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对“敌”通信枢纽、雷达系统、弹药库和火力点等要害部位实施打击,并迅速突入机场指挥塔内,抓获“敌”一名高级指挥官、一名高级维修师和部分装备技术资料。特战队员立即将其押解并撤离机场。行动结束。整个演习时间仅用19分钟。这支特种兵部队的每一位侦察兵都必须具备多种作战技能,武装泅渡就是其中一项。这些队员不仅能在风急浪高的江河、湖泊、海上连续泅渡数小时,还能在水中潜泳,完成水上攻击、水下爆破、驾驶舟艇等任务。
他们装备有GPS/GLONASS交联卫星定位系统,jīng度可达3~5米,地面监视雷达、无人驾驶侦察机等先进侦察和定位手段,可在短时机内“透视”方圆近百公里范围内的“敌”导弹发shè阵地、指挥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
他们还有一支动力飞行伞分队,可远距离飞跃数十千米的复杂地理障碍,隐蔽接敌。每位侦察兵还必须利用携带的迫击炮、火箭筒和喷火器等多种武器,以迅雷之势,将“敌”直升机平台、导弹阵地和侦察雷达预jǐng系统等要害部位,尽数摧毁。
拜地理和资源所赐,běi jīng军区的这支特种兵分队在资源分配和人员选拔上有超越其它军区的优势。例如,其它军区大都只有一个甲类集团军,地处偏远地区的军区就是在这一个甲类集团军中一下子挑选几百兵“能文能武”的jīng兵强将都往往捉襟见肘,而běi jīng军区的这支部队兵源却可以在38军和27军两个甲类集团军中慢慢地挑。在武器装备方面,他们也是全军最先发配新型作战头盔和95式自动步枪的单位。他们在近期又是首先装备具有“强大爆炸力”单兵爆破器和便携式激光致盲器等先进装备的特种兵单位。
自组建以来,他们先后完成***、总部、军区赋予的40余项重大军事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被总部机关誉为“能侦善打的一代jīng兵”。
5.“东北猛虎”---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曙光初露,某机场上空,一支特种伞降分队迅速着陆,面涂迷彩的伞降队员迅急扑向“敌”机场要害部位,在我航空火力支援下,对“敌”机场指挥中心、停机坪实施突击;动力翼伞分队、蛙人分队分别对敌防空阵地、jǐng戒雷达实施突击。硝烟弥漫中,破袭成功。我特战队员搭乘运输机,在航空兵、舰艇掩护下迅速撤离。这是沈阳军区某特种大队与海、空军协作,破袭敌机场综合演练的场面。
与此同时,一支被称为“海上突击队”的潜水小分队,全副武装潜入“敌战区”,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敌”水下目标成功爆破后,又驾驶空中动力翼伞破雾驾风直临“敌”区实施侦察、空降破袭。这就是有“东北猛虎”之称的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针对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部队要天上飞、水中行、荒野生存、小群多路等特点,这个特种大队在演练中注重强化单兵野战自我生存保障能力。他们打破常规,把单兵自我生存能力训练时间增加了2/3,每年都到丛林、高山、沙漠、草原等生疏恶劣环境,进行3至4个月的野战生存强化训练,不住民房,不带食物,先后探索出几十种野外自我生存方法。
他们着眼特战队员在执行特战任务时大都使用高科技随行工具和特种武器装备的特点,探索衣食住行保障向高科技转换方法,适应执行任务“快节奏”需要。如今,昔rì背的“干粮”改成了携带高集成、高热量、高蛋白的“高能食品”;过去的“埋锅造饭”变成了使用快速多能加热杯加热、烧汤;以往靠挖猫耳洞睡觉变成了睡轻便保暖睡袋。他们还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在穿鞋戴帽、恢复体能、防卫防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为适应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陆路、铁路、水路、航空多种交通工具交叉使用,吃、喝、拉、撒、睡居无定所的特点,他们还拓展社会化保障渠道;围绕立体交通保障需要,与战区内的地方陆、海、空交通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把一些训练内容搬到火车上、轮船上、飞机上进行;今年6月下旬,沈阳军区特种大队围绕在丛林、
高山、街巷等各种复杂环境下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演练吃、住、行等后勤保障,对特种部队的后勤“特”起来进行了有益探索。
该特种大队针对开展机降、伞降、潜水等课目训练,需要动用飞机、舰船等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积极争取军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与空军某运输团、某直升机大
队、某海军试验基地展开协作训练,打破了制约战斗力提高的“瓶颈”。在近rì一次演练中,他们首次同时采取“海、空、铁、路”四种输送方式组织部队进行远程立体机动,取得成功。
今年,这个特种大队在进行伞降训练时,空军某飞行团请示上级改变训练计划,使大队伞降实跳训练按正常计划进行,并成功探索出渗透侦察、引导打击等战法。空军某运输团倾心尽力保障飞行,严格按协同作战要求制定训练计划,主动为特种大队训练创造条件。潜水训练时,海军某基地主动提供场地,派出专家和技术骨干到现场指导。在协作训练中,该特种大队主动担当“磨刀石”,帮助兄弟单位尝试一些反特种作战的新课目,使双方都受益匪浅。
协作训练使这个大队如虎添翼,至今这个大队已进行伞降、机降训练5000人次,潜水训练1000人次,结合特种部队未来担任的作战任务,进行10次大规模的综合演练,陆海空三栖作战能力大增,探索出立体破袭、特种救援、夜间复杂地形武装跳伞、水下渗透等60多种新战法,其中有的战法还填补了我军的空白。
在未来跨海作战中,这只“东北猛虎”将在实战中体现自己的实力,为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再立新功!
6.“中国飞龙”---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
1992年岁尾,中国的东南某地,一支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诞生了。这就是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
特殊战场建奇功
1993年10月,安徽王界某山区。深夜,幽深的山坳灯火通明。身着戎装的参谋干事奔波穿梭,文电情报往来不断。这里是我军最大的合同战术训练中心。一场由南京军区组织的师规模实兵检验xìng对抗演习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
此时,“红军”“蓝军”均已完成兵力调集。“红军”是战争年代功勋卓著的甲种师,对手是我军第一支正规的“蓝军”模拟部队。
然而,对抗的焦点却在“红军”“蓝军”之外。一支人数不多、装备jīng良的小分队成为对抗双方以及演习总导演三方关注的“中心”。
任务是在演习开始前一天傍晚下达的。当时,各项演习预案已经制订完备,只等着一声令下战斗打响了,负责导调演习的一位军区首长突然提出,总部和军区领导要在指挥部通过战场电视系统观看到60公里外的空降反空降对抗的实况。
这支小分队被指令完成一项特殊任务,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躲过“红”“蓝”双方的jǐng戒和搜捕,设置这一系统。配属给小分队的战场电视系统理论传输距离刚好60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