)我的人生重置了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胡总,我们考虑还是要走量,一方面可以增加一点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量的积累,提高咱们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水平。”

    以前闫汉章不太相信熟能生巧这句话,但现在他信了。有些事情的道理是相同的,并不是说你从事的是尖端科技,就可以违背这些基础规律。

    “嗯,那就以你们的意见为主吧。”

    这个做法并不是魅力半导体的首创,S星这段时间就一直在压低DRAM产品的价格,不断地从奇梦达的手中抢占市场份额。

    奇梦达的应对策略也很有意思,人家坚决不降价。用他们的话说,的德国制造就是品质和高端的代表,就应该拥有较高的定价。

    打价格战?德国人表示不屑于顾,那是低等的营销策略。

    说实话,德国产品确实不错,但是价格也很高昂。在品质没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奇梦达还守着这一份“骄傲”,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因此,面对S星等企业来势汹汹的价格战,奇梦达的反应很慢,采取的对策非常错误。

    这就导致,奇梦达原本的市场份额在快速的丢失。

    “胡总,奇梦达这么下去不是能守住多少市场份额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存下去的问题。我个人估计,奇梦达恐怕连两年都坚持不了。”

    闫汉章觉得奇梦达到现在还坚守那一份不合时宜的傲慢,其实就等于是自杀。

    S星发动的这一轮价格战,不见到战果是不会停止的。最起码得有一个竞争对手倒下,要么是魅力半导体,要么是奇梦达。

    但是,魅力半导体从最初一开始的应对就没毛病。而且魅力半导体趁着前两年半导体市场的低迷,迅速扩大了产能,其技术也比较先进,并不是容易啃的骨头。

    然而从英菲凌分拆出来的奇梦达,市场的应对能力很差,这就给了S星一个绝佳的机会。

    S星等厂家通过价格战,快速的蚕食对方的市场份额。等对方也想要通过降价来应对的,才尴尬的发现,自己的产能不足。

    等到了那个时候,奇梦达再想投资建厂也都晚了。不说时间成本,就说消耗到最后,奇梦达还能拿出来如此庞大的巨额资金吗?

    因此,闫汉章判断,奇梦达两年之内不是要重组就是会破产。

    书客居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