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胜利前夜的危险思潮(第1/3页)残清1864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十七rì夜晚,驻扎在běi jīng永定门外的华南、华东太平军大本营、襄樊太平军的军营、驻扎在阜成门外的西北太平军军营,也包括义王行宫,彻夜灯火通明,大小文武官员,都几乎彻夜未眠。  这běi jīng城内城业已被攻破,大清已经亡国,太平天国十余年来的理想终于达成了,这让他们如何能安睡的下?大家不但是因为怀着无限兴奋的心情,不能安睡,而且还要商议和准备明早进城的事,这更是令běi jīng城外的数十万太平军倍受鼓舞的事儿:谁能想到半年之前天京城破之时的情形,这么快就转到了清军的身上?眼看得大军就要进城了,十余年来拼死为之奋斗的目标终于实现了,说他们不兴奋那是不可能的。

    永定门外的义王大帐中,凡是没有参与今夜攻破内城行动的将领们济济一堂,大家都在欢欣地笑着。  能够在一rì之内攻克běi jīng,真是在坐的众人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清廷亡国之前,整个běi jīng城已经人心瓦解,到十七rì早晨外城开门迎降以后,防守内城的太监和军民的jīng神更加瓦解。  虽然在正阳门等处遇到了清军的抵抗,但今夜突袭防守空虚的宏政门、广宁门,又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攻取内城的战斗中,太平军虽少有伤亡,但微乎其微。  可以说,此次攻克běi jīng几乎是兵不血刃,由此可见民心之背向。  几个文臣更是长声『吟』诵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古句来。

    一群人围着义王不停地讨论着进城地相关事宜。  甚至有几个人在一起讨论起何时为进城吉时。  何地为入城吉地来。  张帅端坐在王帐中,一边等待着前方内城的战报,一边聆听着帐中的群臣议论之声。  听到几个文官讨论吉时吉地之时,张帅不由得暗暗摇了摇头。  即便是到了现在,这些因循守旧的思想仍旧盘踞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脑海之中。  看来思想领域的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啊!哎,现代政治理论中有一处说地极好——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地理论指导。  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我们立国之本。  这个思想理论上的问题。  不容小觑,但也不能急在一时。  毕竟他们和一百五十年后的现代人不能相提并论嘛!

    张帅微微闭了眼。  细细地聆听着几个文官的交谈。  他的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入城以后该进行那些方面的整顿了。

    一个文官道:“圣兵已克běi jīng,残清已灭,义王入城在即。  义王乃我天国之领袖,光复汉室江山其功显赫,所以这入城之事,断不可大意!咱们今晚齐集于义王帐前,就要择了吉时请义王入得běi jīng。  各位也由投诚天国地清廷汉臣告之禁城中主要宫殿,请各位为义王各陈所见,再请大家按五行之理,以抒良谋,然后请义王斟酌可否,断自宸衷,必将万无一失。  由吉时、吉地入城,可保我天国以后国祚绵长!”

    这人话音刚落。  另外一人道:“义王应运龙兴,立国基于天京倾颓之时,战靼虏于『乱』军之间。  其后定鼎襄樊,兴师北讨,吊民伐罪,天与人归。  成此鸿业,德比尧舜,功迈汤武。  攻克běi jīng,诚是众望所归,亦只是指顾间事。  臣以为,义王进城之后,当入居乾清宫,名正言顺,不必更择别处。  ”

    先前那个文官立刻附合道:“汤兄所言甚是!这紫禁城中宫殿建置,分为前朝后宫。  这是就中间主要布局而言。  所谓前朝。  是指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而言,统称为三大殿。  后宫乾清、坤宁二宫之间。  有一殿,名曰交泰殿,取乾坤交泰之义。  义王进入紫禁城之后,当然应居住乾清宫中,处理国事。  清妖自妖皇顺治九年由辽东迁都běi jīng,至今二百四十九年,自康熙之后各妖头不喜欢居住乾清宫,不足为训。  义王应运而兴,以土德代水德而主天下(ps:古代适应古人大一统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成熟,在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产生了以五行生克解释朝代嬗递的道理,称为“五德终始”。  所谓“应运而兴”,就是五行之运。  )不住在乾清宫何以表天国得天下之土?正所谓乾坤制yīn阳,乾为天,天国属地,居此地可以以之制yīn阳万物,正是皇气之所在!”

    张帅听的真切,这开口议论的两人一是新近归降的清廷汉臣汤正纲,一是侍王座下幕僚之首孙我如,他们所说的都是些他所未知的东西,张帅也就含糊着听下去,他内心倒不认为住在哪里会影响到运势,对于他目下所取得地成就,都是他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养,一点点挣回来的,人在世上,要凭的是实力,运气、风水之说倒未必可以左右,张帅又不好开口令二人听住,只得权且听下去。

    帐中悄声议论了起来,想来是众人听了孙我如和汤正纲两人举议乾清宫之后,低声讨论。  张帅正要睁开眼来,却听旁边一人说道:“孙兄、汤兄,《易经》上说‘大哉乾元’,又说乾为天,为君,坤为地,为后。  故自明朝修建皇城紫禁城,皇帝所居之宫取名为乾清宫,皇后所居取名为坤宁宫。  ‘清’与‘宁’均是平安亨通之义,故两宫之间为交泰殿,盖取《易经》泰卦之义,象曰:‘天地交,泰。  ’(ps:《易经》的所谓“十翼”之一。  十翼都是解释卦理的,是《易经》一书地重要组成部分,相传为孔子所作。  科举时代,《易经》为知识分子必读书,对“十翼”多能背诵,所以文臣们能够随口引用。  )刚才汤兄建议义王入居乾清宫,颇合正理。  然而臣别有担心,不妨另考虑一处宫殿。  ”

    只听孙我如奇道:“胡丞相,你担心什么?”原来。  这是康王手下平湖丞相胡永祥开口了。

    胡永祥说:“以在下看来,这同治虽是亡国之君,然与历代亡国之君不同。  同治年幼无知,朝中政事多为两宫皇太后所为,人所尽知。  城破之时,圣兵四面合围,这慈禧、慈安两个妖后定然不肯投降。  也不愿被俘受辱,必将自尽于紫禁城中中。  或自缢,或服毒,或**,甚至她们会将皇亲们都召到乾清宫中,一起赴死,以报清妖祖宗。  所以臣请义王考虑另一座宫殿为驻跸之处,方免临时忙『乱』。  ”

    那孙我如一看义王闭上了眼不开口。  只得接口道:“那依胡丞相之见,还有什么宫殿可以驻跸?”

    胡永祥回答说:“臣由归来汉臣处知,这清廷言官,除参与早朝之外,又数蒙召对,或在平台,或在养心殿,是以特地查阅了养心殿之掌故。  对这养心殿略知一二。  乾清宫前西出月华门,为东一长街,门正对面为琉璃随墙门——遵义门,又称膳房门。  进门正对面为黄『sè』琉璃照壁,其后为养心殿第一进东西横长的院落,正殿上书 “中正仁和”四个大字。  屏风背后有通往后殿地两小门,曰恬澈、安敦。  北墙设书隔,东西按板墙壁与东西暖阁相隔,墙南各有一门通往东西暖阁。  此殿有仙楼,原为供佛处。  西室kao北位窗,西小间北窗下设宝座,有匾“寿寓chūn晖”、“寄所托”等。  东西暖阁和正殿成为一个完整的宫院,十分严密。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