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第三句:渔民的对决!(第2/2页)开元情诗与剑榜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知的上帝,能够以非现实的方式不受限制的描述任何事物。如角色人物的“心里话”也能一清二楚地展现出来。

    这样往往显得“刻意”且虚假。

    真正高明的作者,虽然也是“上帝视角”,可是有严密的构思,总能以更加含蓄的方式让你获知他想让你获得的信息,而不是直接和盘托出。

    靠,难道我的真实水平,的确与这什么大诗师有档次上的差距吗?

    陈成也不禁有些怀疑起自己来。

    就在众少年欢欣鼓舞着陈成的两连败时,忽然有人道:“我对鸿阔的观点不敢苟同。”

    李鸿阔正得意自己大枪风头呢,闻此言吃了一惊。

    更让他吃惊的,还是说话者正是梅英卫本尊。

    “他写樵夫‘不觉负薪劳’,倒不是他想当然。”梅英卫评价道:“后面紧接着‘歌声破烟树’——你想啊,如果他不是觉得不累的话,哪里还有力气来唱歌?”

    李鸿阔为之一滞,可想想也的确如此。陈成并非他所说的,完全是以洞悉一切的形式来摹绘的。

    “我是在想,我写的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梅英卫先前一直没有开腔,这时候看着自己的诗自言自语:“仔细揣度,的确是有问题!”

    众少年闻言大奇——

    如果有问题的话,对方肯定是会纠缠的啊!

    如果对方没有纠缠,那就是没发现有问题。

    既然他都没有发现,梅师兄又何必自己指出来呢?

    不过,众人也发现,与写第一首诗时从容不迫相比,梅英卫作第二首诗时明显认真专注了许多。

    而且写完之后,也一直是若有所思,有难言之隐的样子。

    梅英卫轻轻摇了摇头:“既然是‘狂歌’,势必打破前面‘樵爱幽芳好’中‘幽’的意境了!仔细想来,反倒是不如对方‘歌声破烟树’来得要更为自洽!”

    梅英卫竟然站出来,自己给自己挑毛病,让五绝派的师弟们都面面相觑,连陈成也有些意外。

    众人都不知道如何去接腔。

    仔细品味,似乎梅英卫说的也并非无理。

    “那么……”严达试探道:“这局就判双方和局,怎样?”

    双方五五开,也符合老乡们对二人诗歌的评价。

    “还和什么局啊。”梅英卫淡淡笑了笑:“这首诗的确是我的完成度不甚高,是我输了。”

    众少年大哗!

    四位大诗师之一的梅英卫竟然主动开口认输,目标对象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外地少年!

    真可谓难得一见了!

    要知道,四位大诗师,至多在内部互有胜负,面对小一辈的青年人,从来都是碾压、教做人!

    故而少年们要想在桂州诗坛有出路,要么给他们四人当师弟,要么当徒弟!

    哪怕陈成只是在三局中获胜了一局,可其诗力也的确大大出乎众人意料了!

    恐怕梅英卫一开始评价的“起码有诗师实力”,所言不虚啊!

    梅英卫自己开口认了输,李鸿阔讨了一个没趣,连带着七少们也都不跳脚了。

    双方的战局打成了一比一平!

    五绝派的少年们安慰大师兄道:“大师兄只是偶有失误,不必记挂心上。”

    梅英卫不去回应,看着陈成道:“只剩下这最后一局了,你好好写,我也——好好写。”

    陈成见对方的意思,明显是较真起来了,最末一轮怕是不会再留破绽给自己了。也冲对方郑重地点点头。

    双方只有重视起对手的实力,才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将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展现出来!

    就和先前一样,陈成依然有拿出一首千古名篇来终结此局的机会。

    在小学四年级,他便学过张志和那首著名的《渔歌子》,这首也是唐代“词”的代表作之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里面的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的形象,着实动人。

    另外,柳宗元除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外,还有一篇同样传颂千古的《渔翁》名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那句“听得一声木橹声响,忽见青山绿水”,也是格外神奇,令后人无限心驰神往。

    只不过无论是这首诗,还是《江雪》,都一样——寄托的是诗人自己的心情意趣。

    那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便是独来独往,孤芳自赏的情作者本尊。

    哪怕是张志和的“渔歌子”,陈成也更相信那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是诗人自己,而不真是某一位有闲情逸致的渔翁。

    “大叔,我想问问你啊,”陈成对着明明早就说自己要走,可仍然“不离不弃”有观看了一个时辰的渔民老乡:“你每天最快乐的时光,都是什么时候?”

    那副神情,分明就是汪峰老师询问学员“你有什么梦想”的样子。

    “我?我有什么乐呵不乐呵的!”渔民大叔乐呵呵说着,黝黑的皮肤,瘦瘦的身材,捕鱼20多年,家中祖祖辈辈都从事捕鱼工作,靠水不就吃水么!

    “那还能有啥,每天收网的时候,看见网上挂满了大鱼小鱼,蹦蹦跳跳,嘴一张一张的,知道这一天没有白忙,那就乐呵呢!”

    “一筐筐鱼往岸上运,碰见隔壁邻家,问问对方今天收了多少——没我多!那就乐呵了呢!每天岸上热闹起来这边一堆鱼,那边一堆鱼,堆得像小山一样。这就是我们最快乐的事——大收获么!”

    “在岸边或小港口直接撒网,这类基本都是老渔民或后代,这样需要判断潮汐,潮汐分为大活汛、活汛、小活汛、小死汛、死汛和大死汛。这些潮汐每月一循环,从前到后与鱼从多到少相匹配,鱼最多的是大活汛……”

    大叔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的喜悦,陈成也微笑着听着,仿佛他也获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