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种烤烟,种白雀梨(第1/2页)重活不是重生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早期工作准备的很充分,很到位,事到临头安排起来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八月十五日,滇中地区烤烟收购工作正式启动,祁景焘也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第一时间抵达他巡查计划中的站,塔区烟草公司石桥烟叶收购站。

    祁景焘还是老习惯,离烟站还有一段距离,驾驶员杜河就找宽敞的地方停车,不把车子开进烟叶收购站添堵凑热闹。

    “祁工,你一个人下来?”接到电话的石桥烟叶收购站站长付强早在外面等候,看着轻车简从,只身从三菱越野上下来的祁景焘马上招呼上了。

    “付站长,你这里可是塔区现在最大的烟站,今年怎么没人把你这里当作下乡第一站?”

    “哈哈哈,,你不是人?大清早就来到我们石桥烟站,你算是第一个来我们这里视察的上级领导啰。”付强笑了。这家伙原来是塔区财务科统计员,去年被提拔成石桥烟站站长,早就和祁景焘混熟了。

    祁景焘也习惯基础工作人员把他当领导接待了,看看烟站里外稀稀落落的烟农,奇怪地问道:”怎么这么冷清,那些烟农的烤烟还没烘烤出来?”

    “呵呵,你明知故问是吧?我们这里是山区乡镇,规划种植的绝大多数是山地烟。山地烟成熟期晚,按照今年的气候条件,雨水比较多,一般情况下要到九月份中旬才能大规模采收、烘烤、交售。”付强不急不躁地解释着石桥烟叶收购站的情况,显然早就有心理准备。

    “不应该啊,哪怕雨水多,八月初也该烘烤出第一批烟叶了。往年收购第一天不是都挤得水泄不通吗?每家每户带来交售的烟叶虽然不多。第一天来交售烟叶,来烟站摸摸当年烟叶等级评定标准的人不在少数。”祁景焘非常老道地说着烟农交售烟叶的习惯,径直往烟站里面走去。

    “老黄历了。今年我们石桥乡种植的烤烟面积差不多减少了一半,按照这个比例,今天来交售烟叶摸底的人数也差不多。”付强不着急,稍微等了下停好车下来的杜河师傅,人家杜河师傅也是集团公司下来的上级,工资岗位待遇比祁景焘还高一个级别呢。

    “呵呵,山区不种烤烟还能种什么?”杜河也是老乡镇了,烟站这些站长都面熟。

    “改种水果了。我们石桥乡的马龙山白雀梨特别好吃,个大肉嫩汁多,皮薄核,酸甜适中。种植烤烟费工费时,今年还不能多卖钱。栽种烤烟划不着了,改种马龙山白雀梨的烟农多了,过来的路上你没注意到?”付强随口给出答案。

    “上山的路上早看见了,那些台山地里头新栽种的果树苗确实不少,看样子都是这两年栽种下去的吧?白雀梨种下去至少要三年才能挂果,你们不会鼓动烟农间作栽种烤烟?”

    “哈哈哈,外行了吧!杜师傅,水果地里间作栽种烤烟那是自找麻烦,吃水果还是吃尼古丁?那个口味的水果卖给鬼吃。那些果农精明着呢!”

    “呵呵,没人种烤烟了,你这个站长还不下岗了?老付,想想办法。”

    “想个鬼的办法!滇中坝子里面种烤烟的人越来越少,转移到山区。呵呵,山区人也不是憨包,我们这里的山地承包三十年不变,农民有其他出路,谁还来苦巴巴地种植烤烟?我老家就是这里水沟箐的,我爹去年改种马龙山白雀梨,还是我出钱给他老人家买的果树苗。今年该嫁接了,明年你就可以来我们家吃白雀梨。”

    “你们家栽了多少白雀梨?”

    “连格外承包的山地,连片栽了15亩。呵呵,不当站长,我回家帮我爹种白雀梨去。”

    走在前面的祁景焘听到他们的对话也乐了,他早被自己老爸取笑过,现在也懂行了,至少不会犯果树林里面栽种烤烟,施烟梗肥那种笑话。

    石桥乡分布在滇中坝子东北屏障马龙山山区区域,平均海拔171八米,比滇中坝子平均海拔高出15米左右。马龙山是滇中坝子的东北屏障,山林覆盖率过7,水土保持的非常好。

    这片山区里面种植其他农作物不咋嘀,唯独种植一种名为白雀梨的水果,那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马龙山区种植出来的白雀梨比其他地方种植的白雀梨个头大五六陪。祁景焘采购过的马龙山白雀梨,最大的单个果实能达到八多克,普遍过5克。其他地方出产的白雀梨娇玲珑,单个果实充其量1克已经了不起了。

    马龙山白雀梨个头大,更绝的是味道香甜甘脆可口,肉质细嫩,是滇中土产梨当中的精品,和春城辖区的著名的皇室贡品呈贡宝珠梨一样出名。马龙山的白雀梨个头大,味道好还产量高,非常具有经济价值。唯一遗憾的是,马龙山出产的白雀梨皮薄肉嫩多汁,太过于娇嫩,经不起颠簸折腾。马龙山白雀梨成熟后保质存储期限短,极大地限制了这种优质水果的长途运输销售。

    一直以来,马龙山的白雀梨只能在周边地区短途贩运销售。在滇中这个大量出产新鲜水果,城市人口有限的地区,马龙山白雀梨的消费数量有限。山区农民种植马龙山白雀梨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是自己少量栽种一些自己享用,很少大面积规划种植。种植的数量少,更没远程贩运的价值。马龙山白雀梨变成藏在深闺的娇娇女,许多滇中人想吃美味可口的马龙山白雀梨,也只能到马龙山区去找山民购买。

    现在不同了,滇中农贸公司早就想把马龙山白雀梨请出深山,这么好的农特产怎么能埋没在山里头呢!滇中农贸公司牵头组织农户大规模种植马龙山白雀梨,他们到山区来搞定向合同收购,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保证收购价格绝对不低于当年滇中市场零售价。就连树苗都是滇中农贸公司提供,经过戒指空间滋润过的苗木,种出来的白雀梨品质只会更好。销路解决了,没有后顾之忧,山民们从烟农化身果农,种植马龙山白雀梨积极性自然高涨。

    石桥乡人口少,山地面积多,平均每个农民能分配到十几亩山地。种植一亩马龙山白雀梨,只要熬过三年的培养期就能挂果,就能有收获。五年就能进入丰产期,按照滇中农贸公司的收购合同测算,一亩马龙山白雀梨的产值至少能到达一万多软妹纸,远远高于在山地里头种植烤烟的亩产值。纯收入更没法比较,种植烤烟的成本占到销售收入的5,还非常费工时。

    种植白雀梨有多少投入?经营果园收益周期还特别长。只要管理得当,一次投入,后期就没那么多麻烦,也不用费工费时来伺候果树,收获期能长达数十年。大家都知道,老梨树出产的果实更好吃、更值钱。只要销路有保障,这份投资效益比实在是太高了。经营果园,那就是在经营绿色银行啊!

    更何况,果园里面不能种植烤烟,果农们还可以间作其他农作物。只要不种植烤烟,哪怕种植耐旱的苦荞、麦,收益也不错,这笔经济账一算就明白。

    祁景焘才不管烟站能不能收购到足够数量的烤烟,能不能完成今年的烤烟收购任务。那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他只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不要在自己负责的业务上出毛病就行。

    来到收购作业区,香醇浓郁的烟草味充斥着味觉器官。祁景焘贪婪地深吸几口,非常享受这股熟悉的醇香味道。用文艺一点的话来说,那是童年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