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这是朕打下的江山(第1/2页)春秋大领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得亏现在还没有开始下雪,要不一群人看下去白茫茫的一片,眼睛会不会肿不是关键,就看不清属于阴氏“文明”的一面了。

    下方那一座“阴”城,长三里、宽三里,看去就是四四方方的一“块”,城墙最高处为七米,低一些的城墙则是六米。

    城墙有护墙和女墙,厚度为四米到五米左右。

    护墙是“——————————”

    女墙是“凹凸凹凸凹凸凹凸凹凸凹”

    为什么城墙的高度不规范?

    看的是城墙所处的位置。

    有些位置是低洼区域,城墙可不就需要高一些?

    所以,尽管城墙的高度不一致,水平线看上去却是一样的。

    绝对不是吕武不想造一座更大的城池,也不是城墙只想那样的高度和厚度,完全是受到了“礼制”的限制。

    这一套“礼制”该怎么说呢?

    去限制各个诸侯吃饭的用具就算了,城池和住所也要限制。

    城池的作用是聚居,用来防止野兽的困扰,以及应对敌人的入侵。

    将城池的规格进行限制,是要给敌人的入侵提供便利吗?

    这个是普通人的看法。

    作为一名统治者,对城池规格进行限制,有属于自己的理由。

    其中之一就是,诸侯的城池要是占地太大,城内设施齐全,城墙又高又厚,会不会成为诸侯骄纵的依仗?

    到时候天子想教训不听话的贵族,结果被城池给挡住,教训不成反被操,多么的尴尬呀!

    吕武算是“礼制”的受害者,但也是受益者。

    不方便的地方是,无法随心所欲地造城。

    受益则是避免封臣去瞎胡搞,搞到他成为装逼不成反被操的角色。

    城池不能随意筑?

    那就大肆地建造“邑”这种城池的下级建筑。

    所以,能看到作为主城的“阴”城周边又有很多的“邑”,几乎连成一片的同时,却又被护墙给互相隔离开来。

    “阴”城的城墙高从六米到七米不等。

    各个“邑”的城墙规格方面要低一些,能弄成两三米的高度,厚度有个二三十厘米就够了;弄成五六米高,厚度三米到四米也行;看的是“邑”落座在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定位。

    但凡是连同“阴”城又处在外围的“邑”,城墙起码要六米高,厚度不能低于四米,更要有属于自己的城门。

    这是吕武在“礼制”允许的前提下,拓展城池的规模。

    以后再将“邑”之间的城墙连接并改造起来,一个占地更广的城池也就出现。

    到时候是拆除掉城内的各种墙,还是保留下来将本来属于“邑”的区域设成“坊”,换一个行政单位名称的操作而已。

    这种设想在短时内肯定是无法干的。

    吕武琢磨着,需要留个组训什么的,教后代子孙怎么玩。

    现在的“阴”地、“吕”地、“霍”地,但凡是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有“邑”和“邦”,基本上还是农庄体系的那种。

    阴氏这么搞,直接成为晋国“邑”最多的家族,只是其他的家族并没发现而已。

    至于南方的“原”地和“温”地?

    吕武暂时不想教其他家族聪明,打算维持原来郤氏和栾氏的操作。

    来自北方的客人,他们看着下方的“繁华”,看得一脸的呆滞,慢慢长大了嘴巴:麦糕点的,这是天堂吧!?

    他们其实不信“卖糕”,并且那位“卖糕”卖到被钉上架子的大哥,其实还没出生的。

    万物皆有灵哟!

    他们开始对自己信仰的各种“灵”念念有词,用这样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震惊。

    能听懂他们念叨的什么,一般是对祖先发出灵魂质问,要不就是对石头、山、树,也能是某种动物,嘴巴不念点什么,心无法安稳。

    说到底,他们哪里见过城池和城镇、乡村连成一片的景色,感到震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个就跟落后国家的人去到满是高楼大厦的城市,一下子感到震撼是一样的。

    那些人又哪能知道,生活在钢铁丛林里面的不易。

    吕武为什么要将这么一批部落首领和代表弄来自己的封地?

    不弄不行的呀!

    阴氏已经在开拓北部,又要对西部伸手。

    一再碰上游牧部落,需要整合一波的。

    这些游牧部落大多跟阴氏的武装干过架,只不过他们是被摁在地上锤的角色。

    阴氏锤了他们一顿,再拿出好东西换所需要的物品,一般是马、牛、羊和皮革、皮草。

    为什么要将皮革和皮草进行分类?

    只因为游牧民族的皮革一般是羊皮、牛皮,皮草则是另外一些动物的皮毛,比如狐狸皮草。

    一样是动物身上剥下来,获取方式和价值却是不一样的。

    打一顿再建立贸易关系,能够让这些游牧民族老实一些。

    阴氏拿出去的货物,以铁制品居多,像是烹饪用具之类;再来就是布匹以及植物类的粮食。

    游牧部落当然也吃植物类的粮食,真不是放羊的就顿顿吃羊肉。

    游牧部落哪怕是达官贵人也极少吃肉。

    实际上,顿顿吃肉,谁受得了啊!

    普通的游牧人大多是顿顿吃奶酪食品,能挖野菜之类来增加菜谱。

    首领之类的游牧人,他们则是吃植物类食物以及肉食,少量吃一些奶酪制品。

    吕武将这些部落首领和代表喊过来,一来是让他们知道阴氏到底有多么强大,再则就是加强合作关系了。

    一些早早就勾搭上阴氏的部落,又或是干脆被阴氏收为附庸的部落,他们很自觉地凑到一堆。

    聊些什么呢?

    讲的是今年打了多少部落,抓到多少奴隶卖给阴氏,贩售给阴氏多少马、牛、羊、皮革、皮草,部落的生活得到了什么改善之类。

    剩下的那些部落首领或是代表,震惊中回过神来,情不自禁地凑上去。

    比较尴尬的是,诸夏这边都不一定能听懂各国的语言,没有成熟语言体系的游牧部落,一个部落有一种语言,不会晋语就只能连比带划的鸡同鸭讲了。

    对了,目前诸夏这边,中原列国想混得开必须会晋语;南方则是要会楚语才能互相走动。

    这也体现出很真实的情况。

    晋国制霸中原,自家的文化以及语言,自然而然会被各国学习。

    楚国制霸南方,一样会将影响力辐射到周边。

    阴氏是晋国这边的家族,对外联络肯定是用晋语,搞得北方和西方各游牧部落的首领都要努力学习,要不某天被揍也是白挨揍,甚至要因为语言不通的关系被灭掉,举族到阴氏这边当奴隶。

    类似的情况真的挺正常,导致阴氏的异族奴隶特别多。

    一群游牧部落的首领或代表被提醒着去坐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