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五月的心愿,科研的成果(第2/2页)我真是大昏君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五月来说,根本没接触过。就是比她大好几岁的孩子,也未必能懂。

    “万岁,看您笑了,肯定会做是吧?”小五月不仅聪明,还会看人脸色呢!

    朱由校笑着摸了摸小五月的头,弯腰从地上捡起根木棍,又把腰间的玉佩摘下,放在桌上当船和桅杆,开始讲解。

    小五月眨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只是看皇帝摆出的实物,再讲解几句,她立刻就明白了,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听懂了嘛?”朱由校停下讲解,他也看到了小五月的脸色,也不必讲得太透。

    小五月用力点着头,说道:“万岁真厉害,随便看一眼就能做出来。”

    朱由校挺了挺胸,满是自豪和得意,小学还没有难住朕的问题。再说,这教材都是朕编的,朕就是参考书,朕就是教材全解。

    “五月也挺厉害。”朱由校又摸了摸五月的头,笑着夸赞道:“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做五年级最难的题了。”

    五月咯咯地笑着,说道:“因为奴家有心愿哪,就一定要完成对万岁的承诺。”

    “什么心愿哪,朕现在就满足你。”朱由校很慷慨地做出了表示。

    看到五月的表现,朱由校就很满意了,哪怕没通过小学毕业考试,也不会和这小丫头较真。

    “万岁爷不相信奴家嘛?”小五月变得严肃起来,紧闭着嘴巴,看着皇帝。

    朱由校笑着说道:“朕当然相信五月。既然你坚持,那便考完再说。”

    五月这才高兴起来,颇有信心的样子。

    朱由校又询问了一下学校最近的情况,看五月并没有什么不满,也放了心。

    “好好学习,也不要累着了。”朱由校起身,对小丫头叮嘱道:“朕和你的约定没有期限,什么时候完成都算数。”

    五月这次没有推辞,尽管她觉得今年就能完成。但万岁爷是好意,你得领着,别不识好歹。

    朱由校已经了解到情况,也就不用再走再看,和小丫头告别后,返回乾清宫。

    蹄声不紧不慢,毛驴拉着辆车,在众人的注目观望下,拐过弯,转入了直行。

    “应该没问题。”徐孚远说完又觉得结论下得过早,便将征询的目光投入王季重。

    王季重点了点头,说道:“某觉得可以,就是换了大车,也应该没什么影响。”

    “多亏沈兄的指点,才事半功倍。”夏允彝感慨道:“用学究天人一词,怕是也不过分。”

    徐孚远对此表示赞同,说道:“接下来,咱们就试验悬挂系统,沈兄说那个才是最好的转向装置。”

    在有轮轴的基础上,四轮车是很容易实现的,只需要将前轮的悬挂改为一个大圆盘。可以将车辕与车身衔接的部分与前轮悬挂结合,使得马匹转向的时候,前轮的悬挂也跟随整体转向。

    但悬挂方式无法做到太小角度的转向,速度过快的急转向也很困难,且对前轮的悬挂和整个传动体系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

    说到这里,应该都明白了,徐孚远等人正在试验的乃是四轮马车,带转向装置的那种。

    在明代,没有转向装置的四轮马车也有,载重可达五十石。而最普遍的是两轮车,大概只能载重十五石左右。

    尽管四轮车的载重量大大超过两轮车,但在天工开物里也讲了四轮车的缺陷:“凡大车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小路亦止。”

    制约中国古代四轮车发展的,主要还是对地形道路的要求很高。加上没有转向装置,远不如两轮车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性高,转弯方便灵活。

    对于朱由校来说,实用的四轮车能造出来,也只是个课题,并没有取代两轮车,以及独轮车的想法。

    因地制宜嘛,道路坑坑洼洼,地形起伏不同,两轮车更适应,那就用两轮车

    老百姓买不起马,那就用轻便的运物、载人的独轮车呗!

    但技术必须研究明白,并且牢牢掌握,这才是朱由校的目的。省得后世的喷子乱说,什么皇汉科技不行,中国就是落后等等。

    而且,在北方的平原地带,四轮马车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载重量大,有利于商业运输再加点减震,坐起来也舒适。

    至于道路的平整维护,特别是驿道,已经交给沿途州县,将其变为徭役,省得老百姓远道奔波。

    中华商会也奉皇命,依托驿站开始建设住宿、仓储等物流系统,四轮马车很可能会成为运输的主力。

    “沈兄不知在忙什么,很长时间没过来了。”王季重有些遗憾地摇摇头,“尽管咱们提的问题,他基本上都能及时解答。”

    驴车停了下来,众人赶过去观察指点,又是一番议论,认为还有改进的余地。

    陈子龙在旁看着,笑而不语。他跟着徐光启学习农业,也没闲着,正在找资料分析研究,也是皇帝交办的差使。

    今天不过是偶有闲暇,前来看望几位老朋友,也见识一下他们在做的那个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