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韩猛出征(第2/2页)兴汉使命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被杜长部强势阻击。

    次日再度攻城,被张燕部的二十万大军从背后偷袭,损失惨重。

    韩猛已经退回了真定城。

    刘正说:“既然中山军失败了,就让兴汉军上吧!”

    刘正命令:

    征西将军马超,带领一万神威军,进驻深泽。

    兴汉军北路主力进驻定县。

    李蒙和王方留守高阳。

    庞德带领两万兴汉军,进攻新乐,争取切断张燕部的后路。

    华雄带着一万兴汉军,进驻安喜县。

    在定县城中,安排兴汉王刘正的临时行宫。

    陈到带着一万红衣卫作为临时行宫的守卫。

    张宁的三千巾帼军,负责保护定县城中的野战医院。

    至于跟随在刘正身边的将领,除了陈到之外,还有第一次随军作战的邓艾。

    兴汉军在十余年后,居然与黄巾军再次以无极县城为核心,展开了殊死的较量。

    定县,兴汉王刘正的临时行宫。

    甄宓哭过一场之后,刘正好不容易才哄她睡着。

    庞统走了进来,不由自主的放轻了脚步,压低了嗓音说:“王爷,巾帼将军张宁求见!”

    刘正说:“传!”

    为了避免流言蜚语,刘正选择了在议事厅接见张宁。

    这是刘正的习惯,会见臣属女眷的时候,一般都会是夫妇俩一同接见。

    像张宁这样的特殊情况,也必须要有外人见证。

    毕竟人言可畏,坏了规矩可就不好了。

    庞统问:“张将军,有什么事情不能在军事会议上说吗?”

    张宁回答说:“黑山黄巾军都是当年的旧部,我想进入无极县城劝降张燕。”

    兴汉军的将士们一心想要杀敌养侯,肯定是不会同意和平接收黑山黄巾军的。

    刘正说:“郭夫人,弟妹,你不能去冒险。”

    说句实在话,我也不同意和平接收黑山黄巾军。

    从杜长部出黑山以来,所做的事情都是十恶不赦的。

    听说昨天夜里还有人企图行刺于你。

    可想而知黑山黄巾军作恶多端,已经连累到了你和幽州的黄巾军旧部。

    兴汉军大力西进,目标很明确杜长部已经没有挽救的价值了。

    这样一来,黑山黄巾军中的这块毒瘤必须要铲除。

    杜长部的覆灭,会不会引起张燕部的连锁反应,谁也无法保证。

    你冒险说降黑山黄巾军,兴汉军就得承担政略风险。

    再说郭奕还你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我没有办法向三弟郭嘉交代的。

    这件事情到此为止,黑山黄巾军杜长部,必须要一杆子打死。

    挑衅兴汉军的人,无论是谁,都只有死路一条。

    张宁见刘正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告辞离开。

    庞统问:“侯爷,百万黑山黄巾军,咱们灭得了吗?”

    刘正回答说:“土元,为了兴汉国,再困难也要办到。”

    黑山黄巾军的主力是山贼草寇,和平接收后患无穷呀。

    定县的悲剧和无极县城的惨案,直接向天下人展示了黑山黄巾军的本质。

    十余年的休养生息,黑山黄巾军依旧没有改弦易辙。

    这就表明了黑山黄巾军依旧是靠劫掠为生。

    要是兴汉军接收了黑山黄巾军,在绝对数量的冲击之下,对兴汉军的制度肯定会形成严峻的挑战。

    很有可能导致军规军纪形同虚设,nb瞬间成风。

    这样的风险,对于草创的兴汉国来说,那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虽然痛苦只是暂时的,但是影响却是深远的。

    一旦埋下了**的根源,就永远都无法消灭了。

    黑山黄巾军要是联合当年的黄巾军旧部,足以动摇兴汉国的根基了。

    这样一来,兴汉军就必须要向黑山黄巾军有所妥协。

    这妥协的口子一旦打开,想要收手就永远都没有可能了。

    百万黑山黄巾军再加上当年从各州引流到幽州的百姓,以及青州的人口,足足占据了兴汉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一旦两股势力合流,黑山黄巾军可不是安分守己的人,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混乱。

    刘正心里很清楚,黑山黄巾军绝对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庞统说:“侯爷,黑山黄巾军的力量很大,不利用一番实在是太可惜了。”

    刘正摇了摇头,若有所指的说:“士元,黑山黄巾军的贪婪与罪恶,谁招惹谁倒霉。”

    跟一群没有底线的人合作,那后果只能失败。

    刘正可不想到时候迫于无奈打压自己人,不断的向黑山黄巾军妥协,最后丢失军心民心。

    黑山黄巾军本质上是一个不劳而获的群体,这是刘正从杜长部的动作得出的认知。

    深受劫掠思想毒害的黑山黄巾军,已经堕落成了一个罪恶的集体。

    一旦刘正接纳黑山黄巾军,不管怎么安置,都会对普通善良的兴汉国百姓,形成思想上的冲击。

    对于黑山黄巾军,刘正的办法只有一个打散再教育,或者是俘虏之后永不释放。

    毕竟黑山黄巾军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想要改造就得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