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师徒交心(第2/2页)兴汉使命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打算是双管齐下。

    对于不愿意离开的,打你没商量。

    卢植不是老顽固,他也觉得刘正的想法,有可取之处。

    至少是挽救大汉命运的,一种尝试。

    至于忠君,以汉室的传承规矩,凭借着这个“刘”字,刘正也能名正言顺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卢植再问起,如何处理,与汉帝及其子嗣的关系呢?

    刘正以为,汉威不容玷污,谁负了汉字大旗,谁就是千古罪人。

    刘正不想当保姆,只要当过一天,不管未来有多大的成就,都摆脱不了保姆的角色。

    奉天子以令不臣!这确实是一招妙棋。

    然而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躬下士时。

    周公无心问鼎天下,却被流言惊吓,吃不好,也睡不好。

    王莽礼贤下士,力除弊政,然而一朝夺位,却成了乱国之臣,照样落下了骂名。

    刘正自忖当不了周公,虽然他的处境和周公,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他不会把自己的理想和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他更不愿意做王莽,从上而下进行改革。

    上面的人呕心沥血,下面的人阳奉阴违。一锅好米,全做成了夹生饭,弄得大家都没法吃,直接倒灶重做。

    兴汉军必须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全新的道路来。

    这样才可以避免夹生饭的悲剧。

    南山城已经建立起来了,就不可能依附于别人。

    刘正看着卢植,知道他一心忠于汉帝。

    然而自己已经全盘托出,就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刘正决定兴汉,就是要走上,一条与豪强世家为敌的道路。

    这条路秦始皇走过,霸王项羽也走过,他们都失败了。

    高祖皇帝约法三章,儿孙后代全成了豪强世家的玩具。

    圣武皇帝杀子如杀鸡,中兴大帝砍臣似屠狗。

    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天子姓刘便是,这才有了天子轮流做,臣子定更替。外戚宦官轮流当道,不断吞噬强汉的威严。

    刘正回到兴汉军大营之后,忙传令秘卫,加强对范阳郡卢家的渗透。

    他很想知道,自己的这位恩师,是忠于汉帝多一些呢?

    还是爱卢家多一些呢?

    防人之心不可无,刘正可以对卢植,说出自己的理想,就是为了获取卢门的支持。

    然而刘正,又不可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卢植的宠爱之上。

    秘密控制卢家,就是刘正捆绑卢植的手段。

    洛阳城中的水太深了,没有明面上的卢植掩护,他玩不转的。

    至于刘正真正的谋划,他是不可能告知任何人的。

    袁家已经对界桥城,虎视眈眈了,公孙家也对平原方向,感起了兴趣。

    至于刘虞,人不怎么样,胃口却不小,想一口吞下南山城。只可惜他一没兵,二没钱。

    贾诩随便一个计划,就够幽州牧大人忙活两三个月,根本就没有精力照顾南山城。

    刘正知道,随着黄巾军的覆灭,凡是自忖有能力和野心的人,都应该有所行动了。

    天下人都讨厌卖官鬻爵,然而他们却故意忽略了一个问题——凡是有钱买官的人,都是豪强世家。

    豪强世家不纳税,汉帝哪来的收入。

    辛辛苦苦攒了两代人,打了十个月的仗,人活着,钱没了。

    剿灭黄巾军的收获,没有听说有上交的呀,反而求一道免税的旨意。

    让冀州的豪强世家,不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又变成了天下之望。

    更是让黑山之军,拥有军民百万之众。

    为什么免了税,反而让百姓流离失所呢?

    多年之后,刘正据守河北之后,才找到了答案——原来各州牧口中的免税,仅仅是免除豪强世家的买官钱。

    至于普通的人,该交的税还得交,甚至只多不少。

    这也是冀州黄巾军之乱,平定以后,黑山之中的黄巾军,越聚越多的主要原因。

    然而此刻的刘正,却在谋划着一件大事。

    他打算让左中郎将皇甫嵩,主政冀州。

    至于卢植,只能在洛阳城中,替刘正保驾护航。

    这倒不是刘正尊重历史,而是洛阳城一步三陷阱,没有卢植,刘正心里没有底。

    左丰得到了,洛阳城情报部的好处,正在上下活动,替皇甫嵩游说功劳。

    估计等到,冀州黄巾军覆灭之后,就会有结果了。

    郭嘉问:“校尉大人,你真有把握——卢师爱家胜过爱汉帝吗?”

    刘正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答非所问——汉帝嗜酒如命。

    郭嘉瞬间就明白了,刘正的意思是说,只要哄好了汉帝,平安的渡过三年,以后的日子,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

    郭嘉忙向幽州和徐州写信,向洛阳城方向调运贡酒,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他为什么会取名贡酒,其实是自信南山城的酒,一定可以成为贡酒。

    反正刘正,是这样向酿酒师们解释的,郭嘉也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