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缺粮(第1/2页)三国之我为汉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解决完刘岱乔瑁二人之事后,刘凯等人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刘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到青州去了。

    贾诩建议刘凯暂时不要再和其他诸侯发生摩擦。

    先消化掉此行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刘凯没有直接从陈留郡直行前往青州,而是朝着北向的郡而去。

    毕竟此刻郡也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青州这几年,接收了太多流民,没人的荒地都已经不多了。

    之前刘凯正发愁呢,这从洛阳来的百姓们给安排到哪里去,这一下子刘岱乔瑁给他解决了大麻烦。

    进入郡后,刘凯只带上贾诩还有赵云蔡邕一家以及天剑军前往剧县。

    而徐庶沮授田丰王朗董昭五位军师以及于禁臧霸李典徐盛四位将军留在兖州。

    加速控制乔瑁还有刘岱的领地,以免再发生什么大的动荡。

    到了自己的地盘,刘凯一下子从之前的高压状态下放松了下来。

    一路上也不着急,中间还在平国待了一星期。

    让高顺安排他新训练的陷阵营将士进入天剑军,补充天剑军此次的战损。

    之前在郡,蔡邕一些人还没感觉到刘凯所他的领地和其他地有什么不同。

    而一踏进平国,放眼望去,没有战火没有纷争,一切都是那么祥和。

    这时候已经入春许久,整个平国境内都是绿油油的稻苗。

    这样的景象,蔡邕一家已经很久没有见识过了。

    心里对刘凯的敬意更重了几分。

    刘凯可顾不上蔡邕想什么,平国算是刘凯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个家,他最熟悉的地就是这里。

    留在这里的一个星期,他带着蔡姬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其实刘凯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的,毕竟他是穿来的,蔡姬是个实实在在的古人。

    两人要是在一起不定会发生许多变故。

    但是刘凯转念一想,自己最初留下来的动力源泉是什么。

    不就是向往奢侈糜烂的生活,放纵的生活没有佳人相伴那不是太枯燥了。

    这一下就把各种担心给抛到脑后去了。

    七天的快乐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一行人又开始朝着剧县的向而去。

    这次刘凯没有故意拖慢速度,陈宫派人前来告诉他是回到剧县有事情让他决断。

    平国距离剧县不远,而且都是骑兵,三天不到大军就到了剧县城下。

    陈宫老早就收到消息,带着诸位臣子在城门口等待着刘凯。

    眼看刘凯已经进入了众人的视线。

    陈宫带头鞠躬大喊。

    “恭迎平王殿下大胜归来。”

    刘凯心态已经转变了很多,此时非常自然的就骑在马上接受他们的朝贺。

    没一会儿,众人在刘凯示意下起身,让开了一条道路让刘凯等人进城。

    剧县城内道路两旁也都站满了百姓在恭贺刘凯得胜归来。

    这还是刘凯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以前都只能从电视上看见。

    自己这么一亲身经历,还挺爽的。

    直接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但是旁人可不这么想了。

    蔡邕此刻内心深处,那是翻江倒海。

    他是编写史书的,他自然了解民心对一个霸主的重要性。

    有一句古话是这么的。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圣人之言不无道理。

    如今刘凯深得民心,以后怕是能必成大事。

    来蔡邕还一直为刘凯好像是喜欢他女儿蔡琰的事情有些矛盾。

    蔡邕觉得这个年代,这些掌兵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所以导致他有些担忧。

    但自从进入平国以来这一路的景象,蔡邕开始觉得,有可能刘凯会成为这个乱世最后的终结者。

    想到这里,蔡邕看了看马车内,一直在张望外面的蔡姬,笑了。

    “就随这些年轻人去吧。”

    进入内城之后,就没有了百姓夹道相贺。

    刘凯也开始要忙正事了,让几个随从安排蔡邕一家先行去驿馆休息,他直接就带着陈宫去了城内的州牧府邸。

    “公台,寡人出征这两月可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陈宫拱手道。

    “殿下,这两月青州境内并无大事发生,只不过殿下您回来后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刘凯好奇道。

    “哦?何事来听听。”

    陈宫一脸难色道。

    “殿下,青州又缺粮了。”

    “缺粮?这两年咱们不是储存了百万石粮食么?”

    “殿下,是啊,可是您大军出征就消耗了不少,如今洛阳百姓更是有将近六十万人待在兖州境内。

    按照惯例,殿下是要养他们一直到秋收的。

    这期间的粮食,可都是要我们承担的。”

    刘凯一听,这麻烦还是他惹的,一下子就不上来话了。

    陈宫见刘凯不再话,他略微考虑了一会儿张口了。

    “殿下,其实还有个办法,前两年借粮之法,臣下觉得还可以干一次。”

    刘凯抬头看着陈宫道。

    “怎么干?人家又不都是傻子,还能接我们,再这次刘岱也被寡人在路上顺手收拾了。”

    “殿下,我们也可以顺便把琅琊国给收拾了啊。

    琅琊王胸无大志,一心想要善终,如今这天下最安的地就是青州。

    臣下觉得可以让琅琊王来剧县,我们可以保护他一辈子。

    但是他积存的粮食,就当是交保护费了。”

    刘凯觉得陈宫的有点意思,可还是不够。

    就算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只要这半年在发生什么事情,那他刘凯还是会陷入缺粮的境地。

    “公台,就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老这么折腾不是办法啊。”

    陈宫这下也为难了。

    青州根不是什么土地肥沃的地,不如南边的徐州豫州还有荆州这三州。

    而且青州地还,一半的地沿海,粮食产量实在是不能看。

    要不是现在人口基数大,那些荒地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刘凯怕是更缺粮。

    一开始谋划青州的时候,就根没有想过粮草的问题。

    眼看着陈宫也没话了,刘凯道。

    “就先按公台你的办吧,往后的事情,寡人再想想办法。”

    陈宫听到,随即应诺退下去安排琅琊王的事情去了。

    刘凯出了房门,抬头看着这万里无云的天空喃喃道。

    “老天,你就不能赐给我一个内政无敌的人才,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么。”

    刘凯完就想到了一个人。

    诸葛亮。

    谋略内政各面都无敌啊。

    就是这年纪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