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就是钢铁侠(上)(第2/8页)变身漫威黛西约翰逊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发出如此决绝态度的命令,还是珍珠港事件之后。

    上层的对于这次事件的看法是严肃的,也是慌乱的。睿智的领导层们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先入为主的观念所诱导的命令都是激进的。这样的反应下,他们与不理智的普通人在思维上暂时没有什么区别。

    纽约发生核爆是大事情,甚至可能这意味标志着第三次的开端。当事情发生的五分钟之后,华盛顿就像是被人打开的白炽灯,一下子被人点亮了。各路各司各党各方势力如同百鬼夜行一般,耸涌了起来。交织错愕的权利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困难时,难得的出现了短暂时间的同调,齐心协力的朝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成为了供输全身血液的心脏。

    一颗心脏在做了噩梦之后,骤然狂跳。在迷茫与愤怒的情绪里,起到了台面上决定性的作用。

    只是在风雨飘摇的夜,他们的目光实在太高了,看的也是在太远了。司职部门做到了最快速的反应应对,却忽略了底层群众的不安心情。他们在爆炸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将安危意识拔升到国家安全与主权的问题上,反而没有顾及的到蔓延的流言。

    底下人的死活对于上层的人来说,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大部分时候,底层是作为柱石的作用,将上层撑起。高高在上的上层早已经习惯了在上的位置,整个上流圈是一个精英圈,包括黛西艾玛在内的这些人,都是拿着底层人的红利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华盛顿的一个失察,倒不至于使得整个以纽约为中心的都会圈的下层人们陷入水深火热。而且从时间角度上来说,从发生到现在的时间点也才过去12个小时,仍然有大把时间可以去弥补短时间的过失。只是如此轻视下层的生态圈,导致了流言像病毒一样滋生了一段时间。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安娜。当时的她仍不在意,只是稍微跟艾玛提了一嘴。

    她和神盾局的菲兹与莫妮卡以及随后赶回来关心她的艾玛,四人一起回到了楼上。出于常规的避难措施,四人跑出了大楼,等待后续的发展。

    先有奥斯本大厦事件珠玉在前,不少人在巨大的动荡之后跟安娜她们一样,逃命的跑了出来,躲在了附近这一块硕大的广场之上,以防止后续爆炸产生的剧烈振动带来的建筑崩塌。

    安娜是无所谓的样子,她被艾玛抱着跑出来时,嘴里不停的咕囔着振幅公式,来证明涨潮公司楼层的安全性。只是如此科学严谨的例证,在艾玛这儿抵不过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隔壁较矮楼房坍塌的画面,来的震撼。

    些许的慌乱归于平静后,聚集在这里的人也都放心的离开了此处。不过作为纽约最黄金地段的金融圈,是有常驻记者驻扎在附近的,对于这样情况的发生。原本还在采访路人对于“神秘机器人”看法的新闻的记者,在劫后余生的庆幸下,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操起机器开始无差别采访聚集在这里的金领们。

    出于无知也可能出于担心,在安娜的直觉里觉得记者们可能是想搞个大新闻。总之在采访的过程里,记者们有意无意的夸大了这一次发生事情的程度。一些聪明有眼界的金领们在不知缘由的情况下,应和着记者的话题,莫名其妙的聊着911,核爆,辐射等话题。夸夸其谈的样子让安娜嗤之以鼻。她认为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傻子,若真的发生了核爆,在座的所有人怎么可能还如此脸色红润的在这里自说自话着他们所不了解的领域。

    她把自己的观点委婉的告诉了艾玛,听得艾玛皱着眉头却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就被突如其来的镜头打断。

    “他们在胡说八道,事情哪有那么严重。”

    这是安娜提醒艾玛的最后一句话,只是当时的艾玛看到了过来的记者,而且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她自己的注意力早不在此处。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安娜说的话,就草草的出现在了采访的镜头之前。

    艾玛得知了发生事情的地点乃是斯塔克工厂,心里活泛了起来,她暗自思忖着这件事情会给涨潮带来多少好处。安娜说的1%的偏正周期她不大明白什么意思,可冒绿色的1%意味着什么,她心里明白的很,可以做的操作也很多。

    由着这样的发酵,使得未来三个小时内陆续开始,附近周围商店里一切关于防辐射产品被销售一空,纽约一时纸贵。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个别一些了解了事情缘由的把控全局的人,却意外笑得合不拢嘴,笑得像个反派。一般这种时候还能笑出声的角色,在影视剧里都是大boss级别的存在,或者是特别邪恶的纯反派。当然这是狭隘的主观判断,一个行为背后的情绪流是多样性的,一个人不可能天生下来就要当坏人。一件举措不能满足多样性人群的全面利益,所以就成为了坏人。

    我在阿富汗当劫匪,烧杀抢掠,听上去无恶不作吧?可如果我不做这些就会被别人烧杀抢掠,活不下去。就像芭芭拉拯救的那个村子,要不是他们运气好赶上了芭芭拉的队伍,全村人女的做西瓜肚,小孩拉去当兵源,成年男子通通吃枪子。那我是坏人吗?自然是,我简直坏透了。可我不这么做,那被ntr被吃枪子的就是我自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社会动乱造就了我偏向坏的选择。如果再重来,社会安稳,国家平安,邻居和睦,生财有道,我会如此义无反顾的选择坏的一面嘛?

    今日我发财致富,为村子修桥搭路,甚至每家每户修葺别墅。他日因为分配不均,个别几户心生怨念,上门踹我家门。全村拿我的心安理得,却还埋怨我修路没用,家里又没有好车,平日里说尽我的坏话。我是在做好事啊,可在村民嘴里却是十足的恶人。那我是坏人吗?

    一件事物是多样性的,一个客观评判存在多方面的主观角度。

    今天仍还住在白宫的小布丁先生,对于黛西跟斯塔克分别整出来的这些幺蛾子非常的满意。

    2008.10月份末,对于这任总统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间段。

    四年前参加总统竞选,那应该是总统路上最为意气奋发的时刻。入驻白宫,当自己的手按在《圣经》那一刻,白宫像是犹如千万斤重的龟壳,压在了身上。到不说总统的责任重大,相反在任期间若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可能都会比个别总统要强的太多。白宫背负了太多象征,入驻这里的人除了对自己同僚对国家要有一份交代,对自己也有着非凡的使命。成为总统,代表着某一阶段的胜利,也这意味着长达四年的连任竞选之路开始了。

    总统连任是让每任总统都头大的事情。

    所以总统在任根本没有【无为而治】这么一说,因为每一个总统的期望就是连任,想要连任就要有着不错的政绩。要让自己代表的党派获得足够的利益,也要拉拢对立党派的支持,以此来推行自己政策的实施。成为总统不再是单单要给自己代表州的选民负责,更是要对全国选民一份好的交代。

    自己身后党派不再支持,那一定是在任期间没有让自己站队的党派得到满足。你可以想象一任总统上台之后,先是要满足自己党派的利益,再是让大众的到足够的满意,在此基础上不能有过失,还要与参议院反对派斗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