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夏钧的阴谋(第2/2页)唯一战胜国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没有甜瓜来得高。

    因为产量不多,因此华东制yao公司再次提高了售价,在证明两种yao品有神奇效果后,青霉素销售价格过了等重黄金依旧有人抢购。

    这就是暴利的制yao产业

    其结果就是,华东制yao公司的身价暴增,汇丰银行十分马上决定给华东制yao公司放贷15oo万英镑,利息4厘,五个月内全部到款,汇丰银行拿1的回扣。代价就是以华东制yao公司的股份加上青霉素、酶链素专利做抵押。

    李盛国爽快答应了汇丰银行的条件,在签订贷款协议时,李盛国都要加入一条,如果资金无法如期到账,则华东集团不偿付息金,如果付款方毁约,那么将不归还已到达的资金。

    这些条件在汇丰银行看来并无什么问题,也就签了字。

    不过一场让汇丰银行意想不到的意外即将生,此时袁世凯已经开始向四国银行进行贷款。

    袁世凯的胃口很大,华东银行贷给他的两百万元,仅仅是袁世凯对华东自治政fǔ态度的试探而已。

    袁世凯向四国银行的贷款高达两百万英镑,是向华东自治政fǔ贷款的22倍,也就是22oo万银元左右。

    由于四国银行急于在华招揽贷款,而且袁世凯又是当前公认的领袖,以及他们的国家扶持的势力,因此这两百万英镑都垫付给了袁世凯,并且取得了万英镑的贷款优先权。

    然而接下来,袁世凯又向道胜银行组成的财团(比利时银行为主力)秘密借款了一百万英镑。

    这次贷款很成功,比利时银行没有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也不提出什么贷款使用监督权的为问题,利息为4.5厘,也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双方很快就签了协议。

    袁世凯此举应该只是为了让贷款更多元化一些,或者说他对四国银行提出的这个优先权认识不足,其本意并非以此向四国银行施加压力。

    然而消息一传出,四国银行态度大变,马上指责袁世凯不守信用,并且停止了资金的垫付,一时让袁世凯陷入尴尬境地。

    夏钧在杭州知道消息,做为一个对此次事件的旁观者,他心里不由暗乐,接下来就是自己出场搅局的时候了。

    当然,不用这么急着上场,袁世凯应该还能应付一阵。

    夏钧即将做出的yīn险行为,绝对会让四国银行产生一种吃了大便一般的感觉。