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本书除了对“道”的一味推崇以外其实什么也没说,因为“道”本身就是不可捉摸、难以想象、存在而又如同不在的东西,然而,《太上灵宝五符序》第一段前半段附和《道德经》,后半段却声称“大道是可以探知的”?先抑后扬,这经书谁写的?是在打老子的脸吗?
这简直是在颠覆屠诗对于“道”的认知好吗?!
海青真人颔首:“答得不错,果然有道家根骨。我准你去南方远游,但要早去早回。”
受经文释义的惊吓,屠诗早把包季晚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了,讶异地问:“师傅,这经文谁写的?”
海青真人挑眉,也有点讶异,想是不解劣徒怎么会对道经如此上心:“葛洪族孙葛巢甫附会引申,造作《灵宝经》30余卷,后世陆修静更加增修,立成仪轨,于是灵宝之教大行于世,便是今日‘三山符箓’之一的灵宝派。”
这些道教小知识干巴巴的,左耳进右耳出,屠诗唯独对“葛巢甫”留上了心,心想这人莫不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不然怎么敢公然挑战《道德经》?离经叛道,定然遭受当时道学家们千夫所指。不过若要如此行险才能开宗立派,却也算有所得了。
屠诗又来了兴趣:“师傅,不是说道门分全真教与正一道两家吗?这灵宝派又是哪里冒出来的?‘三山符箓’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道门博大精深、海纳百川,在历史洪流的推动下,理念相近的道派互相接触、融合,化为一家,按照施法派别,可分为符箓派、丹鼎派、占验派和积善派(可以理解为【元素专精】、【练气专精】等等),而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基本可看做是符箓派正统。天师道和上清派、灵宝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活动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箓”,后出现的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均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灵宝”一词最早见于《太平经》,原为神灵宝贵之意。灵宝派的基本信仰仍是长生成仙,信奉的祖师是元始天尊。
听到这儿,屠诗忍不住抬头看看墙壁上三清画像,问:“师傅,灵宝派听名字不是和灵宝天尊有关系吗,怎么祖师是元始天尊?”
“不知。出去吧。”
屠诗哦了一声,找左师傅去了,一进门便看见一把剑朝自己面门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