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令人震惊的亩产数(五千字章节)(第2/3页)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出去有面子。

    如今他代管了天子籍田,可谓名利双收了。

    他手下屯田官吏也是同样的想法,早已向他祝贺过了,此时又投来你知我知的眼神。

    刘协选定的祭地之所在胡老三家田地边上,许多百姓都在远远的观看。

    如今胡老三黑了不少,但是地里庄稼刚刚收割完毕,他带着满脸的喜色,远远看着皇帝带着那么多峨冠博带的官员出现在他家田地里,感觉十分新鲜。

    “韩将军,他们这是在干什么?”胡老三笑嘻嘻的凑过去,问正在禁卫的韩浩。

    韩浩即是羽林郎将,负责皇宫禁卫,同时又作为刘平籍田令的属官,是这帮百姓的直属上官。

    不过相处的久了,百姓们也看得出来,这位韩将军虽然看上去凶恶,实则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平常不给百姓任何骚扰,百姓几乎都能忘了他的存在。

    这个年代,不扰民,就是好官。

    “去去去,”韩浩不耐烦的摆摆手:“陛下在行祭地礼呢,你们别乱叨叨。”

    “祭地礼是啥?”胡老三并不怕韩浩,继续在旁边发问。

    “这我哪知道?”韩浩瞪着眼道:“我这不也是第一次见么?”

    “要我说祭啥地啊,”胡老三满不在乎的笑着道:“还不如拜一拜咱们刘使君,保准来年收成大涨。”

    此时这帮流民已经知道,他们之所以能签那百年契约,得到官四民六的的分成,这所有方略均出自那位年少的刘使君之手。

    相比其他处屯田民而言,他们已经庆幸太多,故而许多流民都已经把那位刘使君当做神一般来看待。

    “你们拜也没用,刘使君已经不是籍田令了,”韩浩随口说着。

    “刘使君不是籍田令?”胡老三等人笑容僵在了脸上,愕然大声道:“这是为什么?”

    “刘使君那样的好官,为何不做咱们的籍田令了?可是被恶人排挤?”

    众流民围住了韩浩,七嘴八舌的询问,脸上满是急迫之情。

    这时候刘协已经率领众公卿完成了祭地之礼,坐在临时搭建的凉棚底下休息,突然听见远处熙熙攘攘,仔细一看,竟然还是旧识。

    当初胡老三把他和刘平当做骗子,还准备揍他们来着。

    “那人朕认识,放他过来,”刘协对身边侍从吩咐。

    “诺!”侍从赶忙去通知韩浩。

    不多时,胡老三被带到刘协跟前拜倒:“草民拜见陛下!”

    刘协看到恭恭敬敬的胡老三,陡然感到有些歉意。

    当初胡老三觉得那契约是骗人的,他曾亲口跟胡老三说,君无戏言,让他们放心耕种,有什么冤屈可以找刘平那籍田令伸冤。

    可是如今他在众公卿逼宫之下竟然出尔反尔,连刘平那籍田令的官职也要免去。

    不过众公卿所持的道理也没错,让枣祗代管籍田,只收取青壮耕种,然后以官六民四那样分配,的确能大大增加籍田收入。

    “平身吧,”刘协歉然问道:“卿今年田地产出几何?”

    “草民所耕田地,每亩产出五石,”胡老三恭恭敬敬的回答。

    “多少?”刘协不禁瞪大眼睛,失声问道:“五石?”

    他如果没有记错,大汉王朝历年来平均亩产三石,刚刚听到奏报,枣祗汇集全部青壮,由屯田司马率领耕种,亩产也不过三石二。

    这胡老三一户人家,自然有老有少,不可能全部是青壮,每亩产出竟然有五石,简直太令人吃惊了。

    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自从田地分给胡老三这些流民之后,每户人家都知道这是自己的田地,十亩里面有六亩产出是自己的,所以他们没日没夜的侍弄这些田地。

    胡老三家虽然只有他一个青壮,但是一家五口人,包括他的老父亲与妻子都在田地里帮忙干活。

    连他一对尚在垂髫之年的儿女都知道帮忙除草,一家人真可谓一株苗一株苗的侍弄,丝毫不敢马虎,就是因为当初契约规定,每亩增产一石,可以少缴一钧的粮食。

    所以有那么高的产量也不奇怪。

    “亩产五石,你可知谎报乃是欺君之罪?”孔融在旁边大声喝道:“具体产出多少,还不从实招来?”

    孔融听说,枣祗所耕种田地亩产三石二,已经是超过大汉王朝平均水平,这帮流民根本就没人率领指导,竟然能产出将近两倍,谁能相信?

    “五石还能有假?”胡老三瞪大眼睛道:“草民耕种五十亩田,每亩收成五石,共计产出二百五十石。

    另外草民还开荒五亩,共计产出十五石粮。

    按照官田官四民六,荒田官一民九分配,草民已将预备上缴的一百零二石粮准备好,随时等待官府收缴。”

    “五十亩田,便能上缴一百零二石粮?”站在旁边的曹操有些动容,满脸疑惑的问道:“此言可当真?”

    说这话时,他不由自主的看了枣祗一眼。

    枣祗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每五十亩田收缴上来的粮食只有九十石,可是刘平无为而治,收上来的粮食竟有一百零二石,这怎不令人震惊?

    “曹司空,这刁民一定是在说谎,”枣祗也不淡定了,赶紧上前在曹操面前施礼。

    “是不是说谎一看便知,”胡老三毕竟也算的上这帮流民的头人,见这帮官员不停的质疑,也就豁出去了,大声道:“陛下,其实草民家田地还算产出少的,毕竟草民家劳力少,别家还有产出近六石的,如今都已经备好待收,陛下可随时派人查验。”

    “你家有几个劳力?”枣祗沉声问道。

    “算得上劳力的只有草民一人,另有妻子与老父,还有两个垂髫幼子。”胡老三老老实实答道。

    “简直一派胡言,”枣祗嗤之以鼻道:“仅有你一个劳力,能耕种五十亩田,且亩产五石,还有余力开荒?

    你当我们是三岁孩童那么好骗么?”

    以他对耕种的理解,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选用所有青壮,还有屯田司马率领,每人也不过耕种十亩田。

    可是这胡老三竟然连垂髫儿童都算上,一家五口,每人也耕种十亩田,那简直是胡说八道。

    刘协看了枣祗一眼,冷声道:“卿言他们在说谎,岂不知他们若是虚报,岂不缴纳更多,于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正如他所言,是非曲直,一看便知。”

    刘协又对胡老三和颜悦色道:“卿前面带路。”

    胡老三赶忙小跑着在前面带路,此时他也顾不得询问为什么刘使君不做籍田令了,他只是要用事实向大家表明,自己的确产出了那么多粮食。

    很快就到了他家住的村落。

    整个村子虽然依旧破烂不堪,但是碰上的每个人脸上都笑逐颜开,那似乎是丰收的喜悦。

    胡老三带领皇帝以及众公卿来到他家耳房,那里面放了五个粮囤,众人都清楚,那是市面上常见的百石一个的粮囤。

    胡老三上前将每一个粮囤上的油布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