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两世伯乐(第1/2页)我真不愿重生了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这女人很是娇情,嘴巴实在太碎,马天佑是真不想忍了。

    只要胡博见到自己的资料和稿子,这次应聘肯定稳了,否则眼前这人就不叫胡博了。

    安红马上反击道:“你这人真是的,我什么学校专业关你啥事!”

    马天佑脸上倒是堆起了人畜无害的笑容。

    “安老师不会是学的机械专业吧?”

    “瞎猜什么,我是汉语……嘿,跟你扯这些干啥。”

    安红别过头,抓起桌上的瓜子磕起来。

    这蠢女人并未意识到马天佑刚才在反唇相击,倒是胡博若有意味地看了马天佑一眼。

    “那个……小马你先坐一会儿,抽根烟,我再看看你的资料。”

    胡博掏出兜里一盒555时,马天佑已抢着递去一根红娇。

    “胡老师,抽我的。”

    胡博笑呵呵接了烟,示意马天佑落座后,又专心看了几分钟马天佑的评论稿。

    “这篇稿子不错啊,这一手字也很漂亮,你自己写的?”

    “胡老师,这稿子是昨天才写的,正好看到你们报纸上这条新闻,我就觉得挺有代表性的。”

    “不错,你的思维还算敏锐,文笔也不错,稿子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文字方面简洁到位。这稿子我留下了,稍后帮你转给其他编辑看看,你要不要留一个笔名?”

    “胡老师是说,这篇稿子能见报?”

    “能见报啊,你这篇稿子就是递到省报,也是有机会用出来的,编辑都不用怎么改了。”

    “那我先谢谢胡老师了,笔名就叫……季则甲吧。”

    马天佑扮完萌新,起身走去胡博桌前,在那篇稿子署上这三个字。

    胡博这才明白,马天佑的笔名顺口取了个“记者甲”的谐音,感觉眼前这个年轻人倒是颇为有趣。

    很多人给报社投稿,总是绞尽脑汁,想取出一个一眼看去就特有文化味儿的笔名。在马天佑眼里,一个笔名而已,跟路人甲其实没啥区别。

    一直注意着胡博跟马天佑聊天的安红,意识到胡博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期待中的打脸场面就这样没了,突然有些羞恼,端上茶杯出门了。

    马天佑又要给胡博递烟,这一回,胡博坚决要分享他的555烟,马天佑不好再推辞了。

    实际上,他一直都讨厌抽混合型的外烟,习惯抽国产烤烟。现在当着胡博的面,也只能点了烟,随意抽两口。

    “小马,我看你简历上写的还是财政所副所长,你这年纪轻轻的就上了一个挺不错的职位,怎么会想到来应聘记者?”

    “胡老师,跟你说实话,我的性格不适合干这个,我又讨厌整天跟数字打交道的会计工作。因为恰好喜欢写东西,对新闻很感兴趣,在报纸上看到你们在招记者,就过来试试。”

    “我看你们乡镇待遇挺不错啊,都配上中文机了。”

    “一台寻呼机而已,我们镇上其实也没配几台,财政所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其实,白龙镇在我们县里20多个乡镇中间,经济实力算是第三世界了,条件挺差的。”

    “你的文笔不错,以前都写过些什么啊?”

    “报告胡老师,在学校那些年,我写过诗啊,散文啊,还有什么的,都是写着玩。到了白龙镇,这两年也写过不少公文,平常的什么申请报告、部门总结材料、领导发言稿之类的,包括政府工作报告,还有财政预决算报告,都写过。”

    “看这份简历,你是高中毕业去的中专?”

    “对,我高中读文科,高考考砸了,只堪堪上了专科线,我又不想去读师专,最后阴差阳错的,给录进财贸校了。”

    “你高中语文应该学得不错吧。”

    “还行吧,高考时,这一科倒是考了全县第一。”

    “嗬,这也叫还行?”

    “胡老师,我冒昧打听一下,这次记者招聘我能过吗?”

    “我们的报名时间还有几天才截止,报名的人也很多,我都收到200多份资料了。本来呢,现在说谁能过关为时尚早,不过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很有希望过关。”

    “那就多谢胡老师关照了。”

    “马天佑,你的情况有点特殊,我也跟你交个底,报社这次招的记者是不会解决编制的,你过来做记者了,白龙镇那边又打算咋办?”

    “胡老师,只要这边基本定下了,我回去找领导打申请,请长假或者停薪留职,都成。”

    “你就真不想继续当干部了?”

    “真不想干了,只想着早日出来见见世面吧。”

    “你应该是你们镇上的一支笔杆子吧,你们领导会舍得放你走?”

    “我打定主意要走,谁也拦不住啊,再说地球离了谁不也照样转吗。”

    “呵呵,既然你有这样的态度,那我们也欢迎。这样吧,你回去……

    算了,我给你10天时间,再交一篇500字左右的消息,和一篇1500字左右的新闻通讯,等这两篇稿子过关了,基本上也能定了。”

    “好的,胡老师,我没问题。”

    “消息和通讯,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有一些了解,我可以试试。”

    “行,那你就先去准备吧,记住了,10天之内交稿。”

    “好咧,谢谢胡老师了,下次来禹南再请你吃饭。”

    “呵呵,行啊……”

    马天佑跟胡博道过别,出了报社,慢慢朝市委附近的中心医院走去。

    这就是胡博,见到这位,马天佑应聘记者的事也就没跑了。

    胡博跟前世一样,绝口不提什么大专文凭的事,马天佑自然也没多嘴。

    前世在一年之后,马天佑来禹南应聘记者,带上了他写过的一堆东西,包括什么自己才看得懂的诗啊,一些无病呻吟的散文啊,还有学生年代写的一部稚嫩的中篇。

    厚厚一叠稿纸,当时就那么堆在胡博面前,而胡博只是随意翻了翻,远没有今天看这篇评论稿这么认真。

    后来适应了记者这个身份,马天佑才明白新闻和文学完全是两码事,他甚至见过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过不少作品的人来干记者,几年时间下来,愣是没整明白一篇几百字的新闻消息该怎么写。

    文青们老喜欢借文字抒发某种情绪,这类文字被加在新闻稿里,无论是如何的妙笔生花或画龙点睛,编辑们只要瞄上一眼,一刀就给你砍了。

    新闻稿件的文字,杜绝主观修饰,只求客观、准确与真实。

    在马天佑眼里,前一世,这个年代的胡博,在禹南日报这一帮编辑里,业务能力是最强的,对新闻也是最具前瞻眼光的那一位。

    到了这一世,马天佑的业务水平自然大大超过了目前的胡博,也不知接下来两人之间又会如何相处。

    想到这里,马天佑突然觉得挺有趣。

    马天佑两世为人,胡博都成了他进入报业的那个伯乐,也不知接下来,胡博会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