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汉人的本份。”
马超见家兵不走,只得说出了,当年的承诺。
家兵这才离开了。
陇县重树汉旗。
刘正西凉征战,不足一个月。
逢战都是一鼓而下,除了赶路的时间,战斗也就陇县这里,稍微激烈了一点。
再说袁绍和曹操,杀死王国之后,为了给傅燮,报仇雪恨。
一直穷追不舍。
叛军无奈,转投阎行。
接下来的,就是略阳的战事了。
孙策一马当先,与阎行捉对厮杀。
双方单打独斗,三日不绝。
河东太守董卓,趁机偷袭,叛军囤粮之地。
一击得手,得粮五十万斛。
董卓得到了粮草,立即树起大旗,招降纳叛。
编练西凉军。
旬月之间,韩遂依附,马腾倒戈。
董卓带甲二十万,自表请封,领西凉刺史。
本来是想,请封凉州牧的,又怕刺激,函谷关之东的,豪强世家。
这才务实弃虚,不争名义,专争实惠。
阎行见大势已去,弃了孙策,逃回金城。
孙策强索阎行,董卓不许。
再求粮草辎重,毕竟北军校尉部,苦战多日,应该分得一杯羹。
董卓手中,兵精粮足。
更有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傅燮,战死冀县。
怎么可能,再把区区,三千人的,北军校尉部,放在眼里呢?
孙策两番,失望而归,于是就暗恨董卓。
董卓得了,董太后的暗助,西凉刺史之位,到手了。
第一位拥兵自重的刺史,居然在中平四年六月,莫名其妙的,诞生了。
周瑜写信,告诉车骑将军,屯兵陈仓的,大军主帅,皇甫嵩。
皇甫嵩召集,刘曹袁,中军议事。
袁绍建议说:“表奏汉帝:董卓有不臣之心,尽收董卓之兵。”
曹操附和,表奏快马出发,朝着京师洛阳而去。
一个月之后,汉帝的诏命到了。
先令:皇甫嵩持节,入西凉刺史府宣诏,强夺董卓兵权。
再令:刘曹袁三校,班师回朝。
皇甫嵩接诏之后,自忖实力不足,于是就邀请刘曹袁,协助他共谋董卓。
刘正和袁绍,以汉帝诏命为大,拒绝了,皇甫嵩的征召。
两部人马,克日起行,东归洛阳城。
唯有曹操,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拒绝了汉帝的诏命,响应了,皇甫嵩的征召。
不知道曹操,究竟是顾全大局呢?
还是利欲熏心,被皇甫嵩的空头支票,给打动了。
董卓得知了,皇甫嵩的来意之后,召军师李儒,商议对策。
李儒献计,让羌人添乱。
董卓率领主力,四处讨伐,不与皇甫嵩等人照面。
又令都尉华雄,算计北军孙策。
大功告成,三千北军校尉部,折损大半。
都尉祖茂,被华雄阵斩。
孙策大怒,想要找华雄拼命。
周瑜看着残兵败将,只得拖着孙策,强令撤军,退回了陈仓大营。
李儒见断了,皇甫嵩一臂,又生一计,对付曹操。
都尉徐荣,暗中设伏。
三千曹军,烟销云散。
唯独曹操等主将,逃出生天。
西园八校尉,再折两校。
曹操无脸退回陈仓,直接绕道,回了洛阳城。
李儒两计皆成,见皇甫嵩,依旧不知难而退,于是就发了狠。
令樊稠夜袭陈仓,烧了皇甫嵩的军粮。
皇甫嵩寻董卓不遇,又见后方不稳,于是就退回了陈仓。
李儒怕皇甫嵩不死心,继续骚乱。
皇甫嵩无力应对,撤兵退回长安城。
皇甫嵩上表请罪,汉帝趁机,罢免了,他的冀州牧之位,改授雍州牧。
皇甫嵩屯兵长安,监视董卓。
兴汉侯府中,刘正先接到了,孙策兵败的消息。
郭嘉叹息说:“侯爷,董卓麾下,也有能人,孙策短时间内,只怕是无法翻身了。”
刘正说:“奉孝,应该说是——雍凉的,豪强世家,选择了董卓。他们打算,与函谷关之东的,豪强世家,分庭抗礼。”
郭嘉问:“侯爷,咱们选择谁呀?”
刘正说:“咱们也在,函谷关之东。”
郭嘉不再说话了,天下豪强世家之间争斗,赢了就是大义。
兴汉侯府,只能选择胜利者。
两人正高谈阔论。
袁绍差人来请,邀刘正前往英雄酒肆喝酒。
酒至半酣,曹操居然,失魂落魄的,走进了包间。
袁绍问:“孟德不是,替皇甫嵩大,火中取栗吗?”
袁绍心想,难道是大功告成了吗?
可是这副模样,看起来也不像呀!
曹操抓起酒壶,一饮而尽,大声恸哭说:“悔不听七郎所言,让众军埋骨他乡。典军校尉部,完了!”
原来曹操回京之后,上表汉帝,请求重组典军校尉部。
奈何汉帝,财力耗尽,有心无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呀。
曹操有心,以曹家之力,自组典军校尉部,为国家出力。
谏议大夫刘陶,居然朝议大哭,说曹操居心不良。
更是指桑骂槐,矛头直指十常侍。
曹操的表奏,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成了,何进势力集团,对付十常侍的导火索。
这一翻旧账,曹操复出的希望,破灭了。
这才失魂落魄的,来到了英雄酒肆之中,抢酒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