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绝对权威在手(万字求赏!)(第3/5页)回到明朝做昏君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拎到屋檐下放好。

    等到徐光启转身回来,陈洪正满脸笑容的看着他,直接拱手说道:“东西已经送到了,陛下的话咱家也带到了。如此,咱家就告辞了。”

    徐光启连忙说道:“我送陈公公。”

    等到陈洪回到西苑,朱由校已经在这边烧上了火。

    炭火燃烧的很旺,旁边已经摆好了腌好的鱼,朱由校正准备把鱼放在炭火上面烤。

    一边的张皇后像小女孩一样雀跃的看着朱由校,眼中全都是崇拜。

    看到皇爷和皇后两个人这个样子,陈洪也没敢过来打扰,直接站在不远处静静的看着。

    或者说,周围的人全都在静静的看着,这更能体会到皇爷对皇后的宠爱。

    皇宫里面一片安静祥和,皇宫外面却是一直纷纷扰扰。

    给商号加皇家标识这件事情引起的波澜并不小,随着徐光启的一份题本,再一次把这件事情推上了风口浪尖。

    因为徐光启请朝廷增设一个衙门,这个衙门管理的内容也很简单,那就是专门管商人坑蒙拐骗的。

    在得到了朱由校一条鱼的赏赐之后,徐光启这一次是发狠了。

    用徐光启的话说,这个衙门可以由户部来管理,专门负责管有商人坑蒙拐骗的。

    在这一份题本里面,徐光启还阐明了为什么要成立这一个衙门。

    因为很多商人坑蒙拐骗都不是在自己的本地做的。在自己的乡里,他们都是好人;但是出了乡里到外面,他们都干一些坑蒙拐骗的事情。同时因为是跨省作案,很难追查。

    所以需要朝中成立这样一个衙门,一旦有商人坑蒙拐骗的事情,就用这个衙门来查。

    这个提议一出来之后,瞬间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为什么会有这个提议的消息也很快就传了出来,就是因为有人反对内务府皇家商号的事情。

    他们认为一旦那些商人作奸犯科,会有损陛下的清誉。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和商人合作的事情就不应该存在。

    可是徐光启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是因噎废食,所以他上了这么一道题本,他希望朝廷能够成立这样一个衙门,能够对商人进行监管;一旦有人作奸犯科,全部抓起来严惩。

    既然是管商人的,人家不可能光盯着内务府,所以徐光启就直接把事情扩大了,扩大到了所有商人的头上。

    所以这份题本才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把大明朝所有的商人全都囊括进去了。

    内阁的几位阁老脸色都不太好,尤其是孙承宗他们。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会让徐光启吃个亏,没想到他胆子居然这么大,直接就搞出了这么一件事情,而且还要把这个衙门放在户部。

    要知道徐光启可是户部尚书,这就是明目张胆的在为户部扩张权力。

    一旦这件事情达成,那就等于户部又多了一个衙门,而且还是管理所有商人的衙门。

    这个衙门的权力有多大,只要在官场上混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会愿意徐光启这么干

    要知道官场上的权力就那么多,你拿走了一部分,别人就要损失一部分,这是绝对不能够被允许的。

    当然了,也有人支持新设衙门的提议,那就是徐光启这一个派别的人;同时也有想要在户部里面升官的人,他们想要更多的权力。

    一时之间,朝堂上次争论的乱七八糟,吵起来都没完没了。

    无数的题本被这样送到了皇宫里,直接摆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在他们吵不出一个结果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让朱由校这个皇帝来做主。

    对于这种裁判的角色,朱由校还是很喜欢的。

    不过徐光启这一次的所作所为,倒是让朱由校也有一些震惊了。

    没想到徐光启会提出这样一个想法,说起来还是挺超前的,朱由校倒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这个衙门不可能是用来管内务府的,但也不代表不管内务府。

    虽然内务府是朱由校的衙门,可是他还真就不敢说特别信任他们。要知道后世清朝的内务府腐败可是出了名的。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没有监管的话,肯定不行。

    虽然自己在内务府的内部设立了监管体系,可终究还是不够全面,自己监督自己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所以朱由校觉得徐光启这是一个好想法,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想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务府会被这个衙门监管到,同时这个衙门也可以去管别的商人。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一旦这个衙门成立之后,就可以制定商人管理法,到时候把所有的商人全部都纳进来。如此一来,朝廷想办事就方便多了。

    不过现在外面争论的很激烈,一时之间朱由校也没准备出头,想看看双方能够打到什么程度。

    不过朱由校猜想,徐光启应该会吃亏,毕竟他势单力薄。虽然他是内阁阁老,同时还是户部尚书,但毕竟上位时间太短,很多事情也没有办法,支持他的人还没有被提拔上来,所以要吃个亏。

    不过朱由校也不在意,这样的争论根本就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事实上只要有人支持自己,只要有人愿意为自己办事,那么自己这个皇帝就是说了算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决定任何事情。

    现在的朱由校就是这个状态,朝廷上下有人愿意为他做事,所以他就能决定很多事情。

    这也是朱由校上位之后收拾东林党的原因;同时也是朱由校在朝中留下这么多党派的原因。

    因为只有这样,皇帝才能够平衡各方,然后让他们去做自己这个皇帝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让臣子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点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至关重要。

    无论是徐光启也好,还是其他任何人也好,如果让他们掌握了全部权力,他们就会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规划和做事情。这一点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通用。

    朱由校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的身上,只需要自己做主。

    不过徐光启提出的这个衙门,倒是让朱由校有了一些想法,只是不知道该找什么人来做合适,或者说是建成什么样的规制比较合适。

    按照徐光启的意见,这个衙门更像是后市的城管,或者是工商局。

    如果是成立一个这样的衙门,只拥有这两个职位,朱由校是不甘心的。

    因为大明的问题很清楚,并不是什么土地兼并之类的问题。或许这也是个大问题,但是大明最要紧的问题就是税收。

    朝廷没有钱,就什么都做不了。

    相反民间掌握着大量的资本,他们会用资本倒逼政府。这一点不论是在大明朝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只有朝廷有钱了,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够去解决其他的问题。

    所以如果成立这样一个衙门而不具备税收的职能,真的是有一些可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