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惊人鱼讯(第1/2页)洪荒养鱼专业户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回到桑家坞,恍若隔世。

    山村的清贫、闭塞仿佛隔在天际,那份宁静被锁在重重的大山里。

    一回来便见到泡泡那感动莫名的圆脸。

    泡泡说,蚊子我的兄弟,让我来透露桑家坞两个惊人的消息。

    什么惊人的消息?

    这厮居然卖起关子,丁文挑了挑眉毛,并不焦急。在桑家坞能瞒过他的消息几乎不可能,田晓石整日闲着体验生活,每天走家串户,听的比谁都多。比如:桑家坞今天来了哪些人,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当然还有不少八卦级的听闻。

    对于传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见丁文有恃无恐,罗元只好和盘托出。

    第一则消息是丁文被某女征服,经过民意调查,90%的乡亲都赞成他与楚婉玉拍拖。

    汗

    这则消息传得快,估计在桑家坞传得沸沸扬扬了吧?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且听泡泡下截话,他说按小琳的原来想法,撮合冰棍女,现在看来桑家坞的民意不可违,小琳只能顺应民意。

    提起随飘云,丁文立即打个寒战。咱怕冷,在三伏天都受够了那种冷意,伤不起啊。

    泡泡瞅了瞅四周,悄声问现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点阳光灿烂的感觉?

    抬起脚,踹去。

    这没心没肺的家伙,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瞧那异样的眼神和猥亵的样子,不是找踹吗?

    丁文不理会他,步往孵化基地。

    泡泡仍未死心地追上来,喊说第二则好消息不听吗?

    第二则消息是鱼讯。

    泡泡说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鱼。去年养殖场的鱼堆与这回不可比,简直算铺天盖地,站在桥上扔出一块石头都会砸到一条鱼。只是乡亲们只能看着眼馋。因为禁渔。

    蛇潮之后是鱼群,丁文不感意外。但这么大规模的鱼群在近海尚属罕见,毕竟未亲眼目睹,不能确定泡泡与否夸大其词,暂时嗤之以鼻。

    泡泡见状很气愤,说今晚看新闻。

    急着去孵化基地,是因为叶老说青海那边已运来湟鱼,在路途上死了一大半。需要赶紧接手处理。

    有的鱼闻名不如见面。

    这种先祖是黄河鲤鱼的湟鱼,由于要适应青海湖的高盐咸生存环境,外表鱼鳞已经退化,因此也属无鳞鲤鱼。叶老说这种鱼在每年春夏之交。亲鱼要在淡水中产卵,鱼苗却由附近淡水河流返回青海湖这个故乡,逐渐有个适宜过程。

    桑家坞虽有取之不尽的海水,但与青海湖水含盐超过12%,ph值高达9.2。这种极端的生存环境很难模拟。

    池里的鱼鳍微黄,鱼体纺形多呈灰色,若非阳光照着,真看不清水里的鱼影。

    送来的湟鱼许多是亲鱼,送来的时候320尾。路上死了186尾,在放入池中一天一夜期间,因一下子难适应水质而死的23尾。若想孵化这些亲鱼,最大的难题是从高原湖泊的高盐咸度洄游至淡水,而鱼苗从淡水返回至高盐咸度的水里。当然,湟鱼的成长速度也极其缓慢,据说野生湟鱼每成长一斤需要十年时间,而亲鱼的体重至少在150克以上,所以这次送的鱼都在六七两左右。

    想必湟鱼的滋味正是来自青海湖水的高盐咸度,鱼儿摄食湖藻,把过多的盐咸通过排出体外,至少鱼肉经过盐分浸泡,让鱼肉更加美味。

    那些死去的湟鱼,不用问可以肯定,它们全进了鱼庄的冰柜。

    “昨晚尝过几条鱼,滋味令人念念不舍啊。小文,你真的有把握?”叶老让人拿来一大沓资料,说是有关青海湖的水环境和那边放流站工作人员观察记录,他们希望桑家坞孵化基地能孵育成功。

    对于叶老的询问,丁文摇了头,接过资料后即在池边草草地翻阅,注意到资料上的红色划线内容。

    “当鱼鳍变硬的时候,就是亲鱼洄游的开始,湟鱼亲鱼的这个生理现象很值得关注”

    现在谈能否孵化成功还为时过早,先模拟高盐咸度的高原湖泊水环境吧,然后再慢慢驯化亲鱼。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但湖区的每年日照时数大部分在3000小时以上,这简直令人意外。

    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湟鱼生成速度慢应该与水温有直接关系。

    为此,丁文和叶振捷等人就最大限度模拟水环境进行讨论。

    “阿哥,回家吃饭喽。”楚婉玉脆生生的声音传来,叶振捷等人忍不住笑料。

    一匹从马厩脱逃的马终于又被套上缰绳,这回可好了,免得四处找不到人。听叶老这说法,丁文苦笑不迭,便拉上叶老一起回转,为了方便继续探讨养殖湟鱼的事儿。

    步行回去,叶老也说起这昨日鱼群水洄游至桑家坞的事,按他和渔政部门现场观察,这次洄游来的鱼种不少,有银鱼、鲈鱼、马鲛、乌鱼和部分本地带鱼,估计是百万吨数量级。

    这么多!

    若大舅的的拉网渔场还在,只要这么一次就行了,可想象那将是鱼山鱼海。泡泡果然没有吹嘘。

    小玉从旁说,禁渔并不禁摸海,昨天她们都有几千收入。桥下的那个潭子边来了不少钓客,幸亏村委及时立起“禁止撒网捕捞”的牌子。

    这么一来。鱼庄的生意更好了吧?丁文还没问出口,楚婉玉只说谭虹她们忙死,客房、餐饮都忙得前脚不搭后跟,真羡慕林静她们忙里偷闲,逃过了这一劫。

    到了小区入口处,大舅、阿曾和小良他们焦急招手,似有紧要的事儿。

    原来。当鱼群来时,阿曾出了个主意,让还未投产的500多亩养殖场开闸放水,好象放进了不少鱼。但他们又怕这违反了禁渔的规定。特地叫来商量这事。

    汗!

    丁文装腔作势地咳了一声,问几人:你们看到养殖场有鱼么?咱们明明放进海水嘛。嗯,这个新场子也该蓄水养池,你们啊就在当地收些鱼苗来,放进去试养。试养成功的话给阿曾你们奖励,奖励金额在总利润的10%。

    众人皆噎了下,会意后爆笑。

    对,这事打死也不能承认,就这么做。大伙儿都把口风掩紧点,也不许对家里的婆娘漏嘴。大舅如此郑重交代,众人都重重地点头,毕竟马无夜草不肥,放鱼群的一部分进养殖场是没本钱的生意,很肥啊。

    激励的事当然需要与冰棍女、老章头通个气。

    说完后,丁文转头一看,见楚婉玉已带着叶振捷先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