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这种关系上的变化,确实让人摸不清楚头脑。
站在袁大奎身边的那名军官则是如释重负,他对袁大奎感叹说:“太好了太好了,袁将爷总算没有走错路……有明军相助,看来朝廷是认可咱们的投诚啦,今后大家都将跟着袁将爷……都将跟着袁老爷吃上皇粮啦!”
袁大奎则还是比较保守一些,他没有立即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明军援兵的身上。他和军官一起带着十来名守河的小袁营士兵,跑到最前面去迎接援兵的到来。
从北面飞驰过来的这支军队,确实是明朝派来的援兵,袁大奎粗略估计了一下,感觉人数应该有骑兵五六百人、步兵一千人左右。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样的一支军队,显然是不可能阻挡住闯军的进攻——那名小袁营的军官不免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明军为首的将领是个年龄不大的青年将领,他从战马上跳了下来,自我介绍道:“我是河南镇副将陈德,奉命将尔等小袁营部众全部带回归德。不必多言了,诸位都跟我走,闯军就快要渡河了,我们尽快撤回归德去。”
袁大奎奇道:“将爷……这位老爷!我们小袁营的老营家眷都在亳州啊,我们不去亳州,怎么要一口气退去归德?”
陈德就是河南镇总兵陈永福的儿子,他指了指北面,苦笑道:“你们小袁营的头头袁时中都已经去了徐州,还守什么亳州?傻不傻啊,你们都不知道现在东虏已经打到山东境内了吗!现在徐州剿总已经下令,这一带的军队全部往徐州附近聚集,不得擅留地方!”
东……东虏?
这个突如其来的词汇,让小袁营的将士们都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