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订)(第2/4页)回到明朝做昏君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茶水和水果蜜饯,朱由校伸手不时的吃上一口。

    抬头看着天空之中的圆月,朱由校的心情十分闲适和放空。

    不过这个时候,原本应该寂静的院子中,却有急匆匆的脚步声音响了起来。

    这让朱由校微微一愣,随后转头看了过去,发现来人居然是陈洪。

    看陈洪的模样就知道了,怕是有一些事情想要和自己说。能在这个时候跑来打扰自己,那么就肯定是大事情,只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大事情。

    张皇后也看到陈洪过来了,于是笑语嫣然的说道:“天色已经不早了,臣妾去准备一下,陛下还是早一些安歇吧。”

    朱由校点了点头,伸手拉了拉张皇后,笑着说道:“好,你先去,朕马上就过去。”

    等到张皇后走了之后,朱由校对着站在不远处的陈洪招了招手,面容严肃的问道:“说说看有什么事情,看你的样子好像还挺着急的。”

    “回皇爷,是关于黄阁老的事情。”陈洪连忙往前快速走了几步,来到自家皇爷的身边。

    朱由校点了点头,不急不慢的说道:“那就说说看吧。”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继续说道:“锦衣卫那边已经传消息过来了,黄家这几天的确有一些不正常,但事情不是在黄阁老的身上,而是在他的儿子,黄永吉的身上。”

    朱由校喝了口茶复又问道:“什么事情?”

    “好像是因为黄阁老儿子读书的事情。黄永吉喜欢荀子,好像是对荀子的学说特别的推崇,为此这些年一直都没有考上进士。外面已经有人传言了,说是黄阁老其实也是荀子的信徒。”

    听了这话,朱由校一愣,有些迟疑的问道:“这消息传了多久了?”

    “锦衣卫那边说好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具体的时间已经查不到了。”陈洪有些迟疑的说道:“那奴婢让他们再继续查一查?”

    “行了,不用查了。”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随他去吧。”

    说完,朱由校站起身子伸了一个懒腰,向着坤宁宫里面走了进去。

    张皇后还在等着自己呢,要早点睡觉,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

    走进了张皇后的寝殿之后,朱由校便见到张皇后有一些担心的看着自己。

    他微笑着走到张皇后的身边,坐到床边伸手拉起她的手,安慰道:“宝珠不用担心,没有什么大事情,只是有一个老狐狸在耍一些阴谋诡计罢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朱由校自己就先笑了,又继续说道:“原本朕还以为他是一个很单纯的人,谁想到一样是一个老狐狸。”

    “有人说朝中的这些大臣们能做到今时今日的这个地位,没有一个是心干净的。朕原本还不相信,但是现在看来的确如此,连黄克缵都是如今这个模样。”

    “一群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有的只是出于自身考虑的东西,他们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坏处,至少能够为朕所用。”

    朱由校不禁想到了后世,想到了那个时候国家的领导人,想到了共和国的开创者们那一个个的身影,在脑海之中越来越清晰。

    那真的是一群怀揣着理想,为了祖国、为了民族的人,他们和自己朝堂上这些大臣完全不一样。

    如果自己不是皇帝的话,自己会不会选择造反?

    这是朱由校思考的一个问题,不过他觉得可能还是和自己穿越的身份有关系。

    如果自己是皇亲国戚,或者是士绅,那可能自己不会造反。

    可是如果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军户的身上,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身上,那自己极有可能就会拉杆子干了。不过更多为的是自己,而不是心怀大理想。

    看来,自己和那些革命先辈的差距还是很大啊。想到这里,朱由校自嘲的笑了笑。

    “放心吧!没事!”见到张皇后还在看着自己,朱由校伸出手拍了拍她的手,然后笑着说道:“咱们还是早点睡吧,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

    “那妾身伺候陛下。”张皇后脸色微红地说道。

    在朱由校和张皇后睡了之后,关于黄克缵的消息也逐渐传了出去。

    甚至内阁里面的几位大学士都知道了这件事,大家再看见黄克缵的目光就有一些不一样了。

    在内阁里面的几个人当中,孙承宗和韩爌学的是理学;徐光启是心学,而且还是信奉李贽的心学。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爌已经尽可能的模糊自己的学派印记了。可是谁能想到黄克缵居然又弄出来一个荀子。

    大家都是读书人,而且都是读的非常好的人,做官也做了这么多年,对于荀子的学说谁不知道?

    为什么荀子的学说不被儒家所承认?

    因为荀子的学说走到最后就是法家。

    荀子的学生李斯、韩非、浮邱伯、张苍等,每一个都是法家的巨头。

    一个儒学大儒,最后教出来的却全都是法家,这不能不让人思考。正统的儒学子弟怎么可能不排斥荀子?

    如果让荀子去教学的话,那教出来的都是法家,大家怎么混?

    现在黄克缵居然要推崇荀子的学说,不光是内阁之中的几位大学士,即便是其他的一些人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朝中的大臣更是议论纷纷。

    如果说理学和心学的斗争是他们可以容忍的,那是因为毕竟都是儒学。大家争来斗去的,实际上区别也并不是很大。

    但是荀子的学说是不一样的,从儒学出来,但是直指的却是法家。这样的情况怎么能行呢?

    让荀子的学说传扬出去,最后搞出来一大批法家怎么办?

    一时之间,黄克缵有成为众矢之的的感觉,所有人都在质疑和怀疑他。

    不过黄克缵却并没有察觉一样,每日都是笑眯眯的上班下班,似乎对大家的议论也并不是很放在心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上无数的臣子开始上题本。

    原本一些对于制定科举考试大纲的态度倾向于赞成的臣子们,此时也上了反对的题本。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他们不想让黄克缵得逞。他们不想让荀子的学说再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学说已经被摒弃掉了,甚至连荀子自己都没有办法进入孔庙,何苦再让他的学说出来翻腾?

    一旦法家当家作主,自己这些人过的将会是什么日子?

    这是绝对不能够同意的。

    于是一时之间,反对之声,甚嚣尘上。

    就连内阁里面的几位大学士,心里面都已经画上了问号。

    他们觉得自己好像上了黄克缵的当了,当初他替徐光启出头说话,好像并不是真的为了心学。

    现在大家也知道他是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办了,可是好像有一点晚了。

    外面的事情纷纷扰扰,朱由校没有搭理这些,他终于完成了搬家的事情,来到了西苑。

    比起乾清宫,西苑这里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地方更大,也更空旷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