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陈新甲的大捷(求推荐票、求收藏)(第1/2页)明末之再造天朝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好,兴汉高风亮节实在令人佩服。”陈新甲对于鲁若麟将战利品的大头都送给沈志祥很是欣慰,虽然陈新甲知道鲁若麟不缺那点东西,但是能够主动将到手的东西送出去仍然很难得。

    “多谢鲁大人。”这句话沈志祥说的倒是真心实意,现场遗留的鞑子尸首几乎人人着甲,有的还不止一层,有了这些铠甲,沈志祥重新征召新兵补充队伍就要容易得多。

    要说沈志祥有没有后悔主动请战,还真有。虽然他也希望自己的部队得到血与火的锻炼,真正成长起来,但是出道的第一场大战竟然如此惨烈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伤亡过半,放在任何部队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好在最后还是打赢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沈志祥的这个精锐部队如果能够从这次的大战中走出来,那么强军的雏形就已经具备了。框架已定,基础已有,用剩下的人做骨干,用心经营,日后还是很有可能成长为一支劲旅的。

    要是天津军无法从惨重的伤亡中走出来,心理阴影过大,这支部队也就废了,还不如花费精力重新组建一支更划算。

    “沈大人,你部伤亡比较大,我现在将民夫们交给你管理。这些民夫里青壮居多,又都是天津人,能够报名随军出征,胆气应该是不缺的,都是很好的兵苗子,能不能把他们弄进你的天津军就看你的本事了。”鉴于天津军已经被打残,鲁若麟让沈志祥优先从民夫里补充人手。

    “谢鲁大人,本官知道了。”沈志祥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心里就琢磨着怎样才能将那些民夫里的好苗子忽悠进天津军来。

    金州军暂时不会考虑从天津继续征召兵员,军队里天津籍的兵员已经不少了,何况朝廷对金州军从京畿附近招收人手已经非常警惕,还是不要继续刺激朝廷的好。

    除了天津军的伤亡,金州军也伤亡了六百多人,其中战死的接近一半。虽然金州军和清军的交手比天津军激烈得多,但是因为防护上做的更好,所以伤亡反而要小得多。

    总数三万多的明军伤亡近四千,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好在作为主力的金州军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对战斗力的影响并不高。

    随军的医护营里挤满了受伤的士兵,不但有金州军的,更多的还是沈志祥的手下。

    对于鲁若麟肯医治自己的手下,沈志祥还是很感激的。

    金州军的随军医疗体系,沈志祥因为与黄济走的比较近,所以知道的比较多。但是想要建立医护营,不光需要海量的钱财,还要有大批的医护人员,这两点天津军都做不到,因此只能望而兴叹。

    陈新甲倒是从来没有注意过金州军的医护营,这次是第一次走进医护营,感觉什么都新鲜。为此陈新甲问了很多的问题,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

    很多的专业知识陈新甲不知道,也不懂,但是他知道有这样的医护条件做后盾,士兵拼杀的勇气都会提升一大截,所以对医护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因为伤兵人数太多,肯定不能带着继续前进,必须就地找合适的地方安置。离战场最近的城池就是迁安县城了,那里是离冷口最近的县城,岳托的大军已经过迁安直奔冷口,对近在咫尺的迁安清军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理会,让迁安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实在是清军的架势太吓人了,小小的迁安县城绝对抵挡不住。

    有了民夫的加入,战场打扫进行得非常快。初步清点,战场上遗留的清军尸体有近三千具,还有数量众多的马匹以及马匹的尸体。

    对于这些战死的清军,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身上值钱的东西全都扒了个精光,只留下贴身的衣物,最后还要被砍下首级,只留下躯干被集中掩埋。

    明军则要好一些,会尽量为每个战死的将士登记造册,再拿走随身武器,收集下个人物品回去交给亲友,简单整理一下后集体下葬。

    大冬天的挖坑埋人还是非常辛苦的,但是为了不在来年给这里带来瘟疫,这些尸体肯定是要现在就处理的,总不能扔在这里不管或者带着他们继续上路吧。

    好在这些工作都是由民夫们完成的,战士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行军,又和鞑子干了一场,现在需要的是休息。

    有现场的士兵监督,清军的财产都被完整的收集了起来,最后会由陈新甲和鲁若麟进行分配。

    对于这些清军的铠甲和武器,鲁若麟和沈志祥商量后,决定将它们分配给民夫们临时使用,这样既减轻了大军的运输负担,又加强了民夫们战斗力,必要时这些民夫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当然这些武器的所有权是沈志祥的,这是早就商量好的,最后都会交给天津军处置。

    拿到武器装备的民夫们明显非常兴奋,刚刚那场与鞑子的激烈战斗他们也看在眼里,心里是非常紧张的。要是明军打不过鞑子,他们这些民夫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下场同样好不了。甚至因为没有武器,连反抗都做不到。

    现在好了,手里有了刀,身上披了甲,再也不是脆皮猪了,感觉连鞑子也可以去打一下。当然这只是一种幻觉,真要是让他们上了战场,也只有被屠戮的份,乌合之众怎么可能干得过精锐之师。

    要说随军民夫这种事情,现场的民夫里有不少都干过,而且次数还不少。大明的军队就是这样,有多少军队就有多少随军的民夫,否则那些苦活累活脏活让谁干?总不能让士兵们去辛苦吧,那可是会影响战斗力的。所以一旦有战事,官府都会征召大量的民夫随军。注意是征召,不是雇佣,和金州军花钱请人完全不一样的。

    那些被征召的民夫不但要白白干活,还要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待遇也是极差。

    论到官府的各种差役,随军民夫是最差、最危险的那种。官兵们战死了还有可能得到抚恤,民夫战死了根本就没有人管,仿佛野草一般无足轻重。特别是这些年明军各种战事中败仗不断,民夫的死亡率也极高,所有人对应征随军是畏之如虎。

    其实鲁若麟也可以不花钱在天津征召民夫,相信以金州军的强势和陈新甲的面子,天津官府也不敢说什么。但是鲁若麟还是花钱了,而且花的还不少,要的就是保住金州军的良好口碑。当所有人都知道跟着金州军就可以发财、吃饱饭的时候,金州军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金州军效力。

    口碑这个东西建立起来很难,维持也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但是想要破坏它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鲁若麟宁可花钱雇人。这样做的效果也非常明显,随军的民夫全都是身体强壮的青壮,歪瓜裂枣都很少见到,而且干起活来非常卖力气。

    一个是白干活不给钱,一个是花钱雇你干活,心态自然完全不一样。

    而且这些民夫在金州军里的伙食非常不错,虽然与士兵们还有点差距,但是有鱼有肉还管饱,这样的待遇在哪里都找不到的。

    而且金州军并没有把他们当炮灰用,平时都是待在大军的最中间,是最安全的地方。不但待遇好,而且还有额外的收入可以拿。

    像今天这样打扫战场,虽然军爷们看得很紧,而且有言在先,不敢私藏什么东西。但是事后每个人都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