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地方官制(第2/2页)乱明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七品。

    县为最小权力机关,县衙之下,根据需要设立六到十二个巡检司。每个巡检司管辖十数个村庄。

    杨一仁的札子中,还详细地列举了各行政、监察、司法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并对编制人员做了一些限定。

    这些,大体上与荆州现行的官制并无太大区别。

    除了架构之外,普天之下,最为关注的还是官员选拔制度。

    关于官员的来源,杨一仁的札子建议两方面并重。

    一方面来源于科举考试。获得秀才功名者,若本人愿意,授予从九品官职,举人授予从八品官职,进士授予从七品官职。

    另一方面,面向整个社会公开招考。由地方政府根据职位空缺,每年拟定招考人数,报至府署,在布政使司的督导下由府署统一组织,择优录取。

    关于招考的方式和组织方法,杨一仁不厌其烦,絮絮叨叨几万字。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杨一仁将历史、地理、经济、算术、律法、应用文写作、策论都作为考试内容,唯独缺了至关重要的经义。

    关于官员职位的升降,杨一仁将其归纳为考成法,基本上与张居正当年的考成法差不多。不同的是,杨一仁规定,任何官员在提任为地方首脑和部门首脑之前,必须有三年以上下一级地方首脑和部门首脑的经历。

    也就是说,往后,通过当秘书轻松升迁的路被彻底堵死。任何人想当布政使,必须从知县、知府一步步干上来。

    另外,杨一仁还规定,官员升职时,必须由监察部门进行审定,一旦查出问题,一律罢黜。

    ……

    杨嗣昌看到这份方案,足足花了三天时间细细揣摩。最终,他叹道:

    “官、吏之间的界限,彻底被打破,暂时还看不出好坏。至于官员升迁,好歹多了几条硬指标,比当前好多了。最为颠覆性的,还是面向整个社会进行招考……只怕,科举将越来越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