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2:后手(第1/2页)汉之熵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诚如王迪所料,各地以县为单位,成立“民间调查机构”,“完全”没有官方身份的调查组,完全依据民众的举报线索和投诉去收拾疫情期间有种种猥琐行为的官员,并且,调查过程和结果公告天下的方案出台后,举州欢庆。

    老百姓先是懵了,然后就是乐傻了。

    钱,是大家都喜欢的,但是,要说这世间还有什么东西能带来甚至比金钱还刺激的快感,那自然就是权力了——女人这种除外,因为有了权力或者金钱之后,这个也就顺其自然了,说白了,附加品而已,甚至因为王迪把荆州搞得过于开放,很多女人也在有着同样的打算(当然,也就是想想而已):只要有了金钱和权力,男人这东西,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而这次行动,明显就是难得的一次真正触摸权力的机会啊——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生杀予夺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啊,想想就刺激。

    所以,法令一下,各地百姓纷纷行动起来,“票选”心目中最佳的调查小组人选。

    不出意外,一番折腾之后,大部分舆情司“特工”都没有任何暗箱操作便入围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之前舆情司这帮选手,工作是极其到位的,得到了人民的一致肯定。

    而官场之上,对于这个方案,对于最终调查小组的出台,也普遍表示情绪稳定。

    娘的,太狠了,不稳定不行啊,这时候要是敢跳出来说三道四的话,岂不是将自己曝光于天下,变相承认自己做贼心虚,底子不干净吗?必须淡定,必须支持啊。

    情绪不得不稳定之后,一部分官员先把心放回了肚子。

    这些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人。

    接着,又有一些人松了口气。

    仔细解读了一下文件,只是针对疫情期间……也就是说之前的烂账没事?嗯,一定是这个意思,所以,趁着眼下这群刁民屁民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必须把账目处理分割一下了——拜王蕃桃李满天下所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人查账查的清楚明白,就有人把两套账目玩的日渐如火纯情,这样的人才,仔细挖掘一下,重金收买一下,还是有的。

    最后,当上面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口风(具体哪里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是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诸如,此次调查组成员其实都是政府散布于民间的暗探之后,几乎所有的官员们都把心放回了肚子:只要现在站好队,好好做人,掩藏的好,遮盖的好,这一关也就有惊无险的混过去了。

    但是,就没有人想过,这么轰轰烈烈的大搞一场运动,最后一个人都没事,全都涉险过关可能吗?这样的结果,老百姓会同意吗?

    倒霉蛋当然会有啦,只是,这种万中无一,祖坟冒青烟的概率,怎么可能就那么凑巧发生在自己身上呢——这也是人类奇异的地方之一,买彩票中大奖这种好事,对发生在自己身上充满了信心,哪怕概率很低;而做了亏心事缺德事不会被人抓到这种坏事,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同样是充满了信心,哪怕概率很高。

    这种信心也是来自于对自己阶级地位重要性的充分肯定:拜托,我们这些官可是你统治天下的基础所在啊,给我们大换血了,你的日子也到头了!

    假反腐败,会完蛋,但至少不会眼下就完蛋,但是,真要反腐败的话,王迪大人,您的政权分分钟垮掉了。

    如果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呵呵,我们也不是没有杀手锏,没有后招:牺牲、献祭一部分群体满足领导的变态需求以及民众的愿望。

    而这个群体,大家已经不约而同的将之锁定为:吏。

    本来呢,吏还是蛮好听的,最初是百官的统称(天吏逸德,烈于猛火),但是,秦汉以后,官和吏开始区分,职位较高的为“官”,职位低的为“吏”,秩四百石至二百石者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者为“少吏”。九品十八阶,太师、太傅、太保等荣誉职务是正一品;宰相是二品或三品。基层的知县是正七品,县丞是正八品,主簿是正九品。尤其是科举时代开启之后,最低一级的官员从九品虽然品阶很低,却是属于有品阶的官员,也算是踏入“仕途”了。比从九品还要低的,就不是“官”,而是“吏”了。《说文解字》对“官”和“吏”也有不同的解释:“官,吏事君也。”“吏,治人者也。”

    孰高孰下一目了然,泾渭分明。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吏,大约是没有正式编制的事业单位人员了,活干得最多,工作强度最大,自然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责任和灾祸也会第一时间找上门来,俗称“临时工”。

    但是,在这个时代,吏,是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力量存在的,他们虽然渺小,但是,基数庞大,虽然地位卑微,但却扮演着不可缺少的爪牙角色,尤其是,本乡任官基本被禁止,地方官基本是外地人的情况下,多为本地人扮演吏的时候,其作用和影响力就能更为重要了:嘿嘿,小样,离了我们这些官与民之间的链接纽带,任你是无所不能的天王老子也会两眼一抹黑,非要抓瞎不可。

    官员们有着官员的消息渠道,小吏们也有着小吏的灵敏嗅觉,这场声势浩大的整风运动貌似不是玩虚的啊(最起码,各个调查小组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破土而出了),这老百姓一个个的看我们的眼色和以前也不太一样了,难不成真的要动我们?

    ……虽然我们的手脚不太干净,但是,这么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上官那里不会大祸临头的时候一咬牙把自己给甩出来平息民怨吧?

    哼!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要是不保住吾等(更别说主动撇清),那就别怪我们交底了,平时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有哪个不是我们经手?

    因为一己私欲而沆瀣一气的官场上下,也最会因为出于自保而“陷对方于不义”的,毕竟,本就没有大义可言,哪里来的心理负罪呢?

    高高在上(哪怕只是一个区区九品,但是,官就是官)的官员们眼中,小吏们虽然付出甚多,却依旧是蝼蚁般的存在,这种来源于精神、家族、传承上的歧视,是无法逆转的——当然了,小吏中也是有另类的存在的(不过,毕竟是少数,尤其是王迪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很多寒门的赤贫人家通过努力和考核也可以成为吏中一员)。所以,官场之上一些让他们吃了定心丸的信息,是绝对不会外传的,只待情况不妙的时候就弃车保帅。

    而小吏们也不约而同的横下一条心,只要翻了船,那就同归于尽吧。

    无形之中,官场之上,因为区区一道法令,因为一个个调查组的出现,在无形的对手们还没有真正行动的时候,就出现了一道不易发现的裂痕。

    造成这道裂痕的,就是王迪有意的信息屏蔽,或者说是“信息不对称”。

    官场之上,没有人知道舆情司的存在,没有人知道舆情司真正掌握在谁的手里,更没有人知道王迪,究竟要干什么。

    因为王迪,本身就是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结局”:只要“割裂官场中官吏之间可能的勾结,惩治官员,震慑小吏,顺带着将看似一阵风似的运动玩成常态化制度,无人可以撼动”这一点能够做到,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