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这时服务员过来上菜,余晓蕊给她们各自倒了红酒,自己则端起喝果汁,举杯道:“来吧,为咱们十三年后的相见,干一杯。”
“哎,余晓蕊,你请客还迟到,不是应该罚酒三杯吗?现在就拿一杯果汁糊弄我们?”宁馨首先不干了。
“姐姐我还在母乳喂养你大外甥呢,先欠着,等一年后我陪你喝个痛快。”余晓蕊说着碰了她的杯子一下,迳自把果汁喝下去。
母乳的人苦啊,怕孩子拉肚子,果汁都是温热的,这大热天的喝的也不痛快。
“你说啊,我们可记帐了。”两人也都是当母亲的人了,这点自然是都非常理解的。
喝了第一杯酒之后,话题也就慢慢多了起来。毕竟那么多年没见,从分开讲起,这13年发生的事那也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先简单说说范娜娜,她与余晓蕊同样农村出来的,没有上大学,后来也嫁到了农村,生了个女儿。从女儿满月起,婆婆就一直催她生二胎。但她本人比较理智,考虑到自己和老公能力有限,所以一直没有再要孩子,也因此婆媳关系特别恶劣。
她苦笑:“我婆婆现在都明确跟我说了,不生个孩子抱回来,根本不让我进门。”然后唇角讽刺:“如今我和老公在外城里买了房子,谁稀罕进她们家的门啊。”就是被房贷压的喘不上气。
再说宁馨,她本是个要强的女孩子,但因为是独生子女,母亲不允许她在外地工作和远嫁,所以大学毕业后回到县城工作。老公虽然是外地人,却在他们县城上班。
而婆家是做生意的,比起她们都有钱,婚后她又生了个儿子,所以开始过得还算不错。后来国家开放二胎,公婆就催他们再生一个,宁馨本来不久还真怀上了。
五个月的时候到医院一查是个男孩,这让本来盼着生个女儿的她很失落。婆婆却安慰她说家里又不是没条件,两个男孩咱也养的起,怕什么?
宁馨一听也有道理,毕竟是自己的骨肉,打掉也不舍得就生了下来。
谁知孩子还没过满月,公公的生意就亏了大钱,足足欠下几百的外债。家门口天天被人堵着,拍门的巨大声响常常把熟睡的孩子惊醒,吓得他哇哇大哭。
小两口为了还债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就连一些保险都退了,包括娘家也给了一些,还四处托关系找债主情、借钱,。最后数目实在是差得太远,丈夫便决定卖掉他们现在唯一的房子。
宁馨什么死活都不同意,说他们可以一起努力挣钱来慢慢把债还清,但房子不能卖。想想他们可是有两个孩子的人了,最后居然要弄成无家可归。
两人因为这事无数次争吵,最后宁馨以卖房就离婚威胁,老公才没有将房子卖掉。
可债务是摆在那里的,不会自己就消掉。于是一家人商量,让婆婆给她看孩子,其它人出去挣钱。
公公依旧守着他的生意期待转机,老公虽然挣得不多,但工作稳定。以她的学历找工作不难,又不怕苦不怕累的,很快上手,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婆婆不到一个月却坚持不住哭了。
她给公公打电话说自己太累。
其实她岁数大了,本来身体也不好,宁馨的老大就是自己带的,因此才没有好好上班。
可这次不是也没办法吗?
公公却是个疼老婆的人,第二天就过来接老婆,一家人经过重新商量后,将老二带回老家,由公公婆婆一起抚养,以减轻婆婆的负担。宁馨其实特别舍不得,所以说到孩子的时候都没忍住哭出来。
也不知是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说着说着竟没有一个人生活过得如意。三个人互相调侃着,明明流着泪却又笑着,其中滋味又有几人能懂?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晚上10点半,各自家里的催促电话都响起来。范娜娜和宁馨都喝了不少酒,她给范娜娜叫了代驾,自己则送宁馨到小区。
她喝的实在太多,脸红红的,头枕在出租车的后座上,闭着眼睛一路都没有说话,直到车子开进她住的小区。
“宁馨!宁馨,我们到了。”余晓蕊用力地将她从车里架进来,四处看了看,问:“你住哪个单元啊?”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快步走过来,动手便想接过宁馨,余晓蕊转头防备地看着他。
“你好,我是宁馨的老公,把她交给我吧。”宁馨的老公自我介绍。
余晓蕊闻言这才不好意思地笑了,道:“你好,我是她同学。”然后拍拍宁馨的脸,说:“醒醒,你老公来接你了、”
宁馨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了眼前的男人,身子自然而然扑到他身上,问:“你怎么来了?”
男人闻到她身上浓烈的酒味,不自觉地皱起眉,问:“怎么喝这么多”
“我高兴!”宁馨回答,然后问余晓蕊:“你要不要上来坐坐?”
“今天太晚了,改天吧。”余晓蕊说着便准备离开。
“那好,天太晚了,你回去的时候注意安全。”宁馨叮嘱。
“知道了,你也好好休息,别影响明天上班。”余晓蕊冲她摆摆手,然后坐进出租车。
她回到家时已经是11点钟,整个楼道里都静悄悄的,打开门亦然。本来以为家里人都已经睡了,却竟外发现赵军和贾秀珍都坐在沙发上。
电视是开着的,只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她从忽明忽暗的灯光中,看到赵子睿的床是空的。
“睿睿呢?”余晓蕊问。
“在屋呢。”赵军回答,声音听着有点不太对,也没有看她。
余晓蕊看了看贾秀珍也是愁眉苦脸的,不由敏感地问:“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赵军这才抬头看向她,脸色凝重,半晌才道:“晓蕊,公司今年效益不好,从这月开始要降薪了。”
余晓蕊闻言一楞,下意识地问:“降了多少?”
“每月一千。”赵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