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继续万字求月票)(第2/5页)回到明朝做昏君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干几年就走的官员?

    这根本就没什么好选择的。所以地方官员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

    何况当地的那些大户平日里对捕快胥吏这些人也都是多有收买,银子什么的也都不少,那么这些人帮谁?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一点在场的三个人都知道,所以他们都知道李之藻说的是什么意思。

    “好,那就不交给地方节制。”徐光启拍板说道。

    徐光启的这句话,就把这件事情的大方向给敲定了下来。

    不过问题也只不过是刚刚解决,还有其他的问题,于是徐光启又说道:“可是各地衙门的人选从何处来?”

    这一点也非常的重要,因为如果去的人不合适,那后果很严重。

    如果去的是一个喜欢贪腐的人,到了地方上就是一顿搜刮,自己这个衙门也就不能干了。别说搜刮了,只要是吃了那些商人的孝敬,那也没法干了。

    徐光启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李之藻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人应该从哪里来。

    从户部出?还是从其他的衙门抽掉?

    无论怎么做,都似乎不太妥当。

    “这件事情不如交给陛下决策吧。”沈庭筠缓缓地说道。

    见徐光启和李之藻都看着自己,沈庭筠伸手捋着胡子说道:“这件事情很棘手,这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们的确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不如让陛下来做主吧。”

    三个人一起点了点头,徐光启说道:“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办。”

    在获得了一致性的通过之后,徐光启又说道:“现在我们开始制定这个衙门的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权责,这个就十分的关键。”

    其实三个人都知道,这已经不是关键或者不关键的问题了。

    凡是牵扯到权力和责任,这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搞不好会弄出一场党争。毕竟谁都想多要一点权力,少要一点责任。

    三人的头凑在一起商量着,想要把权力和责任划分清楚。

    西苑。

    朱由校看着站在身边的黄克缵,笑着说道:“这里没有别人,气氛这么好,你就别站着了,有什么事情坐下说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转头对陈洪说道:“给黄爱卿搬一个凳子来。”

    “臣谢陛下。”黄克缵连忙躬身说道。

    时间不长,陈洪就给黄克缵搬来了一个凳子。

    黄克缵客气了一番后就坐了下来。

    等到他把身子坐稳了之后,朱由校这才开口问道:“爱卿今日过来,可是有了眉目?”

    黄克缵这边的事情没吵没闹,那是因为已经吵闹完了。

    现在有无数人都在盯着他,在等着他制定科举教纲。谁都想知道黄克缵会弄出个什么玩意,这关系着读书人的命运。

    现在的黄克缵原本应该焦头烂额才对,可是看起来却并不是那样子,他反而神态从容,脸上带着笑容,仿佛一切已经胸有成竹一样。

    对于黄克缵的这种态度,朱由校是很高兴见到的。毕竟朝中的臣子露出这样的表情,基本上都代表着事情已经办好了。

    对于朱由校来说,只要把事情给办好了,其他的没那么重要。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黄克缵连忙说道:“臣确实有了一些想法,只是不知道是否妥当,所以今日才来和陛下说说。”

    朱由校笑着说道:“朕是相信爱卿的。不过既然爱卿想说一说,那朕就听一听。”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便坐直了身子,一副等着黄克缵开口的模样。

    黄克缵也不迟疑,他今天就是来干这个的。现在陛下既然愿意听了,那他自然是要好好说一说的。

    黄克缵说道:“臣觉得这天下门派太多,思想也太多,朝廷制定科举教纲,没必要事无巨细,只需要圈定几本圣贤之书也就可以了。”

    听到黄克缵这么说,朱由校就想到了四书五经,这也就是现行的制度,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他不知道黄克缵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朱由校也想到了一个点,从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

    明沿袭元制,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四书》。

    朱由校看了一眼黄克缵,他不会是就这个下手了吧?

    如果是对这个下手的话,那就是彻彻底底的要打倒朱熹,要绝了理学的根。

    朱由校心里面不禁有些迟疑,黄克缵不会这么狠吧?

    他问道:“那爱卿可有想法?”

    “回陛下,这是臣拟定的名单。”说完这句话之后,黄克缵从袖子里面拿出了一份题本,直接呈递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陈洪连忙走过去,伸手把黄克缵手里面的题手拿了过来,然后双手捧着走到朱由校的面前,恭恭敬敬地把题本递给了朱由校。

    伸手将题本拿了起来,朱由校看了一眼,随后瞳孔猛地收缩了起来。

    在这一份的题本上,一样也是写了四书五经。

    现在大明朝盛行的四书分别是《孔子》、《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则是《诗》《书》《礼》《易》和《春秋》。

    可是黄克缵这题本上面写的却不是这样的,五经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四书不一样了。

    黄克缵直接就把《孟子》给拿掉了,换上了《荀子》。

    朱由校是真的没想到,他发现自己真的低估黄克缵了,这家伙胆子太大了!

    原本朱由校以为黄克缵把荀子放上去就已经胆子够大了,没想到他居然把孟子给撤掉了。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宋朝以前,孟子的地位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

    孟子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元朝至顺元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克缵居然敢把刀砍向孟子。

    这已经不是胆子大了,这根本就是不要命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黄克缵,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

    原本朱由校以为黄克缵会刨了理学的根,会针对朱熹,甚至是朱熹注的四书。

    可是朱由校无论如何都没想到,黄克缵这不是刨了理学的根,这是直接挖了理学的坟!

    把孟子换成荀子,这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从一个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