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粮食危机(第1/2页)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在外征战三个多月之后,秦川终于回到了娄烦。

    黑山堡大门,他见到了刚坐完月子的文素心和襁褓中的娃。

    “夫人辛苦了。”

    当着众人的面,秦川轻揽文素心的肩膀柔声说道。

    文素心只微笑摇摇头。

    秦川又笑着朝旁边的李月茹也道了句:“二夫人也辛苦了。”

    李月茹没说话,只两眼幽怨地望着他。

    大概是因为秦川出征一趟又带回来一个老婆。

    再给他多出征几次,家里岂不是吃个饭都要开几桌?

    秦川看穿了李月茹的小心思,只含笑向她打个眼色。

    李月茹顿时窃喜不已。

    秦川不再跟她眉来眼去,而是小心翼翼地从文素心怀中接过孩子。

    娃没他想象中的那么可爱,应该是还没张开,但看眉眼应该跟自己差不多帅。

    秦川掀开襁褓看了一眼,不由嘿嘿直笑。

    是个带把的。

    并非秦川重男轻女,而是即将要成为一国之君的他,必须要有子嗣才能安定人心。

    否则,万一他战死沙场,那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必将四分五裂。

    见他嘿嘿傻笑,文素心不由推了他一把:“夫君,孩子就等着你回来取名呢。”

    “哦,取名。”

    “嗯”

    秦川犹豫一会,道:“就叫秦汉吧。”

    “汉,乃是汉人的汉,也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

    “秦汉好名字。”一旁的王继宗只念了一遍,便由衷地称赞道。

    文素心也暗暗念几遍之后,便满心欢喜地朝秦川点头。

    “以后大伙帮留意一下,看看谁家生女娃叫林青霞的,记得来告诉我一声。”

    秦川说了句让众人一头雾水的话,然后抱着孩子率先走进黑山堡。

    众人摸不着头脑,只得跟了进去。

    刚走进堡内,秦川就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身材消瘦的中年人。

    秦川将孩子交给文素心,然后走上前,对着那人抱拳笑道:“吴先生,有劳了。”

    那人正是吴甡,归顺秦川的朝廷官员中官职最高的一位。

    见秦川如此客套,吴甡并没多大反应,只抱拳回了个礼,道:“将军言重了,吴某无德亦无能,不过一贪生怕死之辈罢了。”

    “哈哈哈,秦某就喜欢贪生怕死之辈,吴先生大可多多介绍几个过来。”

    秦川笑着说罢,又转头对文素心和李月茹道:“为夫要先处理些公务,你们先回去休息,记得备几个酒菜等为夫”

    “嗯。”

    文素心乖巧地点了点头,然后朝后院的方向走去。

    李月茹则幽怨地瞪了一眼秦川,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秦川转身,朝南城墙的办公区走去。

    “继宗,让所有部司的主要负责人都来开会。”

    “是。”

    “吴先生也一起来吧。”

    秦川麾下已经组建了八个部司,分别是吏政、户政、科教、工业、军务、刑律、财政和农业,每个部司设司长一名,副司长视分管的事务多寡而设。

    再加上独立于各部司之外的情报科,这场会议的参会者将近三十人之多。

    会议室设计成了后世的长桌式,秦川坐首席位,背后的墙壁上挂着他凭记忆绘制的地图。

    待所有人到齐之后,他便起身,将自己目前的领地画了出来,其中的西套和后套只用虚线标出。

    “诸位,这是咱们目前所控制的地区。”

    “延绥北部及河套地区乃是今年出征所攻取的,如今各个施工队已分别前往神木及前套地区,年底之前会建成防守各个要道的军堡。”

    “但西套和后套地区咱们暂时没有足够兵力去控制那些地区。”

    “目前,各处军堡仍能扼制朝廷的进犯,而皇太极则受制于兵力、粮草及路途遥远等因素,短期内已无力对咱们发起进攻。”

    “至少今年之内,他绝不会再发兵远征。”

    “总体上咱们形势良好,但同样也面临着一场危机。”

    “继宗,你先把问题仔细汇报一下,让大家伙讨论讨论,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说罢,秦川坐回位置上。

    王继宗拿着一本册子站了起来,道:“诸位,我等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乃是粮食。”

    接着,他翻开手中的册子,开始汇报人口、耕地、粮食产量等数据。

    造成粮食紧缺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增长,二是劳动力不足。

    去年秋收时分,秦川在晋中平原抢掠一轮,又攻占永宁州和临县之后,治下总人口就已达到了三十八万之多。

    紧接着劫掠土默特部,劫回八千余人口。

    今年西征,又得察哈尔余部一万五千余人,鄂尔多斯部六千余,还有神木城、府谷县及延绥北部诸多军堡的百姓、明军俘虏等将近两万人。

    秦川早已声名在外,整个中华大地的流民大多都知道,娄烦有饭吃,所以赶来投靠的流民比以前只多不少。

    虽然明军封锁了各处要道,但山间小道没封锁,仍有不少流民翻山越岭得以进入境内。

    如今,秦川治内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五十万人了。

    以目前的粮食产量,需要一百五十万亩耕地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

    事实上,秦川治内原有的耕地加上新开垦的耕地数量,早已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亩。

    问题的关键在于:种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空有耕地而无人种。

    之所以劳动力不足,一是因为军队占比太大,二是与秦川先前的几项政策有关。

    秦川招收及安置百姓的方法,是干活管饭发工钱。

    在新来的百姓能种地自给自足之前,他要养活这些人口,但又不能白养。

    所以他之前定的一项政策就是:让百姓去干活,比如开垦耕地、修水库、修路、修军堡、运送物资、植树造林治理水土等等。

    百姓干活之后不仅管饭,还发工钱。

    而各地库房又设有粮店,对所有百姓开放,粮价根据收成而变,但基本保持在每石八钱至一两二钱之间。

    分田政策则是可租可买可开荒,百姓自己开垦的耕地,归百姓自己。

    而原缙绅士族的耕地,以及管饭发工钱组织百姓去开垦的耕地,则属于公中所有,也就是秦川集团所有,百姓可以租种,佃租仅收两成,也可以买地,价格视土地肥沃程度及灌溉情况而定。

    那五十万人口当中仅有不到三成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剩下的那些基本都是租地种的。

    前两年人口少,而且百姓都是初来乍到,不是言听计从就是满腔热情,还没出啥问题。

    可从去年就开始出现了一种情况:部分百姓认为,干活既能吃饭又能拿工钱,工钱可以买粮养活家人,而租地种田不仅要交两成佃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