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第1/2页)千里红颜安天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回悠接过签筒掷了一支,见是海棠花,签曰“一时开处一城香”,题为“余香凝愁”,背面签注是“掣者即兴赋海棠诗一首。不能者罚酒三杯。”

    回悠笑道,“这可难了”,沉吟片刻念道,“妖娆半开枝,浓淡相许迟,最宜春雨色,临窗可赋诗。”

    大公主笑说,“回悠平日最通诗书,偏只用这些俗句来糊弄我们,再作好诗来。”回悠推辞,“委实不能了。”大公主方罢。

    一时武陵军指挥使孟名章之女孟思竹掷签,掷到水仙花,签曰“醉倒风流萼绿华”,题为“凌波仙子”,背面签注是“掣者当舞一曲为贺”。众人拍手叫好,道“真真是个凌波仙子了。”于是秋栩抚琴,孟思竹踏乐而舞,姿妙绝伦,轻盈曼妙,众人都看的出神,称赞不已。

    下该二公主宜安掷签。她是和妃所出,是盛王的胞妹,方十二岁。她早已等的不耐烦,抓住签筒猛摇,一时签出,众人看时是迎春花,签曰“莫作蔓青花眼看”,题为“带雪冲寒”,签注是“上家饮一杯迎春”。宜安瞧了有些失落,她性子最是要强,素习诗书琴棋,今日见众姐妹展才,也安心要显示一番。不料签语如此,只得怏怏地看孟思竹独饮一杯。

    一时大公主掷签,尚未掷时已从签筒中落出一支,大公主笑说,“罢了,就这只吧。”捡起看时,只见刻着一丛木槿花,签曰“风露凄凄秋景繁”,题为“韶华瞬尽”,大公主心中一滞,翻过来看签注是“在席者各饮三杯,迎冬”。勉强笑说,“本宫生于春,却要诸位迎冬”,说罢举杯先饮。众人见签语不甚祥瑞,皆不敢多言,只举杯共饮而已。

    少时有宫女过来传话,“贵妃娘娘说天又阴上来了,只怕少时还有雨,请大公主带诸位小姐耍一时便散吧,不要淋了雨。

    大公主起身答应了,一面早已听得雷声轰隆,有内侍取了雨伞来候着,大公主便道,“妹妹们今日都乏了,早些回去歇息吧。”于是众人散去。

    青榕青桐见乌云低沉,便各取了伞向园外走去。没走几步,豆大雨点便已砸下来,打在地上劈里啪啦作响,二人沿叠澜池畔疾步而行,忽听天上“喀嚓”一声响雷,顷刻之间,大雨铺天而来,狂风怒卷,两人几乎握不住伞柄。二人环顾四周,叠澜池此侧并无亭楼可避,只得顶风雨而行。

    “两位姑娘,可先到船上一避风雨。”青榕青桐听到声音,急忙抬头看,只见一片白蒙蒙,并不见人影,忽见池上撑过一只船来,近岸停住,二人也看不清来人是谁,只忙忙的跳至船上,进了船仓。

    船仓内端坐一人,见二人狼狈之状不禁失笑。青桐抬头一看,只见此人长眉入鬓,儒雅自若,正是平王殿下。青桐吃了一惊,忙拉了青榕见礼,“不知平王殿下在船中,多有惊扰。”

    平王笑道,“无妨,本王也是闲来泛舟,不期望遇此大雨,见你二人在岸上无处可躲,便叫他们喊入船中避避雨。”边说边对着撑船的内侍扬了扬下巴。

    青榕青桐再三称谢不已。

    平王起身走至船仓口,只见水面上水花四溅,狂风吹动船身摇晃不止,一时并无雨停之意。于是回身请青榕青桐且坐,笑问青榕,“想来这位便是国公爷的大小姐了?”

    青榕飞红了脸,低头称是。

    平王笑道,“襄国公早年征战沙场,如今还朝又日夜操劳国事,当真是国之肱骨。只是太过辛劳,父皇与本王言及国公爷时,心中都十分不忍。”

    青榕仍只羞涩地低了头。青桐见青榕不语,只得回道,“叔父常说,为人臣子,当上忠于君,下安于民,为国效力乃是本分之事,不敢以辛劳相辞。”

    平王点头笑道,“秦氏一脉家学渊源,前朝时便被十分追捧,想不到秦家的女儿也如此明大义。”

    青桐笑道,“殿下谬赞,青桐并不敢当。”

    “青桐......”,平王下意识地重复了青桐的名字,继而笑道,“当日我与令兄中柯同窗之时曾听他提到过,按照宗谱之序,国公一辈乃水相,你们这辈乃木相,取水生木之意。”

    青桐点头,“殿下所言不错,确是如此。”

    平王又道,“‘青桐’二字是我取的,你怕是并不知道吧?”

    青桐惊讶地抬起头,“当真?那真是......真是......”青桐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道,“真是有劳殿下了。”

    “哈哈哈......”平王闻言,爽朗地大笑起来。青桐越发不好意思了,此时青榕已慢慢回过神来,听到平王为青桐起名之事也惊讶不已。

    平王笑道,“当日父皇和先国公爷义征天下,本王与中柯,哦,还有平原,我们三个跟着迟太傅读书。有一日中柯欢天喜地跑来说他有了妹妹,邀我们都去观看。那时的你......可不太好看......”

    青桐听平王讲述过去之事,心思神往有些感动,忽听平王说自己不好看,极是窘迫,脱口而出道,“殿下真是直言不讳。”说完又有些后悔,恐平王生气,便偷偷抬眼看他,不想正与平王目光碰了个正着,只得又快快低了头。

    平王微笑,“是本王唐突了。那时先国公爷征战在外,中柯自作主张与你起名。我们三个几乎把属木的字都想遍了,中柯都说不妥。后来本王看见庭中梧桐,彼时桐花正盛,想到‘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就劝中柯用‘桐’为名,如此才有了你‘青桐’之名。”

    平王与青榕姐妹在船中闲谈,不觉天色已暗,船外风雨仍无停意。青榕姐妹心中有些焦急。平王知其意,便道,“两位姑娘不必着急,叠澜池西侧的合至亭,其游廊可至御花园西门,那里备有出宫车舆,可送两位至弗居殿。”

    青榕青桐听了心稍宽,忙俯身致谢。

    平王便命内侍开船,一时船至西岸,青榕青桐两人撑伞拾阶而上,沿平王所指线路出了园门,果然看见有车舆停在门侧,两人忙招呼车夫将车驶近,上车往弗居殿去了。

    行至弗居殿前,尚未进门,便见到陈夫人站在廊下,一叠声命人去再去寻找。青榕青桐忙进殿来,陈夫人见了方才放心,问何处去了。青榕青桐不敢实说,只称方才雨太大,在御花园避雨,见雨势渐小才出园来。陈夫人信了,让两人快进屋把湿衣换了,又命人摆晚膳。

    一时收拾停当,青桐到陈夫人房中用膳。进门只见青槿站在一侧,一时惊讶,问道,“槿儿何时入宫的,可是家里有什么事?”

    青槿低了头,回说,“家中无事,是父亲差我来问夫人一句要紧的话。”

    陈夫人在内间听见了,轻轻一哼,把手中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

    青桐知这其中必有事端,只得问,“是明日回去还是住几日呢?”

    青槿答说,“家里马车都派到庄上去了,父亲说后日下朝后接我一同回去,让我在这先住两日。”

    陈夫人一打珠帘走了出来,至桌前坐定,对青槿道,“你本不在入宫的名册上,如今冒冒失失地来,可万万不能惹出事来。你姐姐们每日要进内宫请安,你便只老老实实在这弗居殿待着就好。”

    青槿点头称是。说话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