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凭什么?(第1/2页)乱世栋梁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钟离,守军正在加强城防,加固城头战棚,并堆积更多的滚木礌石,在城墙后地面搭建箭楼。

    又抬来气味浓郁的“金汁”,并堆上柴禾,准备给不速之客以“热烈欢迎”。

    不速之客是梁军,来自淮水上游,因为沿淮烽燧已经通过烽火示警,让钟离守军知道即将有敌人从上游顺流而下。

    如今是汛期,在淮水上行船可不安全,但船也走得快,梁军乘船过来,目标必然是钟离,对方不走陆路走水路,行军速度会很快。

    一定是想赶在援军抵达前,攻下钟离。

    钟离守将已经派人求援,援军定会陆续抵达,所以,守军只需要坚守数日,就能击退来犯之敌。

    对此,城中魏军上下都很有信心。

    钟离可是坚城,四周有灌水壕沟,即为护城河,当年,魏国十余万大军进攻钟离,将其围住,城内梁军不过数千,硬是守了数月,守到援军抵达。

    所以,当年梁军能守钟离数月,那么现在,他们守上几个月,也不成问题。

    守军在城头忙碌之余,看着北面一片汪洋,这是暴涨的河水将城外地面淹没,化作一片浅水泽。

    每年夏秋雨季,淮水都会上涨,若雨水多,还会发大水,所以淮水两岸每年这个时候都极易被淹,钟离地界河段也不例外。

    每年这个时候,河水常淹没河岸,向南侵袭、逼近城墙。

    漫上岸的河水会形成浅水泽,深不能行大船,浅不能走车马,人走在里面,水过膝盖,泥泞难行。

    现在,河水就已逼近城墙,尚有十余步宽的地面未被侵袭,人站在城头北望,眼前一片汪洋,原本的河岸已经分不清了。

    所以,北面城防不需要额外加强,因为来袭梁军登岸后,不可能从这个方向对钟离发动进攻。

    一切准备就绪,日上三竿,随着城楼上号角声起,守军看到西面淮水河面上,出现了许多船只。

    梁军来了。

    守将下令只留一门,供出击之用,其他各门堵死,严阵以待。

    却见梁军战船径直驶来,在钟离正北方向靠泊,守军将士见了,只想发笑:你们想做什么?那里距离城墙,还远着呢!

    梁军战船靠泊之处,为原本的河岸,只是河水大涨后在远处看不出来,吃水深的大船,就只能靠泊在那里。

    然后你们一个个游过来攻城?

    城头上的人们,越想越觉得荒唐。

    远处梁军船只越聚愈多,密密麻麻如同浮在水面的水寨,城头守军就等着,要看这些不速之客如何跨越浅水泽来攻城。

    不知过了多久,梁军“水寨”传来鼓声,随后,大量竹筏向钟离驶来,守军见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竹筏?划竹筏攻城?你们疯了么?

    虽然对梁军划竹筏攻城的行为觉得奇怪,但守军还是做好准备,点火熬“金汁”。

    他们判断梁军是想用通过长竹梯来蚁附攻城,既如此,自己作为“主人”,金汁是要管够的。

    渐渐地,城头弥漫着臭味,虽然熬“金汁”的大釜已经加了盖,但依旧遮挡不出臭味四溢。

    士兵们忍受着臭味,却见大量梁军竹筏停在距城百余步外,不在前进。

    随后,竹筏上的梁兵下水,站在不深不浅的水中,将竹筏头尾拼接,又在两边打桩、固定。

    渐渐地,一道道栈桥成型,和远处“水寨”连接起来。

    栈桥近城的这一段,也渐渐被竹筏拼接成一座“码头”,码头越来越大,如同矩形平台,周围打上密密麻麻的木桩,看起来颇为牢固。

    守将判断梁军是要以此为平台,在其上建造攻城器械,但想不通:平台距钟离北城墙,还有百余步。

    这距离,射箭都很难射死人,梁军即便在平台搭建了攻城器械,譬如云梯、临车,那要如何穿过水泽接近城墙?

    若是要继续搭栈桥靠近城墙,倒是个办法。

    但越靠近城墙,就越容易被强弩射个透心凉!

    守将调来许多弩,让士兵们做好准备,眼见着已是中午,便安排伙夫生火做饭,先给士兵们填饱肚子再说。

    许多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城外水泽里的梁军平台,不以为然:靠竹筏就想攻城?笑话!

    城外水泽上平台,材官将军李笠正在开现场会,召集诸位工头,商议各项事宜。

    他的材官营,就是战场施工队,现在工期紧,诸事繁杂,所以自己得现场坐镇,进行人力、物资的调度。

    张铤负责调度,梁森和部曲们做监工以及‘保安’,黄?和材官营的老兵做工头,齐心协力,要在明日天亮以前,把‘工程’交付。

    “不要以为,钟离是孤城,我们可以慢慢攻,错!”

    李笠手里拿着个炊饼,一边吃一边说:“对于魏国虏而言,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机会,他们已经占了淮南门户,必然会增兵,染指淮南更多州郡。”

    “寿阳被官军收复,现在又攻到钟离城下,魏国知道了,怕不是要调动援军连夜南下,所以,我们必须快,一定要快!”

    “很多人,都认为快攻钟离很难,现在,我们就用事实告诉他们,并不难!”

    “明日日落,我军将士要在城里吃夕食!”

    。。。。。。

    涡阳城外,魏军(东魏)宿营地,新任淮南经略使辛术,从突围至涡阳的钟离士兵口中,得知一个消息:昨日,钟离失守。

    梁军只花了两日,就攻破钟离,第一日乘船抵达钟离城外河边,只是做攻城准备,第二日才攻城。

    辛术有些回不过神,看着一身血污的士兵,问:“是城中有人做内应?所以梁军里应外合,攻入城中?”

    “回节下,城中并无内应,梁军是强攻,我们没挡住。”

    “城外强攻?一天你们都没挡住?一开始是夜袭?”

    “不是,他们是一大早靠近钟离,然后开始攻城,我们挡不住,只能突围。”

    “当天攻城,当天破城...”辛术闻言觉得奇怪,其他将领也觉得纳闷。

    钟离这种坚城,哪里是一天就能攻下的?一个月能攻下来,都可以称作神速了。

    但事实就是梁军两日之内攻下钟离。

    有些士兵在城破时突围,泅渡过淮,到了北岸一直往北走,碰到游骑,便来到涡阳报信。

    率军南下的辛术,得以知道这个坏消息,具体经过,士兵大概描述了一下。

    梁军乘船而来,在钟离北边靠岸,然后在被水浸泡的城北郊外搭建栈桥、平台,然后搭建攻城临车。

    然后,以平台为起点,架起许多独木桥,那高大的攻城临车,同时走在几条独木桥上,向城墙靠近。

    这些临车很高大,顶部吊桥踏板也很长,在距离城头三四十步位置就放吊桥。

    吊桥砸下来,砸烂城头战棚、砸死不少人,然后临车内的梁兵经由吊桥登城。

    因为同时进攻的临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