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4 康王裴谦(中)(第3/4页)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跟诸葛武侯相提并论,这暂且不说。

    这位新官家把自己比成汉昭烈帝,这就有点过分了……

    您有汉昭烈帝的那种眼光吗?

    几乎所有大臣都知道,这位新官家压根也一旦都不懂兵事,看了岳飞的上书,就能确定这是大宋版的隆中对?

    这……是否有一种钦定的感觉?

    所以,百官终究还是有些不服的。

    裴谦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最后看向一直没能插话的岳飞:“岳卿家,朕问你,李相的军事才能是不是很一般?”

    岳飞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竟然问出如此直白的问题……

    陛下你都不需要顾及李相的面子吗?

    但如果不如实回答,又犯了欺君之罪。

    岳飞想了想,只好耿直地说道:“回官家,李相确实是宰执之才,乃为当世之管乐;至于统兵一事,李相毕竟未曾到过行伍,有大略而无奇谋,也未可过分苛责了。”

    李纲气得胡须乱飘。

    这番话要是种师道、宗泽那样的老将说这些话也就罢了,你一个小小的武翼郎,凭什么这么评价我?

    裴谦哈哈大笑:“看,朕是不是说的没错!

    “朕再问你,若是你来统兵,敢不敢为朕打下燕云,直捣黄龙府,将金人历代先皇的宗庙给朕掘了!”

    岳飞愣了一下,但随即说道:“末将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复我大宋河山!”

    裴谦一拍龙椅站起:“好!那咱们君臣就这么说定了!

    “李纲,还有你们这些群臣,要么就给朕上书请辞,要么就给朕把这件事情办利索了,快些去枢密院交割,将天下兵权收到岳将军手上!

    “至于岳将军,你来单独见朕,朕要好好和你说说,破敌之策。

    “散朝!”

    裴谦拂袖而走,只剩一众群臣面面相觑。

    ……

    如此随意妄为,裴谦就不怕真的被群臣所抛弃吗?

    毕竟“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这句话,确实不是一句虚言。

    其实,裴谦倒是巴不得群臣真的把他这个皇帝给抛弃或者架空了,那样的话,他估计能更快散掉身上的气运,更早回到自己所熟悉的那个王朝。

    只是很可惜,他也清楚这多半是不可能的。

    在今日大殿上的摊牌之后,最大的可能便是群臣最终妥协,老老实实按他的意思去办。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

    因为此时的大宋,他附身的这位赵构,就是不可替代的唯一皇帝人选。就算这些文臣们胆大包天、排除万难想另立一个新君,也根本找不到人。

    天下百姓只认这个皇帝,而且外界还有金兵在虎视眈眈,若是皇帝真把摊子掀了,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而皇帝上次让李纲痛打汪伯彦、黄潜善,这次又跟在文武百官面前说出这番惊世骇俗的话语,其实都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就是他确实是会掀桌子的。

    而大宋的大部分文臣,都是欺软怕硬的。

    当对方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就总能找到无数的道理去反驳,不论是用圣人之言也好,用祖宗之法也罢,总之,他们或许不能把事办成,但让事情办不成,那绝对是一把好手;

    可如果对方不讲道理,只用拳脚说话,那这些文官们就会立刻妥协了。

    金兵是如此,此时的新官家,也同样是如此。

    所以,裴谦虽然也多少对这些群臣有些期待,希望他们尽快地送自己一程,但内心中也知道,这多半不太可能。

    尤其是在李纲的主持下,整个朝堂最终多半还是会妥协,逐渐地将兵权交到这位小将岳飞的手中。

    裴谦并不指望着真能一步到位,但只要有这样一个过程,这位岳飞应该就能很快地将这些权力抓在手中。

    ……

    至于岳飞,此时的心情当然是复杂的。

    原本他的这封上书,并未期待着太好的结果。

    他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武翼郎,虽然在之前也立下了许多军功,甚至在军中颇有名气,但要掺和朝堂上的大事,确实是太不自量力了。

    但靖康之变的惨状,以及这位新官家即位之后明显是想南渡偏安的一系列操作,还是让岳飞心中充满着意难平,忍无可忍之下,才终于上书,将自己心中的愤懑给全都发泄了出来。

    按理说,他是欣赏李纲的,也知道李纲与汪伯彦、黄潜善之流不同,是真正的治世能臣。

    但他还是在奏疏中将李纲也骂了一通,可见这段时间建炎朝廷的一系列行为,已经彻底激怒了他,让他忍无可忍。

    而后,岳飞在坦然之余,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不甚乐观的预估。

    最好的结果,无非是朝廷听取了自己的建议,稍微更改了一下方略,对自己有所安抚和褒奖;

    次一等的结果,没采纳建议,但也不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又或者压根没人注意到这封奏疏;

    坏一些的结果,则是因言获罪,被处罚甚至直接被罢免官职;

    最坏的结果,被杀也不是全无可能。

    而若是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发展,在这封上书之后,朝廷中给出的回应是“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夺官归田里”。

    也就是说,朝廷压根没有跟他说,这番建议是对还是不对,而只是表露出一种赤裸裸的轻蔑:国家大事也是你这种人配议论的?直接免官,抹去从军之后的一切功绩,爱去哪去哪吧。

    而这其中,更多的是轻蔑,而非对政见不合者的打压。

    一个小小的武翼郎,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在岳飞递上奏疏之后的几日,就已经有些后悔了。

    不是后悔仗义执言,而是因为,朝廷中传来消息,汪伯彦和黄潜善这两位佞臣,都被陛下罢免了!

    据说当时陛下在殿上的英姿十分神武,一脚把汪伯彦踹飞,颇有太祖遗风。

    得知这一切之后,岳飞知道自己奏疏中弹劾的那两位关键人物,已经没有了,不免又对这个新朝廷,重新充满了期待。

    甚至时有反思,自己在奏疏中的一些措辞,是不是过于激烈,有些小题大做了,会不会因此产生反效果。

    只是在这种犹豫之中,岳飞却迎来了他最乐观的情况下都为设想过的一种可能。

    皇帝竟然力排众议,封他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和枢密使,这等于是将整个宋朝的军权,全都不由分说地交到了他的手上。

    如果对于其他人来说,此时的反应或许是惶恐,或者推辞。

    毕竟,没有资历又如何服众?

    若是坐上了这个位置,最后却连一名有资历的将领都指挥不动,那就贻笑大方了。

    但岳飞绝不会这样想。

    对他来说,再大的官职又如何?未必就做不得。

    不就是练兵、打仗吗?

    有些人,就是生而知之的。

    倒是正好借此机会,看看到底是不是“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