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电子市场(2)(第2/2页)学渣的黑科技生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一帆没怎么说话,就是王北北一直在念叨;

    什么陆燕那人看起来还不错,然后那个卖集成电路的,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那个卖电池弹片的,简直就像是个哈巴狗....

    这些话,张一帆都听着,只是不想去说。

    卖IC的,说白了,你定的方案要用我家的芯片,那除了技术,无非就是价格问题,技术问题在市场上没什么好谈的,没有专业人士。

    价格,就这样,不买拉倒,心里有底,基于这个平台设计的东西,绝对是要买这个IC,换一个就得重新设计,还要考虑规避专利.

    去到哪里,无非也就是价格上略有点优惠,差别不大,所以,这个反正是小单,你不买,我还不卖了。

    卖弹片的也有卖弹片的苦衷,这东西就是大路货,别人要是要的量大了,大可以跑省城,甚至是这个市场上也有好几家同行;

    若是有点独有的产品,也不至于要在那里低声下气。

    张一帆也就是在这次,有了深深的感悟,他觉得,没有自己的核心东西,总是要受制于人;

    不过,这种思路却总是抓不到点,

    是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各种供应商的适用性?

    还是要做自己的芯片,有自己的核心?

    前者,脑力花得比较大,后者,财力要求很高。

    反正都不是现阶段能完成的。

    不过张一帆也不太在意,反正现在就做个验瓜的小玩意,那个吊不拉圾的销售,最后还不是卖了自己五百个IC,比网上买还便宜了一半多。

    简单地算了一下,也就意味着,自己的验瓜器,成本可以降到二十块左右。

    剩下三十块是赚的。

    当然也不能那么算,还有人力成本和开发成本,只不过,开发成本被张一帆直接无视了。

    接下来,有了几百套材料,要考虑的就是量产了。

    烧录程序这些事情,张一帆觉得,还是自己做的靠谱一些。

    然后组装.....

    这个事情,张一帆自己做个两三个还行,但是多了,肯定不行,主要是不愿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