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高深莫测的秦大人(第1/2页)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杨业兴在娄烦那间院子里都快闷出鸟来了,整整呆了十天之后,才终于得以走出院子。

    和被软禁在周围的诸多士子一样,杨业兴走出院子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跑,赶紧跑。

    但娄烦这地方进来不容易,出去也不容易。

    所幸杨业兴没忘记自己是来做买卖的,而且罗文天也早早在院子外等着了。

    一见他出来,罗文天便上前致歉几句,然后带他往黑山矿场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杨业兴眼睛都看直了,一是因为十天没见过外面的光景,二是因为娄烦是个神奇的地方。

    这地方几乎没有闲人,老百姓们不是在开垦农田,就是在修水利,只走了几里路他就看到了三个正在挖建的水库。

    他甚至看到很多百姓在山上种着什么,一群人在前头拿锄头锄两下走一步,另一群人跟在后面边撒种子边用脚拨泥土。

    杨业兴越看越好奇,忍不住问道:“罗公子,他们在种什么东西?”

    罗文天朝山上看了一眼,笑道:“在种草。”

    “种草?”杨业兴眼都大了。

    “嗯,种草。”

    “这……漫山遍野都是草,为何还要种草?”

    “我家大人要放羊。”

    一听这话,杨业兴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罗文天又笑了笑:“起初我与杨先生一样满腹疑惑,明明山上有草,为何还要花费人力物力去种草,但我家大人说,羊群总有一天会把山岭都啃秃,到时候一下雨,这些山岭就藏不住水了,山泉水井什么的都得干涸,山上的泥沙也会被冲走,一下大雨的时候还很容易发洪灾。”

    “若是把吕梁山这些山坡都种上草,既能养好大一群羊,还能给这片地方藏点水,这叫百年……啥来着?对了,百年大计。”

    杨业兴走南闯北数十年,见过许多稀奇古怪的事,但仍听的一愣一愣的。

    种草放羊这种事,他还是头次听说,种草藏水这种事,也是第一次听说。

    可这法子行得通吗?种一亩地又能藏多少水?能养多少头羊?耗费的人力物力为得过吗?

    罗文天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笑道:“我家大人种的都是些特意挑选过的牧草,种下去十年年之内都能用,当整个静乐和岚县的山岭都种上绿油油的牧草时,能养几十万头牲畜。”

    杨业兴咂舌不已:“要把这片地界的山岭都种上,得花多少年时间?”

    “这我就不清楚了,有可能是十年年,也可能是几十年。”

    “十年年的时长,当官的都换两三茬。”

    杨业兴摇头惊叹不已,又忍不住问道:“你家大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罗文天神秘一笑,道了句:“高深莫测。”

    杨业兴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往下问,只一边四处观望,一边随罗文天策马前行。

    临时突击搞出一大批石灰之后,秦川招了两千新来的饥民上石灰厂干活,然后让矿工们回到铁场和煤场继续开炉炼铁。

    秦川就在矿场,杨业兴抵达时,便领着红衣侍从站在矿场门口等候。

    瞧见那支火红的军队,杨业兴有些紧张,但又忍不住远远打量秦川。

    “杨先生,欢迎欢迎。”

    见他们走近,秦川笑着迎了出来。

    杨业兴急忙下马,拱手行礼,恭敬说道:“草民杨业兴,见过秦大人。”

    “哈哈哈哈,杨先生,你是来谈买卖的,不是来见官的,请勿多礼。”

    “多谢秦大人。”

    “杨先生请。”

    “大人请。”

    杨业兴微微弯着腰,慢一步跟着秦川进了矿场,眼睛不住地四下打量。

    走到里面,远远瞧见两座冒着烟的大鉴炉时,杨业兴不由瞪大了双眼。

    这两座高炉,跟他见过的大鉴炉不太一样,主要是高炉旁边还多了两座小炉,一座炉顶几乎封了起来,另一座四四方方,就像一个大风箱,还砌砖连着大鉴炉,也不知是干嘛用的。

    他隐隐觉得,娄烦之所以能炼出品相那么好的铁料,靠的就是那两座小炉子。

    秦川看到他上的神情后,也不出声,只领着他往存放铁料的库房走去。

    精炼炉和热风炉本就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来矿场干过活的人都见过这两个炉子,甚至在矿场四周的山上也能瞧得见。

    但知道里面结构的人只有参与建造的几十个工匠和炉丁,知道炼铁流程的人,只有十几名负责操作的炉丁,知道其中原理的,只有他和严三七在内的寥寥数人。

    娄烦铁的诀窍在于高温煅烧出铁水,然后在坩埚里吹空气搅炼,并加入石灰石等以此来去除杂质,这一套方法可不是单单看个精炼炉就能学到的。

    而且,秦川对炉丁的管控很严格,不许他们和家人随意离开黑山,有重要事情要离开的时候也要有关帝军陪同。

    杨业兴眼睛一直盯着那两座奇怪的炉子,直到秦川将他带进库房。

    他来娄烦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这里有大量铁料,并查验这些铁料的品相是否如一。

    进了宽大的库房,看到堆积如山的铁块,并经由秦川同意之后,杨业兴便拿着西洋镜,领十几个随从在铁块堆里抽样打断,仔细检查。

    秦川也不急,等他抽样查够之后,又领着他出门,去一处露天铁料场继续查看。

    铁场的库房并不多,所以大部分铁料都是露天堆放的,吕梁山区空气干燥,生锈现象并不多。

    在堆积如山的铁料四周转了老半天后,杨业兴按捺不住激动地跑到秦川身边,客客气气说道:“大人,就按先前跟罗公子所约定的价格,您的铁料杨氏商号全要了,鄙人这就派人赶回德州,让商号发运粮食和银两,首批先运二十万斤生铁和二十万斤熟铁,以后每个月再运一次。”

    秦川呵呵笑了笑:“好说,好说。”

    “大人,咱们这就定个契约吧。”

    “好说,好说。”

    秦川呵呵笑着将他领到铁场的公事房,取来笔墨纸砚,当场立下契约。

    二十万斤生铁就是三千两白银,二十万熟铁六千两,合计九千两。

    其中四千五百两会以现银的方式交付,剩下的则用粮食来抵扣。

    粮食价格罗文天和跟杨业兴谈好了,南方和南直隶一带的粮食散卖价格只有一两三钱左右,德州散卖则要一两七钱上下,大宗价格低一到二钱。

    秦川给杨业兴补每石三钱的运费,就按一两钱来定,四千五百两银子共折两千五百石粮食。

    定下契约后,秦川又跟杨兴业客套几句,然后就让罗文天将他送回娄烦。

    杨业兴虽然很想知道那两座炉子的奥秘,但他没胆子问,更不敢提出看炉子,只乖乖地回了娄烦,然后让人快马赶回德州,通知那边的人发运银两和粮食。

    秦川则在铁场考虑扩大产能的事。

    只一个杨业兴就能吞下一个月几十万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