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再加上人工、配件购置等各种成本,电动车的价格势必不能定低了。但是一旦太高,我们担心又会超出市场承受能力,到时候无人问津啊。”
骆志远皱了皱眉:“你先不要考虑市场承受能力,你照直说,综合成本进去,我们报批的市场价应该是多少?”
冯国梁向易纲使了一个眼色。
易纲赶紧笑着回道:“骆总,考虑到成本和基本利润,我们觉得每辆电动自行车的价格应该在1500上下浮动比较合理。不能再低了,低了,我们就要亏损。”
骆志远沉默了下去。
他前世对电动自行车这个市场不是很了解,但市场流行期的2000年以后,一辆车基本上价格控制在1200-2500之间,根据种种因素推断,电动自行车初上市时的价格应该不会低于这个区间。
在当前这个90年代初期,1500不算是一个小数目,几乎相当于普通企业职工一个多月的工资收入,但也谈不上很大的消费压力。只是作为新生事物,老百姓肯不肯拿能买好几辆自行车的价钱去购买电动自行车,骆志远心里也没有底。
骆志远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在常建在京城完成国家专利申报的时候,他曾经就电动车定价的问题咨询过京城社科院的专家杨教授通过谢婉婷的介绍。杨教授全方面了解了康桥电动车的性能,综合他对整个国内市场的研判,认为康桥电动车要么走低端路线,要么走高端路线。
走低端路线,薄利多销,容易很快占领市场;而高端路线,则打的是品牌,卖的是品质和品位。可能市场占有率会低一些,但从长远来看,绝对利大于弊。
骆志远觉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