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1/2页)贞观俗人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长安。

    一骑快马飞驰在官道上,马士骑士背旗红色小旗,快马加鞭。

    官道之上商民百姓见到那红旗,纷纷避让不及。

    “红色驿旗,这可是八百里加急快马,难道又有什么十万火急的军情?”身着宽松长袍,头戴笠子,正趁着休沐想要去渭水钓鱼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看到那驿骑后,不由的叫停了马车。

    “调头,回长安。”

    长孙无忌的马车刚入城门,便见到来寻他的百骑校尉程处默。

    “处默拜见长孙公,太子有令,急召长孙公入东宫。”

    “我刚在城外看到八百里加急驿骑,出了何事,可是山东反了?”

    大唐的山东地区指太河山以东,河北指黄河以北,山东和河北大致是相同的,长孙无忌猜测可能是李瑗真的反了。

    “回长孙公,庐江王李瑗和右领军大将军王君廓在幽州反了!”

    长孙无忌一听,直吸一口凉气,“还真反了?现在局势如何,打到哪了?”

    百骑校尉、千牛备身程处默炫耀的道,“告诉长孙公一个好消息呢,李瑗和王君廓二贼虽反,可却已经被诛杀平定了。”

    “啊?”

    长孙无忌一脸不信。

    “真的,刚那八百里加急驿骑就是来送捷报的。”

    “是谁平定的,定州都督双士洛还是洺州都督程名振,又或是营州都督还是冀州刺史?”

    “是镇抚司丞秦三郎!”

    长孙无忌愣住。

    “还请长孙公赶紧前往东宫,殿下和房杜等诸公都已经赶过去了。”

    长孙无忌一路上都在猜测,这秦琅究竟是如何平定这谋反的,可左思右想都想不出来。

    到了东宫,显德殿里已经聚集了一票朝中重臣。

    三高官官六部尚书,在京的十二卫大将军等都到了。

    “无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幽州平定了。”李世民一见长孙无忌,就满脸欢喜的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殿下,臣刚也听说了,听说是秦琅平定的?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哈哈哈,说来怀良还真是朕的福将,他这一出马,居然就办成了这么大一件惊天动地之事,朕都始料未及呢。这是怀良刚派八百里快骑送来的捷报,你看下。”

    长孙无忌接过,迅速浏览,看完一遍,又看了第二遍。

    等全都看完之后,长孙无忌一脸震惊。

    这封捷报秦琅亲自所写,那字写的是十分一般般,毫无书法美感,只能说是普通入门水平。

    但是这内容,可就真是跌宕起伏,悬念迭起,高潮不断了。

    谁叫秦琅是个穿越者,以前还是个历史作者呢,写个报告,也当成了来写,把一件不算太复杂的事情,他非要添油加醋,大肆渲染,弄成了一个爽文故事。

    本来报告魏征写了一个,整件事情前后经过魏征只用了几百字就写完了,十分简明,但也很干巴,秦琅看过后十分不满意,觉得这样写完全不能突出自己和弟兄们的功绩。

    于是他以自己为主角,用他的视角写成了一个万多字的短篇。

    这还是限于篇幅,否则他都打算写个一二十万字了,恨不得给自己手下每个人都安排上几个章节好好宣扬一下。

    这份报告李世民看过后,当时是直拍几案,大为惊叹。

    房杜等人看过后觉得虽有夸张嫌疑,但却把事情经过描述的十分清楚,没有什么疑惑岐义。

    “想不到殿下对王君廓也不薄,之前还刚加封他一千户实封,进封左领军大将军之职,结果他那边还唆使李瑗谋反,真是乱臣贼子。”长孙无忌叹道。

    李世民此时很高兴,虽然最终幽州反了,可秦琅这么快的平定了,还把事情清理的这么干净,没什么后患,就非常好了。

    其实这次捷报送了两封来,一封是公开给朝臣们看的,还有一封是单独密奏李世民的,那封简明扼要一些,也是真正完整的事件经过,王君廓唆使李瑗谋反,然后打算杀了李瑗王诜等以换取功名,图谋幽州大都督职,甚至暗中去勾结突厥的事实都十分清楚。秦琅本来要拉他一把,结果他却要连秦琅他们一起杀掉,最终自毙。

    两封信看过后,李世民对秦琅越发满意,觉得他的处置非常不错。

    这个时候没有把王诜一起清算,而是给这个贼子一个忠臣之名,是高明的做法,没有把燕王李艺和他河北旧部们卷进来,这很好。

    要不然李世民担心河北幽州之乱刚结束,又要来一个泾州之乱了。

    秦琅也在那封密奏里汇报了自己的几条安定河北的建议,比如对河北罗艺旧部不追究并给予适当安抚,可趁机升一些人的职,或上调入京或升调出河北任他职。

    而对原窦刘等旧部,择其中有威望、能力者,授以官职,起用这些河北人,以缓解河北人对朝廷的对抗之心,以河北人协助朝廷治理河北。

    他重点表荐苏烈,赞赏在此次行动中他的功绩。

    李瑗死了好,王君廓死了更好,这样就省了很多后患,尤其是这个王君廓,一直为李世民所忌惮,他与秦琼等诸将不同的地方在于,王君廓在大唐与李世绩、李艺类似,都是当初带着兵马地盘归附的,长期以来,他虽然依附于太子建成,可实际上自己有一支很强大的势力。

    现在他一死,对于眼下还根基不稳的李世民来说,就少了一个隐患。

    至于说王诜这个逆贼死了还要给他忠臣名号,李世民无所谓,反正人都死了。

    “当初安元寿攻打东宫后抄检内外,便得到李瑗与建成往来密信多封呈于孤,其中多涉及到离间孤兄弟之情的内容,孤出于安稳考虑,没打算追究,可不料李瑗居然还敢谋逆!”

    李世民说到这里就很生气。

    “孤派镇抚司司马崔敦礼往幽州召李瑗入京,也是想给他留条路。”

    长孙无忌高声道,“殿下,臣请下敕宣示李瑗谋逆大罪,削其王爵,诛其子嗣,并籍没其家!”

    眼下众臣是在显德殿中议事,这里议事与朝堂上的朝议不同,没有什么规矩礼仪,大家可直言无罪,这种议事称为廷议,一般都是由皇帝的心腹重臣参与。

    实际上,这种廷议,其实是皇帝侵夺相权的一种。按朝廷制度,朝廷议事制度,规定严格。决议朝政或军国大事,一般由皇帝在太极殿召集百官公议,这便是朝议,朝议时不论官职高低,都可直言进谏。

    而一般朝廷政务,在上奏皇帝前,都会由三高官官在政事堂中合议,而后请敕奉行,政事堂会议只有三高官官这几位宰相有资格参与,故称为堂议。

    杨广的时候,经常出游在外,时常将王公贵族宰相们丢在京师,十余年不开朝议,皇帝不在京堂议也没意义,朝廷政务多由内侍省、殿中省、秘书省这内三省的近侍协助皇帝处置,形成史无前例的监议。

    李渊登基之后,恢复制度,但遇到重大事情,李渊往往会在两仪殿召宗室王公、三高官官、左右卫大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