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节 争功(2)(第2/2页)宋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和进一步夸张,直接把岳飞神话了。让老百姓对岳飞的预期无限拔高,无法接受岳飞身上任何一点污点。

    李慢侯虽然是历史专业人士,可他也难免受到各种信息的干扰,对岳飞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哪怕他理性的知道岳飞就是这个时代一个出色的将领,不是神,但他见到岳飞的时候,依然难免一种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知道岳飞逃跑的时候,依然感到有些失望,比听说韩世忠逃跑更加的失望。因为某种程度上,岳飞是一种精神,他是不能失败的。

    岳飞不肯守泰州,是因为他没有守泰州的力量,手下一万出头的兵马,不是溃兵就是乱匪,刚刚拉到一起,指望这样的部队去坚守城池,本来就不现实。如果放到牛头山那样的地形还好,可是泰州一马平川,是一片长江和大海的冲击平原,别说守城,一旦被金军围住,跑都跑不掉。

    后世泰州政府既无法抹黑岳飞,还希望借助岳飞在泰州的活动搞旅游经济,在各种乱七八糟的史料来证明岳飞不是逃跑,是带了十万泰州百姓撤离,把岳家军美化成了红军。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官员,对于底层百姓的态度,远远比不上李慢侯,李慢侯时常的自责,是诞生于和平时期,是一种富长良心的体现,而这些乱世中的古代官员,对牺牲小我拯救大局的态度,要比李慢侯豁达的多。有些史料记载,杜充掘黄河淹死二十万人的计划,执行人之一就是岳飞。不过这史料李慢侯没考证过,但有这种可能,毕竟当时岳飞在杜充手下已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军官,经常去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

    岳飞要弃城逃跑,只是因为岳飞手里不但没有防守泰州的兵力,而且一旦泰州这样的城池被敌人包围,逃都逃不掉。因此岳飞只能在被金军包围之前撤离泰州。这当然会被朝廷追究,罢免他的职务。

    不过现在的小朝廷,其实已经限制不住岳飞。岳飞当通泰镇抚使,道理上是因为他收复建康这样的大功。但实际上,只是因为他手里有兵马。郭仲威这种人,没有任何功劳,不也当了真扬镇抚使,坐镇扬州和真州,地理位置比岳飞的还好,凭什么?不就因为他手里有兵,朝廷无法节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