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归来之人(第1/2页)夫人使不得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面对文慧与群臣的追问,司菀冷笑了一声:“仅凭两个刁民的片面之词,文大人就想定哀家谋害先帝之罪不成?”

    “虽还未找到那阮延,但先帝所服之毒与这二人的证言已足以重开此案,太后娘娘若是谋害先帝的真凶,那么这宫中定然还留有一些蛛丝马迹,还望陛下恩准,搜查双懿殿。”文慧道。

    裴君怀的脸色已极为不悦,众目睽睽之下若是下了这道口谕,且不论能否查出什么,司菀的颜面也就此尽失。

    “不是还有两桩罪名吗?”他岔开了话。

    文慧只得暂且作罢,横竖他也料到了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便转而提及另外两桩罪名:“顾家通敌叛国的罪名,源于两封信,臣方才已将信中奥秘呈给陛下过目。

    至于那两只荷包,也可请宫中绣娘前来详查一番,这莫须有的罪名,便能不攻自破。安排这一切的人的确用心险恶,数罪并罚,便是顾家有心辩驳,也没有机会。

    而将通敌的信件与其中一只荷包放入宁国府之人,恐怕就在陛下眼前。陛下若不信臣所言,便问一问他吧。”

    裴君怀看向郑承,道:“郑承,你通敌叛国死罪已定,若道出实情,朕或可免你三族连坐。”

    闻言,浑浑噩噩的郑承忽然苦笑一声:“过河拆桥,能舍则舍,帝王家果真是无情……”

    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可顾及的?黄泉路上,能带一个算一个,大不了玉石俱焚!

    他毅然怒视着司菀,斩钉截铁道:“就是她……她当年同我说,只要我帮她栽赃顾昀,便许我往后荣华富贵,平步青云,一展鸿鹄,我的确与公羊晏有书信往来,也的确恨顾家当年择了世家子弟,还冠冕堂皇地劝说与我,但在那之前,我从未想过通敌一事!

    为了陷害顾昀,我截下了送往边关的两封书信,让公羊晏伪造成通敌之证。我猜到终有今日,才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没想到却迟了一步……横竖终是一死,鱼死网破总好过我将这秘密带进棺材!司菀,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

    “郑承!你胡说八道!”司菀终是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眼中杀意令人陡然一惊。

    郑承呵了一声:“我胡说?你当初吩咐我将荷包与通敌之证放进宁国府,给我传的字条和信我都留了一手,就放在我屋中暗格内!如今去找,便能翻出来!

    陛下您不是怀疑我通敌叛国吗,是啊,我通敌,我将布防图送到怒图人手里求庇护,我不是个东西,您的母后又如何呢?她为您铺出来的这条路上,又横着多少人的尸骨!她当初要置宁国府上下九族于死地的时候,可是连眼皮都不曾眨一下啊!”

    他说着,放声大笑起来。

    若不是当初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他怎会与虎谋皮,一步步走到今日?在亲眼看着她杀了自己的血亲之后,他便觉得背后发凉,顾家九族被斩首那日,他便知道,这或许也会是自己的下场。

    被一颗被舍掉的棋子反咬一口的感觉,应当很是不错吧,司菀……

    看着他几乎崩溃的样子,司菀心头一凉。

    文慧向于风下令,去搜查郑府。

    殿中局势愈发混乱,宁青执却久久未归,司菀不由有种不祥的预感。

    另一边,裴婳已然被眼前的状况惊得说不出话来,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当年的宁国府案,她也有所耳闻,先帝薨逝后,她还为此伤心了许久,却没想到这其中还藏着这样的秘辛。

    本以为右丞大人通敌叛国已是令人匪夷所思之事,当那两个证人指证司菀才是谋害先帝,陷害宁国公的真凶的那一刻,她一口气堵在了胸口,不知如何是好。

    文慧等人如此义正辞严,一步步推翻之前的铁证,有理有据,缜密得就连她皇兄都不知如何反驳。

    这样下去,她简直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与此同时,宁青执率领羽林卫抵达城外,岳将影告诉她此处藏有怒图细作,然她寻了许久仍未有任何发现,疑惑之际,宫中传来密报,岳琅连同天钦府,左丞许桢以禁卫军围住了双元殿,逼迫陛下和太后重查宁国府案,太后传令,命她立刻回宫护驾。

    她这才知道落入了陷阱,当即调转马头:“撤!”

    然,还未抵达城门,便在林中被卫岑率领的红影教弟子拦住了去路。

    日前,他们便奉教主之命,连夜行军赶赴楚京城外埋伏。

    公子下令,无论如何都要在这拦住羽林卫和宁青执,阻拦其回宫。

    “宵小之辈,也敢放肆!”宁青执拔出长剑,直指卫岑。

    卫岑亦握紧了手中重剑,严阵以待。

    “我等与羽林卫之间的账,可还未清算。”想起琼山寨遭遇的种种,他便恨不得将眼前的人碎尸万段。

    一个女子竟这般狠辣,看来他也不必手下留情了。

    公子说了拦住他们,可没说要不要留下活口,他本就是山匪出身,报仇之时可没那么多道义讲究。

    血债,便要血偿。

    ……

    且说司菀在双元殿中等了许久,传信之人早已离宫,羽林卫和宁青执却迟迟未至,反倒是天钦府府卫先行回来,还带着她当年给郑承写的字条和信件。

    她曾再三叮嘱,让他看完之后定要将其焚毁以绝后患,却没想到他会为了防着这一日,而留下这些。

    只需稍加比对,便能确信,信上就是她的笔迹。

    信中内容几乎坐实了她与郑承暗中陷害顾昀的罪名,那两封通敌信件,也就此成了栽赃的铁证。

    随后,文慧请来宫中绣娘,当众甄别两只荷包上的鸳鸯绣样,确然有着细微的不同,然就是这一点不同,与先皇后做女红的习惯便有了偏差。

    文慧上前,道:“微臣斗胆,借太后娘娘随身的帕子一用。”

    司菀浑身发僵,死死捏住了手中的帕子,帕子边角有着她亲手绣的芙蓉花,若是细看便能察觉到,这朵芙蓉花的线脚与那只荷包上的鸳鸯如出一辙。

    她的女红当年是与两位嫡姐一同学的,请的,是楚京城最好的绣娘师父,她素来喜欢司蓁的绣工,有意无意间便会照着她的样子来,久而久之,就连爹娘都难以分辨她二人的绣品。

    但她模仿得再像,也不是长姐,细微的针脚还是会有所不同。

    绣那只荷包时,她小心又小心,谨慎又谨慎,才绣出八九成相像,能假以乱真。

    这么多年了,她以为这事终于能揭过去,却被天钦府拿住了把柄。

    僵持了许久,还是齐浣上前提醒她:“娘娘,帕子。”

    她晓得自己此时交与不交都避不开这死局,在宁青执被调离皇宫的时候,这一局,她便在劣势。

    她盯着文慧和岳琅,恨自己没有早日除掉这二人,才养虎为患。

    她颤抖着将手中的帕子放在了桌上,由齐浣端下去。

    绣娘上前,细细端看了一番,屈了屈身:“启禀陛下,这帕子上芙蓉花的绣工,与这只荷包上的鸳鸯,出自同一人之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