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中路翻车辘轳锤(第1/2页)六合大拳师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三十四章中路翻车辘轳锤

    挠羊汉对挠羊汉的跌对摔跤,如果水平相当的话很难看。因为都防着,上身几乎找不出破绽,都从腿上想办法。结果俩人都趴着身子掐在一起,生怕被人抽了腿。那样子就是俩人弓身趴腰跟地面都平了,叉开腿支在后边,两手互掐互推,一阵推搡纠缠,不是很好看。一旦抓上劲了就带着圈转,得机会踢腿上绊子。

    通常水平相当,绊子都用不上,就在这个当口再找机会抽对方的腿。所以好看的地方基本就是抱腿摔。

    现在冯老三对得是武术拳脚,就用不着这么小心了,站直了身子反而更放得开更灵活了。拳头过来,身子一侧就闪过贴进去了,一转就是个抱腰。对方得扎马沉劲了他一顺下去就给把腿镐起来,人就给扯小狗一样掀翻了。

    后边的几场打斗就不用大肆渲染了,动作千万,其理相通。冯老三的打法很有特sè,繁杂多变不易描叙,但又可以总结为几个大要领。

    就是或拉开或贴近,以步控制,以手阻挠,逢打必闪进,闪进必缠绕,缠绕必牵绊,搬倒了就算。让对方的拳头打不顺畅打不实在,一旦有机会就近身摔跌,没摔成就一阵纠缠。特别的是他的摔跌不是起手就抢把抓衣服,是抄手进去挽挎手臂,脖颈,或抽腿,或抱腰,顺手一带衣服抓住。

    但是不做多余纠缠,一旦三五手还不能成功一膝盖护身顶来,拉开来连踹带打以图再进。一般人被他三摇两拽就给撂翻了。

    冯老三将败者手脚连挽带拿,控其关节或扼其咽喉,拖拉两下就算分了胜负。通常就是简单的几个拿法,最多是蹬倒在地,用腿踹开对方跨根让他使不上劲,没有太复杂的锁拿。而且也是尽量减少纠缠。但都看出来了,冯老三的手又快又准,如果五指稍稍一偏,就是搬脖颈搬大胯,而是抓脸抓裆了。所以一旦被放翻,一旦都认这个人情,知礼而下,算是死过了一回了。

    但就这样,冯老三的眼睛也被人给划出了淤血,两个眼里边都带着血点。耳朵也在混乱中给人抓出了血道了。冯老三本来左耳朵就是裂开少一快,那就是过去在纠缠中给蹭掉的。

    这些都在所难免。后来底下也都挺佩服冯老三的,一般就是上来尝尝滋味,客气一下就回去了。冯老三这个打法太耗jīng力,得紧盯着对手。亏得平时练习多,就这样每晚下场,肩胯关节处都有一种脱节的疼,心中还有一种担心撕裂的慌张。

    老三总是笑呵呵对凤吟讲:“兄弟,怕明天真不行了。”凤吟也劝他算了,但老三也上瘾,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凤吟非常感动。

    这些天还真没出过大事,最多是个关节挫伤。

    外行看热闹,看着高手被撂翻是感觉热闹,但长了也就没意思了。老三那个跤太难看,弓着个身子两个手抓来握去的,太磨叽,真不如一拳放倒干脆。

    内行看门道,很多玩巧的就发现老三挺巧的,他拿人不是靠指力臂力这些,就是缠绕反别,总能恰到好处地躲过对方的攻击将对方缠住摔翻。

    这时很多人才发现,两手合握连成一手竟然能破不少擒拿玩意儿。

    通常的小缠丝就是扣抓着对方的手,切别腕子一压,对方腕子一疼就跪下了。不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来这么一手还凑合,一旦两人jǐng惕起来,这些都很难凑效,就拿着了一抬一抽也就出来了。所以很多小手都不实用。

    冯老三却有一套,他不是去切那个腕子,是直接用整个胳膊讲对方的胳膊夹在腋下,这样一拿是拿一个膀子,一拖一抬就能给卸了。但是又不纯是摔,带着打法,一旦形成局面,就不整个身子缠上了,而是顺着对方的重心一扒拉人就甩出去了。

    就发现冯老三大多的拿法都是用腋夹再放开,给对方一个挣扎的余地,接着挣扎就往外扔。再不久拖趴下,两手抓着对方的胳膊一拉一压就给夹上了,夹上就支开腿在对方腿前一拦,拽着一拖一准就给拖倒了。

    只要对方的胳膊给拉直,就一准能拖倒。周旋的时间就是拉直与抗挣之间,想法给他反关节拐住。

    这对内行来说,算是看了门道了。

    冯老三跟其他跤手比有个特点,就是拖。他一旦拿住对方,不去继续抗劲拿死,也不用身子去捆,就是扯着一拖。实际这一拖就是一种拉直。人的关节被反了,或者两手合力找着力点就给搬回来了。但是一旦把关节给拧上了一扯,关节再有力也受不了。

    冯老三就是这么硬扯。他扯得快跟得也快,一扯一送之间,那腿往对退后一套,那人一个踉跄就摔出去了。通常冯老三跟上在地上跺一脚,算是踢着头了,对方也都知恩领情。

    台上这几位都看出来了,冯老三绝对不是一个场子上培养出来的跤手,就看他这摔拿法,明显是有防备的。

    他防备的不单是敌手的插眼抓裆,而是外人的救助。

    什么意思,就是再拿这一位的时间,jīng力更多是用来防备场外人的偷袭。换句话说,冯老三不是玩的一对一。

    能在摔法上一对多,打法上就更灵便了。这个人不简单,有心眼。袁凤吟心想,以后出镖一定得请上三哥,就三哥这个谨慎程度跟义气,还有这拿捏的分寸,有他在身边,可以说万无一失。

    冯老三给凤吟盯了三天场子,非但守擂成功,而且博得了大家的尊重。

    但眼看冯老三撑不下去了,凤吟也一再劝告“三哥算了。”冯老三总说“有数”。

    第三天就是冯老三摔着伙计表演了,这次用得正经的跤法,演了不少活儿,冯老三自卖自夸说辞一套一套的,搞得大家都挺高兴。眼看太阳西沉了,冯老三喝口茶道,“恩,行了。也是得个机会跟各路好汉学习学习。差不多了,再玩就耽搁事了。”

    这就准备收擂,可就在这当头上,台下有人喊了一声:“冯大哥,看冯大哥跌对,真是开眼。我也爱好掼跤,您给我指点指点?”

    听着是京城口音。

    京城出鞑子跤,也很厉害,敢上场就不简单。

    古有力听着声有点熟,不是纯běi jīng口音,带着家乡味。探身一看,还没做反映,边上的杨万里道:“怎么他也来了?”“梁铁锤?”

    梁铁锤跟古有力是同门不同支,也是胶东的螳螂。擅长连贯摔打,赶马三劈捶,中路翻车。他的打法就是两臂猛轮猛砸,但是配合着玉环鸳鸯步,远了就砸上了,近了合上步子就是个摔。就貌似胳膊形成一个轮子,跟腿铰剪在一起,对方进了这个当口,手脚一切,铡刀铡草一般就挘倒了。

    气势就是莽夫瞎轮,先声夺人。轮的时间是用腰胯带起来的,所以周身一体,劲路通达。两臂开始相距不远,随着轮砸变化,分合曲直,就生成了许多招数,也就不单单是轮圆了。

    但是劲路始终是含在前臂。螳螂拳特别注重双刀跟秘肘的练习,双刀就是前臂,秘肘就是腕子。

    这一路却是捶法。胳膊轮起来又带着身子,最后一击前腿脚跟一刺地,重心一坠,扎一个四六马步,一捶定心,左手护于肘腕,跟八极还真有些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