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盐政】(第2/2页)梦回大明春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一心为国呢?可改革盐政,关系重大,稍不注意就要弄得沸反盈天。你就不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若是满朝皆反,你这礼部尚书又如何当下去?”

    “哐!”

    王渊突然站起,踢开椅子,疾呼道:“,!汝等身为大明重臣,国家积弊至此,竟不思改革之事,反而想着如何笼络人心、稳定朝堂。十年之后,百年之后,尔等都是大明罪人!”

    内阁大臣,面面相觑。

    杨一清本身就是支持改革的,他年轻时还自己改革了马政,很快恢复过来,拍手赞道:“,!好诗,好句!凭这两句诗,我也该支持改革盐政。”

    王琼说:“我也支持王尚书。”

    王渊又说:“改革盐政,第三步,地方论斤纳税,不再论丁纳税!”

    杨廷和的脸色更难看,得罪权贵了还不停手,王渊这是要把地方官也得罪完啊!

    盐税有很多种,从烧盐灶户那里就有盐课,这是盐税的起点,相当于生产税。

    而盐税的终点,则是地方官府卖盐,征收零售增值税。最低一级是县,乡镇级别不允许开设盐铺。按照每个县的人口数量,固定征收盐税额度,即按丁缴纳盐税。也即是说,地方官府不管卖了多少盐,只要上交固定税额,剩下的都能自己分掉。

    这简直属于扯淡,大明规定,十年一次人口普查,而地方怎么可能真的去查?报上的户口人数,跟百年前没啥差别,地方盐税也是按百年前的人口规模收取。

    王渊想要按斤纳税,等于盐政改革中的“摊丁入亩”,直接从地方官手里划走一块大蛋糕。

    清朝中前期,也是按人口纳盐税,直至乾隆四十七年才改成按斤。单拿梅县举例,乾隆改革之前,全县盐税几百两,改革之后猛增至七千四百量,中间的差额全被地方官吃了!

    杨廷和被“盐政版摊丁入亩”吓到了,连连摆手道:“此事再议,此事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