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网络又不通,直到晚上两点多才没事……
……………………………………………………………………分割线…………………………………………………………………………
学堂的新一轮主线任务其实并不困难,相应的奖励也不会很高,除了必然得到的金元和经验,额外得到的也不过是两次抽奖机会。
不过和之前的加起来,也有四次抽奖机会了。
至于新一环的学堂任务,相对以往而言,难度就比较大一些。
“新一环主线任务‘扩大学堂’,五年内将学堂升级为三级学堂。”
如今华夏学堂不过是一级学堂,而升级为二级学堂的条件是:学生500名;玩家等级300级,护卫10人,塾师2人,学院声望5000,选择信仰,至少有一项传承。
可以说,除了受限于学生人数以外,华夏学堂已经完全达到了晋级的要求。
至于缺少的那一部分学生,谢信打算在放寒假的时候,派出人手在大汉范围内活动一番,看看能不能收留一些孤儿什么的,以充当学生。
以目前学堂的规模而言,容纳下五百名学生并不成问题。若房间不够的话,也只能在遵义乡购买一些土地,兴建些临时的住房供学生使用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黄典乡因为有潘家的加入,三足鼎立之势已经慢慢形成。南阳黄家主管行政,兼管乡卫队;典家占据了最大份额的商业,一部分子弟进入乡卫队任职;潘家加入后,和典家合股经营铁匠铺,同时组成的商队几乎走遍了大半个汉朝。
而遵义乡这个新名字,是谢信帮忙改的。原本按照他们的意思,因为乡的主要构成部分,已经不止黄典二家,所以黄典乡这个名字就有点不太妥当了。
最初想改名叫做聚义乡,听起来有点像盗匪山寨聚义一般,所以谢信就将最顺口的‘遵义’二字说了出来。
遵义乡这个名字一提出来,三族族长自然是满口叫好。最后经过郡守批复之后,黄典乡也就改名为遵义乡。至于原本历史上的那个遵义,谢信也只能致以最高的歉意了。
二级学堂升级条件并不算苛刻,最多不过半年就可以达成。至于三级学堂需要什么条件,还得等到学堂升到二级才能知道,但只怕会稍微苛刻一点吧?
因为学堂暂时没办法升级,所以谢信干脆将抽奖机会都用掉,过了把瘾。
第一次抽奖,谢信得到了一张孙子画像。效果和以前的孔圣像差不多,可以提高学生们统御属性的提高速度,同时获得兵家子弟对华夏学堂的认可度。
第二次抽奖,出现的是一本秘籍。书院主线任务得到的东西,都是和修真界没什么关联的东西,比如这本秘籍《凌波微步》,不过是凡间的轻功而已。
第三次抽奖,结果让谢信痛苦不已,因为得到的是最鸡肋的金元。这玩意在凡间,就是招兵买马,享受帝王般生活的必备品。但谢信手里的金元已经足够多了,再多下去也就是一堆数字而已了。
第四次抽奖,在谢信求神拜佛的情况下,得到了一杆银枪,名字叫做银龙逆鳞枪。材质如何姑且不说,品级绝对是稀世神兵一个级别的。可以说不管哪个用枪的武将得到它,在战场上的战斗力至少可以提升两倍。
能有这样的效果,主要是枪杆上雕刻着神秘的符文,看上去浑然一体,仿佛一条盘旋在枪杆上的盘龙。而这些符文的主要作用,经过左慈的鉴定,可以提升使用者的攻击速度,同时提高使用者的力量。
这两样属性加起来,自然可以使其使用者,战斗力瞬间飙升两倍左右。
只是就算雕刻了符文,凡品依然是凡品。交给那些武修门派,或许可以给新弟子拿来练练手什么的。至于其他类型的门派,可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
不过有一次李严看到了这把枪之后,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而其他军事院系的学生们,对这把枪也有极高的兴趣。
由此谢信也恍然了,自己的垃圾,未必不是别人的至宝。这把银枪,将来用来送给比较成气候的弟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次抽奖得到的东西,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很理想。但这运气本来就不是任何人可以控制得了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收获,也该满足了。
若是四次抽奖结果都是金元,那谢信真的就要悲催了。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中秋佳节。
谢信专门给家比较近的学生放了一天假,让他们和家人相聚。而住的太远的学生,谢信也专门举办了一个中秋晚会,将大家聚在一起度过这个节日。
在晚会上,一个让他出乎预料的客人出现了。
“黄老哥,你怎么有空回来了?”谢信惊喜的朝着黄忠跑了过去。
“前线无战事,得陛下圣谕,准我回家过中秋节。但说到底,老哥之所以能够回来,还多亏了贤弟呢!”黄忠笑呵呵的回答到。
这个时代,中秋节还没有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谢信大嘴巴,三年前中秋节办了个小小的聚会,在宴会上说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同时将中秋节这个概念说了出来。
从那晚开始,中秋节的种种,就被卞玲珑等人传播了出去。然后被各方势力探知之后,不知道怎么就被刘宏颁下圣谕,正式确定中秋节为大汉固定节日。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谢信也是愣了很久。
因为原本需要在唐初,才正式成为固定节日的中秋节,提前了那么多就成为了固定节日,这可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几年前随口说说……”谢信呵呵一笑,引着黄忠入席聚会。
娄圭和卞玲珑端上了刚刚做出来的月饼,这玩意经过公孙瑛和王荣多次尝试之后,终于在两年前面世,并在之后风靡了整个大汉。
只是扩散速度太快,以至于几乎有点能力的家族,都知道这玩意在做法。再加上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所以自然也就没什么商业潜质。
品尝着月饼,喝着刚刚沏好的茶水,欣赏着学生们自发排练的诗词歌舞。在这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日子过得也算是惬意。
在和黄忠的闲聊之中,谢信也稍微了解了一下在公元174年,也就是大汉熹平三年之中,大汉发生的那些事儿。
首先便是曹操,按照历史,他如今已经被任命为顿丘令。但因为很早就抱上了卢植的大腿,而且其担任洛阳北都尉的时候,表现出了与阉党的决绝,所以也初步得到了士人和军旅的认可。
于是乎,在卢植的运转下,他没有成为顿丘令,反而跑到了雁门担任守将,姑且算是镀一镀金,将来还有很大的升迁潜质。
刘备方面,这厮卢植终于是没耐心继续教导,其实一开始他也不过是挂在卢植名下当学生而已,卢植还真没教过他什么东西。
卢植宣布了他毕业,他自然不能继续呆在洛阳声色犬马。灰溜溜回到了楼桑村老家,却是得知老母卧病不起。不得已只能放下身段,开始了贩卖草鞋草席的日子。
孙坚此刻早已出仕,在会稽郡担任司马一职,后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