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品学兼优(第1/2页)拼搏年代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洪水过去了,但重新修缮青照河河堤是个大工程,更是全县一盘棋,别说吕振林和杨烈文,连吕冬这个完全体系外的人也知道,这是件非常复杂的工作。

    重修吕家村的村小学同样不容易。

    吕冬读小学时就是危房,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危房。

    小学里面上百棵大树越来越粗,教室越来越破。

    吕冬有点出神,想到曾经玩过的网络游戏,要有个现实版的召唤技能多好,发动大招——召唤古仔!

    当然是二十年后的。

    作为全镇数一数二的人物,面对吕冬这个少年郎,杨烈文脸上全是随和与亲切。

    “吕冬同学。”杨烈文从机关上下来,与一般乡镇干部不同:“这次抗洪,宁秀涌现出不少具有大局意识、敢于冲锋在前的优秀同志。”

    吕冬分得清轻重,一直保持礼貌与尊重。

    “你的表现有目共睹。”杨烈文笑着说道:“你应该听说了,县里有个表彰会,镇上为你申先进个人,已经批了,到时你要上台领奖发言,有个心理准备。”

    吕冬很想问问有多少奖金,但理智压过冲动,礼貌笑道:“谢谢领导关心。”

    宁秀镇扛过五十年一遇洪水,危机变成机遇,但杨烈文懂得机遇不会自动掉下来落头上,而是要用主动去争取。

    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就是手段之一。

    杨烈文下来真想做事,但他同样清楚,想做事的前提是能坐在做事的位置上。

    否则,你有再大本事,也只能眼巴巴看着。

    吕冬不会考虑体制内那些复杂的事,想法相对简单点,有荣誉当然是好的,物质激励一下,干劲会更足。

    杨烈文又说D县电视台可能会有采访,我会让人提前给你稿子,不用慌。市里报社会有记者下来,应该采访不到你。”

    吕冬不笨,知道这时候该说什么:“我听领导安排。”

    杨烈文对吕冬相当满意,要是每个人都有这觉悟,工作就好展开了。

    这少年从第一次见到,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虽然有点惊悚,但无疑是个积极分子。

    吕冬想到整天放盗版港剧港片的县电视台,貌似就俩自制节目,点歌台和青照新闻,采访的话,估计是后者。

    青照台在这年代算比较克制的,有些小电视台连徐老师的艺术片都敢放。

    杨烈文想到另一个关键问题,轻咳一声,问道:“高考估分了吗?”

    吕冬心说咋又聊到高考上了?

    杨烈文有个计划,需要高考成绩当支撑:“本科有希望吗?”

    吕冬实话实说:“三百,悬。”

    “什么?“杨烈文不愿意相信耳朵,七百五的总分,三百还悬?他还是多问了一句:“临场爆发呢?”

    这种事,不可能来虚的,吕冬不会误导杨烈文,很负责任:“我成绩一直稳定,特别稳定。”

    杨烈文上下打量吕冬,稳定?这也好意思说稳定?他掩盖失望:“我知道了。”

    计划还没开始,就要夭折。

    吕冬能看出杨烈文有想法,但具体猜不到,保持沉默。

    领导面前,少说少错。

    杨烈文结束这场谈话:“表彰会时间确定,我会通知老吕,最近别去外地。”

    吕冬出门,汇合吕振林,去骑自行车。

    杨烈文给宣传口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对方很快到了他的办公室。

    “这就比较麻烦了,在咱县里还好说。”负责人皱眉说道:“一旦出了县里,很可能会上大报,他高三毕业生的身份瞒不过人,这成绩没法交待。”

    “学生嘛,品学兼优最基本,品行很重要,学习成绩一样重要,学习成绩太差,社会上咋看?咱们不能不顾及。”

    这话得到杨烈文认可:“看他高考成绩再说。”

    骑上自行车,出了镇府大门,吕振林带着吕冬来到建筑三公司的大院子,同样熟门熟路,进了一间平房办公室。

    “三哥,你咋来了?”迎上来个年纪比吕振林小七八岁的中年人。

    吕振林把卷起来的锦旗递过去:“老五,咱哥俩不来虚的,敲锣打鼓在县里影响不好,你收起来叫人挂上。”

    吕振飞接过锦旗放桌子上:“三哥,你笑话我不是?我哪里的?能忘了根?”

    有些人离开农村,就真的离开了,再也不想回去。

    同样,也有人无论走到哪里,做些什么,都认为家乡才是归属地。

    哪怕死了,也要落叶归根。

    “冬子也来了。”吕振飞经常回去,认识吕冬:“几个月没见,又长了。”

    吕冬叫人:“五爷爷。”

    “坐!”吕振飞招呼吕振林和吕冬,拿茶杯冲茶。

    吕冬赶紧接过来,两位都爷爷辈的,这种活自然要他这个小辈动手。

    吕振飞看吕冬一眼:“懂事了。”

    吕振林说道:“谁说不是。吕春和吕夏两个混小子,也都是十七八才懂事,这兄弟仨……”

    他又说了县里准备表彰的事,吕振飞也有所耳闻,夸奖了吕冬几句。

    吕冬大多数时间都在听,长辈偶尔问,才会插话。

    时间过的很快,吕振林没有多待,半下午就跟吕冬出了县城往回走。

    来到刘家湾路口,一辆三轮自行车迎面而来。

    车子锈迹斑斑,不大的车斗里堆着三袋子尿素,骑在车上的大女孩弯腰用力蹬,后面的小女孩往前推。

    吕冬看了眼,对吕振林说道:“有同学,我说句话。”

    吕振林停下自行车,吕冬下车,主动对三轮车那边打招呼:“招娣!”

    听到吕冬的问话,前面的大女孩停车,直起腰。

    她不长的头发在脑后绑成一个小辫,有一张瓜子脸和立体的五官,但正处于人生战痘最为激烈的阶段,额头脸颊长出一个又一个红疙瘩,有些连成片,其中几个含苞待放,红中泛白。

    另外,露出半截袖的胳膊晒得通红,小臂朝上的部位可能晒得时间太长,明显爆皮了。

    这让大女孩看起来有点吓人。

    大女孩微微低下头,声音不大却坚定如铁:“吕冬,叫我刘琳琳,我不叫招娣。”

    “知道了。”吕冬一直都这么叫,想改很难。

    吕冬看向刘招娣,刘招娣头落得更低,刘琳琳只是她私下里改的,户口本子在她老子手里,又牵扯到高考,想改也改不了。

    吕冬又冲三轮车后面的小女孩说道:“你是再招吧?”

    小女孩十四五岁,伶牙俐齿:“我认得你,我姐班里年年考倒数第一的。”

    吕冬无言以对,无从反驳。

    刘招娣似乎不想让人看到长满痘的脸,低着头问:“你有事?”

    吕冬哪有事,只是见到同学说句话:“咱六年同班同学,见到不打个招呼?前几天,我还看到你爸来。”

    刘招娣脸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