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成雪融的去向(第1/2页)穿越公主之驸马攻略指南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屏风后,陶新月也是一惊。

    刚才在内室,她问女儿可知成雪融去了哪里,女儿推测说,成雪融是跟随乔佚去了西北。

    当时她没有反对,但总觉得不一定猜对了,因为她想不通张都在这次事件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如今,听到竟有六个反贼从张都府被翻了出来,她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原来,成雪融并没有去西北,而是和成淮帝相认以后,就藏在了张都府中。

    他父女二人将计就计,知道公主有假还这么忍着,说不定正准备着什么时候就来一窝端了他们呢。

    看来,戴充稀里糊涂地杀了成淮帝,还真是立了大功啊。

    就是不知道这六个“张氏反贼”,有没有让抄家的人给灭了?

    陶新月竖起耳朵,听梁师赞接着说道:“奉命去抄家的是郭世孙,郭世孙麾下参将马林马参将先行,但似乎在那反贼手上讨不着好,郭世孙从母后宫里出来,匆匆赶去,擒贼不着后又亲自领了一支十人队,亲自追出城去了。”

    “是郭世孙……亲自去追?”百里云帆小心翼翼问道。

    朝廷郭国公家的世孙郭显仁箭术过人,她在百里堡时便有耳闻,有他出马,应该可以“箭无虚发”了吧。

    “是啊,郭世孙箭法高超,我相信他定能将那张氏反贼绳之於法。”

    百里云帆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意味深长地说道:“好,有郭世孙在,那我就放心了。”

    梁师赞佯装不察,还故意地将郭显仁的信息透露给她知道,“郭世孙的箭法,融融你应该是最了解的,你的骑射还是他教的呢。”

    百里云帆本来已经相信梁师赞了,可忽然之间又听梁师赞这么说,她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陶新月心里也咯噔了一下。

    拿不准梁师赞到底是不是在试探她,百里云帆只有赌一次了,“是啊,我的骑射还是郭世孙教的呢,我记得。”

    “不止你记得、我记得,鎏京里好多的人都记得。”

    梁师赞说着,伸手来提了提百里云帆身上堪堪及膝的裙摆。

    “你爱穿箭衣,可郭世孙总说你奇装异服,后来他打赌输给了你,教你骑射,发现你这身箭衣清爽利落,极是适合骑射时,那憋屈的样子,还让你取笑了好一阵子。”

    百里云帆注意着梁师赞神情,看她神色如常,全然没有异样,心想梁师赞果然没有怀疑我,心里也定了些。

    梁师赞又叹道:“融融你就是聪慧,那时候你才十二岁,就能激得年长你足足十岁的郭世孙和你打赌,还输给了你……”

    说着,神情蓦然转黯,“却可惜,这样聪慧的你,竟然看走了眼,会看中镇北侯那样不忠的臣子。”

    百里云帆眉头轻挑,“哦,梁姐姐你肯定就敢肯定镇北侯不忠呢?”

    “因为父皇。”梁师赞答道。

    “融融,我早就想过了,一旦确定你无二心,就要将这件事告诉你,只是你要答应我,这事儿只能你知、我知、太子知,再不能叫第四个人知道。”

    “是,梁姐姐放心吧,你尽管说。”百里云帆爽快应道。

    梁师赞十分谨慎,再三交代后又遣退了左右才低声问道:“融融,昨夜在禄光殿,你不是奇怪,往日里高公公寸步不离伺候着父皇,怎么偏偏父皇遇刺时,他就不在吗?”

    是啊,这可是连她娘都想不通、猜不着的事,这会儿梁师赞主动提起,是要告诉她实情吗?

    百里云帆按捺着激动,反问道:“高公公不是去了梁姐姐的太子府吗?”

    “嗯,高公公他奉皇命,偷偷来了太子府。但是融融,你肯定猜不着父皇他让高公公到太子府来做什么。”

    “做什么?”

    “父皇他亲笔写了一道圣旨,昨夜让高公公送来了!”

    “圣旨?”百里云帆大惊。

    成雪融已经和成淮帝相认,成淮帝知道她是假冒的,那下密旨,肯定是要对付她了。

    到底是要将她五马分尸呢,还是要将她凌迟处死?

    她强作镇定地问:“圣旨里说了什么?”

    问完了,才想起,若这圣旨当真是针对她的,那梁师赞今日就不会来凝雨殿试探她的立场了。

    可要说这道圣旨跟她无关,她又觉得难以置信。

    正晕着,又听梁师赞答道:“这道圣旨加了火漆,且没有备份,乃父皇亲笔密诏。高公公将圣旨送达时说了,只是暂时存放于太子府,因此还未开封。”

    也就是说,那份圣旨的内容,还没人知道?

    百里云帆愣住,一恍后哦了一声,并不敢表现得太明显,只道:“原来这样……”

    梁师赞却没错过百里云帆眼中一闪而过的侥幸与欣喜。

    她不知道?

    不,她什么都知道。

    知道真公主的遭遇,知道假公主的把戏,知道成淮帝的死因,更知道圣旨的内容。

    一切,不过是为安假公主的心,保自己的命。

    她接着说:“高公公说了,除非是有父皇圣令,或是当镇北侯有要求时,可由太子自行拆看。”

    “镇北侯……有要求?”百里云帆问:“什么意思,镇北侯会有什么要求?”

    梁师赞神情微惘,摇头说道:“父皇没有细说,总之,高公公转述了父皇原话,说的就是‘当镇北侯乔佚有要求时’,由此我大胆猜测,乃镇北侯不忠。”

    “再加上张都逆反一事……我猜,张都跟那个亲兵应是一伙的,他们没有招出镇北侯,但这并未打消父皇对镇北侯的怀疑,不能定罪,又怕打草惊蛇,因此父皇才放了镇北侯回营,打的定是暗中探访、连根拔起的主意。”

    “又因镇北侯掌有军权,若真是私通了外贼,则早晚会对大成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因此我又想,父皇留下的这道圣旨,应该是针对那西北三十万将士的归属问题的。”

    百里云帆一边听着,一边不停点头,内心里对梁师赞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什么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梁师赞这样的。

    也怪成淮帝将有关成雪融的事瞒得太紧,偏偏梁师赞又是个心思极多的人,一开始就被成雪融那句“奉命”误导了,以至于阴差阳错地,倒给成、乔二人帮了倒忙。

    实际上,依百里云帆的理解,成淮帝那句原话的意思,是指的乔佚知道太子手上有一份圣旨,若乔佚要求颁旨,则太子可以颁旨。

    谁知,到了这满肚子朝堂之争的梁师赞嘴里,竟成了乔佚不忠的佐证。

    百里云帆几乎就想仰天大笑三声了。

    但她总算还有理智,知道眼下自己正经历着“丧父之痛”,万万不能露出一丝半丝的得意神色。

    于是便一直苦着脸,接着试探着问:“母后和太子哥哥那边,真的决定了,要将父皇的死瞒下来吗?”

    “是啊。忠亲王离京巡察,若此刻昭告天下说父皇驾崩,只怕忠亲王要借机起兵,再加之镇北侯那边不知是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