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西守东攻(第2/2页)兴汉使命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他要的是完成任务。

    这样的遥控指挥,不仅让执行者为难,更会令当权者恐惧。

    独断专行的后果,就是只相信身边的夸夸其谈之辈,不再愿意给地方执政官任何的信任。

    诸葛亮只适合坐镇中枢,指挥种田。

    要是他把前线当成了中枢,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后勤保障能力与诸葛亮的军略谋划无法匹配,仗怎么打都是劳而无功。

    庞统说:“难怪王爷所有的谋划,都是以当前的物资储备作为基础。”

    毕竟完全依赖后勤保障上的配合,那样的军略谋划,跟找死没有什么区别嘛!

    兴汉军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也只能靠平时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而不是突然一个命令,四面方往一处运粮草运物资。

    战略储备和就近转运原则,才是兴汉军成功的根本。

    比如汉昌大营的粮草,就是由河间和安平两个地方的粮仓调运。

    中山城随后又从别的地方转运粮草进行补充。

    这样一来,后勤保障的距离不会超过百里。

    刘正说:“就近原则,不仅可以活跃地方经济,还能有效的预防**。”

    前线随时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粮草储备,我就不相信百里运粮,三个月的时间还不能完成任务。

    更何况兴汉军的后勤保障,可是多种手段并存的。

    就拿汉昌大营来说,十万兴汉军自带的生产线,可以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

    商业合作转运,再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

    邻郡调运,满足最后三分之一的需求。

    这样一来,敌方想要断绝兴汉军的后勤补给,必须要三管齐下。

    以兴汉国情报部的能力,敌方这样的算计还会不露出蛛丝马迹吗?

    庞统点了点头,难怪兴汉军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呢?

    这样的垂直保障体系,敌人想要破坏,就得投入更多的力量。

    庞统问:“侯爷,万一前线将领生变,那不就尾大不掉了吗?”

    刘正幽幽的回答说:“士元,从来都没有万全之策。”

    前线将领的选择是什么,谁也无法保证。

    然而跟着兴汉军,没有人会担心军功缺失和饿肚子。

    至于谎报军功,那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以新乐城来说,咱们判断局势的依据就是庞德的战报。

    要是掺杂了水分,势必会影响军略的调整。

    要是汉昌大营错估了形势,这后果只能新乐城自己承担。

    凡是谎报军功的将领,咱们的对手会教他们怎么做人的。

    至于夸大敌人的数量,真以为兴汉军情报部是吃干饭的吗?

    庞统问:“兴汉军的情报络,真的可以无孔不入吗?”

    刘正回答说:“无孔不入倒也不至于,只是探出一些蛛丝马迹还是可以的。”

    前线将领的战功有没有水分,将直接关系到前线的兵力调配。

    汉昌大营支应前方,就得分析前线的承受能力。

    一旦前线虚报了战功,就会高估前线部队的战斗力,从而导致兵力的错配。

    兴汉军上下一直致力于实事求是的宣传。

    更是直接了当的告诉前线将领虚报战功,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虚功养侯一时爽,敌人来时送人头。

    一旦事情败露,刑部会拿出有效的惩治手段来的。

    凡是胆敢虚报战功的将领,都得想好一条退路。

    一旦汉昌大营无法准确的评估各部的战斗力。

    低估了的话会影响将领的爵位,要是高估了,直接威胁到前线将领的生命安全。

    要不是这次谈到了这个问题,刘正也不想揭谎报军功的盖子。

    然而不早打预防针,庞德终有一天会把自己给害死的。

    庞统问:“王爷,你也觉得新乐城的战功有水分吗?”

    刘正叹了一口气,幽幽的说:“西凉铁骑谎报军功,那是家常便饭!”

    庞德以前在凉王马腾的队伍里,享受到了谎报战功的好处。

    如今为了增加爵位,肯定会虚报一部分。

    可是他却忘了,新乐城可是看守黑山的重要门户。

    军力评估十分重要。

    庞德虚报的那部分战功,会导致对应的那部分战斗力也是虚的。

    万一黑山军来袭,那些水分就会要了庞德的命。

    以新乐城上报的战功,庞德部的战斗力评估值的大致极限是:

    十万黑山军全力进攻三个月的水准。

    要是战功有水分,援军迟到的话,庞德还有机会活下来吗?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谎报战功就会导致战力评估失去了准头。

    庞统问:“王爷,对于虚报战功,应该如何处理呢?”

    刘正回答说:“这是刑部的职责,我只表示会关注,不会亲自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