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精细化运营(第2/2页)互金巨子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哪些单车很久没有被使用过了。

    这部分单车,要组织人手去检修。

    我们要做到:投放在市场中的单车,5%以上都是可以正常骑行的。

    这也算是提高我们品牌形象的一步。

    你想想,假如一个用户很着急骑车,找了一圈,发现单车都是坏的,就惠民单车能够正常骑行。

    长此以往,用户用脚投票,都知道该成为哪家单车的忠实用户了。

    短期来看,实行这些措施,会加大我们的运营成。

    但长期来看,这些提升用户体验的措施都将转化成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

    共享单车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张益达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市场上的这些对手有些会自己崩掉,有些可能会获得强援。

    细化的运营手段就是专门对付这些可能获得强援的竞争对手。

    “好,接下来我们对一百多座城市的线下调度人员安排一些单车维修的培训。

    让每一个调度人员都会一些单车简单维修的技能。

    他们在线下巡检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一些破坏较轻的单车进行修复。

    破坏较为严重的单车,就运输回各地的运营中心进行大修。”

    沿着张益达的思路,黄晓峰进行了更细化的思考与补充。

    “惠民现在账上的钱还够用吧?”

    共享单车就是个无底洞,单车投放多,亏损就大。

    看着每个月数额来大的亏损,张益达都有些焦虑。

    “上一轮融资的3亿美金,折合人民币1845亿元,造车花了1亿,购买调度运输车辆花了15亿,新开设7个运营分中心花了6万,人员薪酬发放了146亿,研发投入45多万……

    算上这段时间的营收,单车骑行收入156亿,广告收入8亿,一共还有68亿元。”

    黄晓峰仔细把最近的财务支出和收入给张益达报告了一遍。

    “每个月的固定支出有:薪酬5万左右,广告费用1来万,研发费用15万……不算单车折旧,杂七杂八加起来将近8万。

    收入的话,每个月骑行收入5来万,广告收入7万,加起来快接近8万了。

    不算单车折旧的话,是不是快营收平衡了啊?”

    张益达把收入支出简单计算了一遍,开口问道黄晓峰。

    “可以这么。”黄晓峰先点点头,后又叹了口气道:

    “但随着共享单车打响以后,估计骑行收入这块要大跌了。

    还好这几个月,我们卖了多万张骑行卡出去,提前锁定了不少营收。

    不过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用户都很谨慎,7%的人都是买的月卡和季卡。

    另外没有买会员卡的用户也贡献了将近一半的营收。

    后面要是进行补贴大战,搞免费骑行的话,我估计我们每个月的营收要掉下去5万……

    跟瑞民理财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我们在瑞民理财存放了1多万位用户的押金,规模大概在38亿左右。

    另外,这个季度还通过广告给他们导流了7多亿资金。

    后续的话,我预计这一块的收入还会继续上涨。”

    “我们和B轮风投机构还有一个营收144亿的对赌,照这个进度,怕是不好完成。

    我会跟瑞民理财协商一下,让他们再让渡出一部分利润过来。”

    张益达现在不担心惠民单车的资金出现紧张,账上足足6个多亿,按这个进度,绝对还可以再支撑1个月的亏损。

    这个季度4亿都不到的营收让他有些慌了,跟风投的对赌搞不好要输……

    跟风投的对赌还没输过,不能被破了金身,要赶紧想点办法出来。

    “对了,跟Grab那边沟通得怎么样了?第一批出海的单车什么时候投放过去?”

    张益达心中已经想到了一个完成对赌的办法了,需要单车出海的消息配合一下。

    “已经沟通好了,下周第一批1辆单车将出现在新加坡街头。

    名字也命名好了,益民翻译成英就是“benefit  the  peple”,所以出海单车统一命名为“BTPbike”。

    股权上面,我们出技术,出单车,控股7%,Grab负责新加坡市场运营,占股3%。

    后续股份比例,根据各自资源投入再重新商议。”

    黄晓峰笑呵呵汇报道,单车走出国门,他这个CEO也感觉很自豪啊,非常有成就感。

    “好,把这个事情给落实到位。新加坡是出海第一站,我们必须得做出一些成绩来。”

    张益达吩咐道,同时心中道:赶紧搞出点动静来吧,B+轮融资势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