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机(第1/1页)一品容华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元思兰起身后,殿中的气氛愈见和缓。

    宣和帝赐坐,元思兰不肯坐下,坚持站着:“我虽身在鞑靼,可母亲自我幼时就教导我读书习字,教导我大楚的礼仪。舅舅是我的长辈,在长辈面前,晚辈岂有坐着的道理。”

    元思兰以家礼拜见长辈,武将们倒是不便张口了。

    宣和帝温声问道:“朕记得,柔嘉比朕小了一岁。现在她情形如何?”

    先帝没有嫡子,所有的皇子皆是庶出。柔嘉是嫡出的公主,比宣和帝小了一岁。十五岁时和亲远嫁。

    宣和帝和这位嫡出的皇妹感情平平。大楚和鞑靼更是死敌,休战五年后,又启战事。这些年几乎没断过打仗。

    柔嘉公主在鞑靼的处境,也可想而知。

    元思兰目中闪过一丝苦涩,低声道:“不瞒舅舅。自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叔叔,时常生病。这些年,若不是为了我,只怕早已撑不住了。”

    “幸好当年母亲远嫁时带了两位医术高明的太医,有两位太医精心调理,母亲虽重病缠身,倒是没有性命之忧。”

    元思兰深谙煽情之道,这番话说得低沉而忧伤,也勾起了宣和帝心底微薄的怜悯。

    宣和帝无声轻叹。

    元思兰又道:“我为母亲画了一幅小像。舅舅多年不见母亲了,这幅小像,我便献给舅舅。”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画轴。

    画轴仅有五寸。怎么看,也不可能藏得下利器。

    按着宫中规矩,所有呈至圣前之物,皆要严密仔细地搜查。没藏利器,也可能藏毒之类。

    赵公公上前接了画轴,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画轴,远远地呈给宣和帝看了一眼。

    宣和帝目力颇佳,一眼看过去,将那副画像上的病弱妇人尽收眼底。

    当年的柔嘉公主,美丽娴雅,聪慧过人,深得宣武帝喜爱。他脑海中的柔嘉公主,还是年少时鲜嫩美貌的模样。

    可这张画像上的妇人,苍白虚弱,就如枯败的花朵。

    宣和帝便是铁石心肠,看了也很难不动容。

    心里的怜悯,又稍稍多了一丝。

    ……

    到了这时,一众武将都看出些端倪来了。

    这位鞑靼太子,绝不是等闲之辈。见了宣和帝之后,一直在示弱,句句都在拉近和宣和帝的距离。

    卫国公咳嗽一声,打破沉默:“殿下是皇上的外甥,亦是鞑靼太子殿下。此次是为了休战而来。既是要休战,总得表现出诚意来吧!”

    和亲什么的,暂且不提。

    要休战,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所谓“诚意”,多是进贡牛羊或是战马,并立下国书。

    卫国公张口就直戳元思兰的心窝。

    靖国公也张口附和:“卫国公言之有理。太子殿下有什么想法,不妨明言。”

    就别在这儿套近乎装可怜了。

    宣和帝目中光芒一闪,定定地看着元思兰。

    元思兰又是一脸苦涩,张口叹道:“舅舅,如今鞑靼的可汗是我叔叔。鞑靼早婚之人比比皆是,有十三四岁就成亲生子的。我这个鞑靼太子,却一直未定下亲事。去年,我十八岁时,有人提起我的亲事。叔叔立刻将此人撵出了帐篷。”

    “母亲无奈之下,只得写信给舅舅。叔叔无法再阻拦,勉强应下。”

    “此次我前来大楚京城,叔叔心里十分不喜,临来之前,给了我一张国书。牛羊战马,却是没有。”

    这算什么休战求和?

    就是来求娶公主,也没有两手空空前来的道理吧!

    这等行径,简直就是对大楚的羞辱!

    宣和帝的面色顿时沉了下来。

    卫国公等人的神色也没好看到哪儿去。性情耿直火爆的平西侯,忍不住嗤笑一声:“如此说来,可汗令太子殿下前来,只是为了羞辱大楚不成?”

    元思兰半点不怒,心平气和地应道:“叔叔碍于当年的毒誓,不敢明着对我动手。我死在大楚朝,更合叔叔的心意。”

    说着,元思兰抬头看向龙椅上的宣和帝:“不瞒舅舅。我领着五百亲兵来大楚,根本没打算再回鞑靼。这也是母亲的心愿。”

    “从今日起,我愿长住大楚。请舅舅恩准!”

    保和殿里,再次安静下来。

    ……

    站在宣和帝身侧的贺祈,将元思兰的神情变化一举一动,一一看在眼底。心里不由得暗中生凛。

    这个元思兰,委实是心机深沉能屈能伸之辈。

    还有什么比鞑靼太子亲自为质子更能表露休战求和的诚意?

    元思兰一日为鞑靼太子,卜赤一日如鲠在喉。鞑靼内部忠于老可汗的不在少数,卜赤若对元思兰动手,鞑靼定会生出内乱。

    如果元思兰长留在大楚京城为质,卜赤就不能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卜赤今年也快是快五旬的人了,怎么也熬不过年轻的元思兰。

    等卜赤一死,元思兰就可以回鞑靼继承可汗之位。期间一定还有内乱。当然,鞑靼越乱,对大楚越是好事。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

    宣和帝显然已经心动了。

    就连卫国公等人,听到元思兰这等话,也有些动容。

    不管元思兰是真情还是假意,反正话已经说出口了。大楚便可以正大光明地“留下”元思兰。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对大楚有百利无一害的事。

    什么牛羊战马,哪里及得上鞑靼太子!

    卫国公再次咳嗽一声,拱手道:“思兰殿下既有此诚心,臣恳请皇上应了殿下所请。”

    卫国公这个老狐狸,立刻就改了称呼。

    靖国公和卫国公同进共退,也拱手附和:“臣附议。”

    平西侯等人也不傻,纷纷出言赞成。

    元思兰安分老实地留在大楚,给他应有的体面也无妨。

    宣和帝心念电转,自有计较,缓声说道:“朕考虑一段时日再说。”顿了顿又道:“思兰既改了姓氏,以后就在宫中住下吧!”

    元思兰可以住在宫中,亲兵得留在宫外。如此一来,元思兰便被剪断了所有羽翼,一个人如何翻得起风浪来?

    元思兰没有半分不满,满目感激地拱手谢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